李尚恩是继李白和杜甫之后出现在大唐时期的领导人。他的诗独具匠心,自成一家,其中最无法估量的是晦涩、美丽、精巧、《无题》的情诗。
读懂这些《无题》诗,就可以走进李商隐这位大唐情歌王子的内心世界。
后人评论李商隐的《无题》诗作时,指出了其缺点——“语工而意不及”。意即李商隐的诗喜欢用典,意境朦胧不明,抒情婉转难以捉摸,令人不能理解。
所以如此,完全是评论家未能走进李商隐的内心世界,无法理解他的爱与哀愁,进而体会不到“情之为物、惟恍惟惚”的缘故。
须知感情这种事情只可意会、不能言传,雾里看花最美,倘若是一览无遗、纤毫毕现便大煞风景了。李商隐传世诗作约有六百余首,其中有三十多首冠以《无题》,另有许多原本也是《无题》的,却被一些自以为是的人画蛇添足加了诗名,着实无趣的很。
要想明白李商隐为什么要将《无题》诗写的月朦胧鸟朦胧,只要将其中几首搞明白就可以了。
这首本来是《无题》的诗作,题为《碧城》的七律,完全是后人的焚琴煮鹤之举。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名为《碧城》的七律一共有三首,这一首,大概是李商隐《无题》诗的开山之作。有唐一代的诗人,如果写诗给妻子,都会大大方方在题目中写明,如李白的《秋浦寄内》、白居易的《寄内》、元载的《别妻王韫秀》、元稹的《听妻弹别鹤操》……
而李商隐的名篇《夜雨寄内》(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原本是名为《夜雨寄北》,一字之差,意思却有天壤之别。
李商隐这类冠以《无题》的诗作,原本就不是写给妻子的,而是秘而不宣、不足为人道的感情,这种事情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只是一不小心宣扬的尽人皆知罢了。
许多人对诗中起始句的“碧城”二字搞的一头雾水,其实说穿了并没有什么希奇之处,所谓“碧城”,说的不过是道观罢了。诗中难解之词句,基本上是道教的一些专用语,后人莫名其妙也是应有之义。
明明是鲜卑后裔,唐高祖李渊却偏偏攀了道家始祖李耳做远祖,到了唐晚期,道教的房中术、长生术更是大行其道,朝野上下污烟瘴气迷漫,道教作为国教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这一时期的佞道,实则是统治者企求长生成仙造成的。因为服食仙丹,晚唐时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宣宗五位皇帝先后死于非命。为了掩人耳目,皇帝往往会派一些宗室进山修道。名为修道,实则为监视道士们炼丹。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食人间烟火的青年才俊李商隐也不敢后人,主动跑到玉阳山去学道。玉阳山位于河南济源,是道教名胜王屋山的支脉,是唐代是道观集中、仙人经常出没的神秘所在。相传唐睿宗的女儿玉真公主曾在此山中修道。
一举成名,说的其实是李白因为玉真公主的举荐才得到唐玄宗青睐,天下知名的。
玉阳山上有两座道观,一座是位于东峰的玉阳观,一座是位于西峰的灵都观。李商隐在玉阳观中苦读《道藏》,修的是上清派。
李商隐到玉阳山修道或者是想步李白后尘走一条入仕的终南捷径,哪知道只因在山道多看了一个小姐姐一眼,便令人生多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生死恋。
一天,李商隐在回玉阳山的路上邂逅了一个女子,准确说是一个妙龄的女道士。
这个女道士正侍奉在一辆华盖辇车旁,只见她貌美如花、身姿婀娜,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李商隐一见之下如遭雷击,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对方,再也迈不动步。
有诗为证:此女只因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逢?
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食色乃是人类天性,道士也是人,更何况是青春年少的男女。
那女道士见李商隐一副失魂落魄的花痴状不由心底好笑,待看清来人眉清目秀风流潇洒,也不禁怦然心动。含情脉脉的望了李商隐一眼,就随着华盖辇车飘然远去。
李商隐的一颗心,也尾随着她飘飘的衣袂去了……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很快,李商隐就打听到了梦中情人的底细。
这个女道士名叫宋华阳,住在西峰的灵都观,随侍公主入山修道。
彼时李商隐虽一文不名,却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当即作情诗对宋道士展开了爱情攻势。巧的是,宋华阳不仅貌美如花,还是个文艺小清新。当她展读通篇虽无一个爱字,却满满都是炽情的诗作那一刻,纤手在颤抖,芳心如鹿撞,为李商隐的过人才情深深折服,不可救药的喜欢上了这个年轻人。
很快,“十二曲阑干”、“琅苑”中多了一对璧人。李商隐与宋华阳花前月下诗词唱和,两心相许两情相悦。
饮食男女朝夕相处,李宋二人感情迅速升温。
李商隐虽然“身无彩凤双飞翼”,宋华阳却“心有灵犀一点通”。
二人郎有情妾有意,很快就有了床笫之欢。初尝禁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灵都观里四处留下了他们男欢女爱的身影。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纸里包不住火,不久二人私情被人撞破,引来无数流言蜚语。
人言可畏,李商隐与宋华阳爱的如胶似漆,却注定不会有什么结果。除去封建礼教的男女大防,就连道教清规也不允许他们恣意妄为。
一想到这些,李商隐就黯然神伤。
一日黎明,繁星已没天将破晓,又到了分别的时刻,二人在窗前沉默着相对而座。李商隐忍不住长叹一声,起身推开了窗,一股清冽的风拂面,一夜云雨枉断肠……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面对恋人的嗔怪,李商隐只好自欺欺人。未来的方向,他也不知道在哪里。
花好月圆不是人生,阴晴圆缺才是经常态,短暂的欢娱后是长久的分离,良宵苦短奈何天。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一首《无题》说的是二人分别后的相思之苦。
因为要避人耳目,李商隐与宋华阳不得不有所收敛,两人的单独相处越来越难,越来越短暂。越是如此,他们的感情越发真挚,别后的相思益发苦不堪言。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春色恼人眠不得,生死不渝的思念令诗人无法睡眠,月下独吟不觉得夜寒,却担心再见面时心爱的人看到他憔悴的容颜。
一个在玉阳观,一个在灵都观,明明在同一座山中,却如隔星汉,脉脉不得语。相爱却不能相见,人生的悲哀莫过于此。
明明可以沿着崎岖的山路去见心爱的她,却只有殷勤的拜托青鸟去探看究竟。
李商隐的《无题》诗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诗人是用心在爱,爱的情真意切,他用饱含激情的笔抒写内心的爱情。将刻骨的相思之苦又融入了景中,有情有景、情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李商隐的爱凄恻缠绵、明明知道无望却又不可遏制的思念,这腔相思是无处宣泄的,不足为人道的,因此才有了如许多的《无题》。无一字说爱,却字句中处处流淌着浓到化不开的爱。
李瘿隐这种“一寸相思一寸灰”的爱已经成为绝响,现代人只会矫情——我等到花儿也谢了!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终于有一天,宋华阳珠胎暗结,事情一发变得不可收拾。李商隐被逐出师门,而宋华阳被遣返回到了宫中。这一次的分手,竟成永别。
一切来得太过仓促突然,诗人在睡梦中被钟声惊醒,却只见一弯斜月高悬在楼上,金翡翠依然,芙蓉帐微醺,一切如梦如幻,伊人芳踪却杳然。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结尾这一句是全诗的诗眼,必须要搞清楚。
“刘郎”,说的是天台山遇仙的刘晨。刘晨知道的人不多,但他的后代刘三姐却是天下闻名的歌星。据说,在汉明帝永平五年(62年),剡人刘晨与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了路,碰到两位仙女活雷锋。两个仙女不但为二人指点迷津,还邀请两个人到桃源洞中结为夫妻。过了半年的神仙眷侣生活后,刘阮二人思乡心切,不顾仙女的苦苦挽留,执意返乡。哪知已经物是人非,山中半年人间已历七世。
晋太元八年(383年),刘晨与阮肇一起重入天台山寻觅仙女,哪知仙踪难觅,二人也不知所终。李商隐诗中的“蓬山”其实就是指天台山,浙江天台山是道教名山,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写的就是这里。跨越几万重四万八千尺的蓬山,也不知道能否找到仙人,极写李商隐与宋华阳的远别之恨和相思之苦。相隔千山万水,再次见面会合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
因为与宋华阳的这段感情经历,李商隐背负了“诡薄无行”、“轻薄无操”的骂名,李商隐一生命运多舛与此有关。差强人意的是,正是拜李商隐这种冲破礼教束缚,注定不会有结果的爱情所赐,后世人才可以读到这些荡气回肠的《无题》诗。
倘若李商隐地下有知,他大约会这样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的爱没有错,错的是那个封建礼教吃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