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北京大学统选课程《爱的心理学》王浩祥、葛子庆、贵英河的造业。
原标题为“婆媳矛盾现象的心理学分析”。指导教师为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李同归老师。版权归学生们所有。如需要转载,请联系本专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准备出国留学的同学们也请关注我们项目组的官方公众号:留学心理(liuxuexinli)】婆媳矛盾现象的心理学分析
王昊翔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葛子卿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贵永霞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摘要:本文使用爱的三元论框架从激情、承诺、亲密三个成分来分析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之间的竞争:虽然夫妻关系的激情成分强于亲子,但承诺成分又远弱于后者,两种关系之间的亲密成分变化较大。具体通过精神分析和进化心理学的阐述解释了为什么同样高承诺水平的亲子关系中母子成为受关注最多、且与夫妻形成强烈冲突的关系;通过文化变迁轨迹揭示了媳妇在近一百年来独立自主权利增加导致婆媳矛盾激化的现象。最后对婆媳关系的未来发展做了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婆媳关系、精神分析、爱的三元论、进化心理学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婆婆是逼迫青年夫妻分离的元凶,“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的婆媳冲突基调似乎早在1800年前就已经定下了。《麻辣婆媳》《双面胶》《婆婆来了》《当婆婆遇见妈》《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王贵与安娜》《媳妇的美好时代》等婆媳主题甚至成了家庭伦理剧中的一个重要亚分类。王艳妃(2013)对一些热播的婆媳题材影视剧进行分析,指出其中某些剧作中为了凸显婆媳矛盾,将剧情设置得严重脱离生活实际,显得离奇、失真。然而这些情节几乎失真的影视剧却大都收获了不俗的收视率,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中普遍存在的紧张婆媳关系。
各网站、自媒体上有关婆媳矛盾的分析很多,但很多都只是从两代人观念差异、儿子是“妈宝男”等角度较为浅层地分析了婆媳矛盾的成因。这样的分析自然有其道理,但大多只是抓住了这个问题的皮毛,没有深入心理根源,探寻婆媳关系问题中,三个人的心理是怎样的。本文致力于从心理角度细致地分析婆媳矛盾的成因:以爱的三元论框架来进行母子和夫妻之间的关系对比,具体从精神分析、进化心理学、社会背景中的性别权利变化三个视角来分析现代社会中婆媳矛盾的根源,并对婆媳关系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1. 爱的三元论框架
美国心理学家 Sternberg(1986) 提出爱的三元论,认为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包含亲密、激情、承诺三个成分,如果一个成分都不存在,那意味着二者之间也没有任何关系存在。
- 亲密 (intimacy) 指在个体二者关系中所经历的亲近感、连接感以及绑定感,它是亲子、姊妹、爱人、友人等诸多亲密关系中的重要成分;
- 激情 (passion) 主要包含指向浪漫爱、身体吸引力和性满足的动机驱力,主要存在于浪漫爱情关系当中;
- 承诺 (decision/commitment) 在短期内的表现为要爱一个人的决定,长期内指愿意保持这种爱的关系的承诺,倾向于随着关系的性质不同而有很大 差异 ,其中亲子之间的承诺水平通常很高。
个人体验到的爱的强度取决于这三个成分中每个成分的强弱,而不同爱的类型则取决于这三个成分彼此之间的不同比例组合。亲子之爱和夫妻之爱都可以纳入爱的三元论框架中来进行分析和对比,因此我们也从爱的三元论出发,来分析为什么儿子作为中间人,围绕他的两种爱之间会产生激烈的冲突。
结合前述三元成分的概念,很显然丈夫与妻子在激情成分要远强于儿子与其父母,但激情是三个成分中稳定性最低的,很容易消退 (Sternberg,1986) ,在长期关系中重要性相对较低。
亲子之间关系的承诺水平要高于夫妻:一方面 ,由血缘联系起来的亲子关系是唯一的;另一方面,“孝道”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更是将子辈对父辈——而不是父辈对子辈的爱放到了所有关系的首位。中国二十四孝故事“埋儿奉母”中“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名言“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和刘安杀妻给刘备做食物的情节都从多方面强调了青年男性对父辈至高无上、始终如一的敬爱承诺,以及对妻子随时可以抛弃和牺牲的不稳定性。
最后,从亲密层面来分析,一个家庭中的儿子,自小受父母的养育,和父母有着衣食住行等全方面、长时间的相处,这为亲子关系中强烈的爱构建了坚实的情感基础。反观夫妻之间的亲密程度,他们需要在短暂、有限的激情引导下,尽快地建立起足以和亲子匹敌的亲密关系,这中间其实充满了重重困难。
然而如前所述,从激情、承诺、亲密层面的分析可以很清楚地将亲子和夫妻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但不能解释为什么同样具有高承诺水平的母女、父子、父女关系没有和夫妻形成激烈的竞争,只有母子和夫妻这两种关系——婆媳——构成了最激烈的冲突,使得有“婆媳是天敌”这样流传广泛的谈论话题。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分别从增强母子亲密性和增强夫妻亲密性这两个方面来对这种矛盾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2.增强母子亲密性的心理学分析
2.1精神分析学派对异性亲子关系的强调
“****时,有天晚上跟他躺在床上说睡前悄悄话,***突然翻身把我抱住,说,***我们结婚吧!嗯,心上何止开了一朵花,一整片花田都绽放了。 ”
要求按照个人理解将上述语言补充完整,并猜测这两个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很多人会觉得这两个人是情侣,空白处应该是一些人名以及无伤大雅的时间,
比如:“ 十年前时,有天晚上跟他躺在床上说睡前悄悄话,小明突然翻身把我抱住,说,小红我们结婚吧!嗯,心上何止开了一朵花,一整片花田都绽放了。 ”
但其实这是一段描述母子关系的文字,原本的文字是
“ 儿子三岁时,有天晚上跟他躺在床上说睡前悄悄话,儿子突然翻身把我抱住,说,妈妈我们结婚吧!嗯,心上何止开了一朵花,一整片花田都绽放了。 ”
心理学界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精神分析学派的鼻祖弗洛伊德(1996)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complex)和厄勒克特拉情结(Electracomplex ),即如今人们常说的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婴儿在性心理发展的性器期(约3岁~6岁),本性里固藏着的性欲必然会在其异性父母身上找到依托,产生对其异性父母的占有欲,并同时产生对同性父母(竞争者)的仇恨。但其随即会意识到自己不是其同性父母的对手,部分儿童还会发现爱上异性父母极大地违背了道德伦理,于是只能强行压抑这种仇恨,并开启被称为“反向形成”的心理防御机制,在行为上学习和效仿其同性父母,有些孩子还会故意“假装”出对异性父母的排斥。
弗洛伊德主张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是天生的、本能的,是由力比多 (libido) 驱使的自然生理本性,而儿女们青春期最重要、代价也最沉重的精神成就是彻底地克服和摒弃这种乱伦的幻想,然而总有一些人在其人格的成长过程中掉了队,导致他们的真情无法从父母身上转移开来。弗洛伊德对年轻男性和年轻女性这种 “ 不成熟 ” 的婚恋状态都做了描述。
“ 她们一直停留在儿童对父母的喜爱之中,与父母无话不谈。有趣的是,恰恰正是这些人,在今后的婚姻生活中往往无法尽到一个妻子的本分。她们性情的冷漠和性爱上表现出的冷淡,都无法给自己的丈夫带去应有的满足。由此可见,对父母的喜爱表面上与性无关,实际上却与性爱师出同门,可以说,前者恰恰是原欲的发展停留在儿童阶段的结果”。“尤其是男人,他们寻找对象,就是在寻找记忆中母亲的样子。……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如果这些男人的母亲还活在人世,她们也会对自己的替身感到不满,对媳妇横加挑剔 ” 。
诸多学者从俄狄浦斯情结的视角对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婆媳矛盾现象进行分析,其中多强调母亲(婆婆)的恋子情结所导致的对媳妇的敌对、挑剔和为难(刘雄平,2005;刘晓燕,2011)。此外,本次资料收集过程中发现一些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咨询师从儿媳对婆婆的仇视视角来解释了婆媳关系:女孩在性器期因 “爱慕”父亲却无力与母亲竞争,内心会暗暗结下对母亲的仇恨。虽然这种本我的仇恨最终被超我打败——女孩用了反向形成的心理防御机制将其压抑,但却并未消失,只是潜抑到了潜意识中。在后来的婆媳关系中,媳妇将这种潜意识里深埋多年的仇恨投射到了这个与母亲最像、却无需压抑仇恨的对象——婆婆——身上,由此激化了婆媳矛盾。
总之,通过精神分析理论来分析婆媳矛盾主题的文献很多,但是精神分析理论对恋母情结、恋父情结的阐述只是姻亲亲子矛盾限定在了 同 性的姻亲亲子之间 —— 婆媳或者翁婿,至于为什么应用精神分析学派分析翁婿矛盾的文献寥寥无几,则需要接下来的进化心理学做进一步的解释。
2.2进化心理学促成母子亲密的胜出
自然选择的进化论主张基因的繁殖成功率差异推动了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适应器、副产物、噪音不断产生,造就了万物各种复杂的适应性机制和个体差异。进化心理学追随这一宏观层面的理论前提,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进化假设以及研究预测,其中对亲子关系的探讨对理解婆媳矛盾现象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进化心理学家们发现在动物世界里,所有的雌性在抚育子女方面的投入都远远多于雄性,人类也是其中之一。解释这一现象的假设中与人类最相关有两种(巴斯, 2015):
- (1)体内受精的方式使得女性对子女和自己的遗传关系可以百分百的“确信”,然而女性隐蔽的排卵期却使得男性不可能绝对“确信”自己和孩子的父子关系。这种不确定性导致男性对后代的投资回报会大打折扣,毕竟如果男性错把资源投入到其他雄性的后代身上,将是一项极大的损失。
- (2)父母为后代投入大量的精力会直接导致他们损失其他的择偶机会:由于男性的繁殖成功率取决于他能让多少女性怀孕,但女性却不可能通过与更多的男性性交来增加后代的数量,所以男性错失择偶机会而承受的损失要比女性更高;鉴于此,减少亲代抚育行为可以降低男性的损失成本。
进化心理学的这些假设为母子、而不是父女之间产生更亲密的联系提供了解释。之所以母亲比父亲在和子女的分离方面有更大的困难,可能是因为母亲通常在亲代投资中投入巨大的成本。这和我们生活中的日常经验是相符的:母亲承担了主要的育儿责任,基于这种长时间的衣食住行照料,母亲和子女之间的亲密性远远高于父亲。
结合精神分析学派和进化心理学派的观点,母子关系确实容易超越母女、父子、父女,成为亲子关系中亲密程度最高的关系,这是婆媳之所以构成矛盾的最重要前提。
3.激化婆媳矛盾的文化变迁分析
或许很难想象,虽然当今社会上夫妻之间的亲密性胜出显得更加“政治正确”,但这种正当性的历史却非常短暂,更长的历史阶段中夫妻之间的亲密性落败才是常态,父辈对子女的掌控以及子女对父母的忠诚更为重要。从夫居的历史传统使得这种夫妻亲密性落败的消极后果主要由媳妇承担,在对女性提出三从四德要求的封建时代,婆媳关系并不是主要以矛盾的形式来表现,那时候的婆婆是媳妇的绝对领导和权威(刘传霞,2007)。甚至公婆对儿媳的去留决定权比儿子更大:《礼记•内则》中有规定:
“ 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说(悦),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子行夫妇之道焉,没身不衰。”儿子非常喜欢妻子,公婆不开心,这种情况就应该休掉妻子;儿子不喜欢妻子,但公婆说“她很孝顺、侍奉我们侍奉得好”,那作为儿子的就应该和该妻子白头偕老。这一规定解释了《孔雀东南飞》中的悲剧原因。
按照传统的文化背景与观念,婆婆(母亲)作为封建家长制的掌权者,完全具有压迫子女、儿媳的权力;考虑到婆婆在之前也必定经历过 “儿媳”这一角色,也曾经受上一辈的压迫,在自己成为长辈之后,很有可能将这种压迫和枷锁转而施于自己的儿媳妇,我们可以把这种心理理解为“报复心态”,即“十年媳妇熬成婆”。作为男性社会的受害者,婆婆甚至会以虐待儿媳的方式报复儿子——因为儿子同样代表着掌握权力的男性。
此外,不仅母子之间的亲子确定性促使母亲做更高的亲代投资,封建时期 “ 母以子贵 ” 的历史背景更进一步加强了母亲和儿子之间的紧密联系:由于母亲唯一的指望便是儿子,因此她对儿子的物质、情感投入会是倾尽所有的,而投入与收获回报的期望是成比例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会使得母亲产生强烈的的 “ 恋子情结 ” ,一旦察觉儿子的感情中很大一部分从自己移到了儿媳身上,失去儿子的危机感便会促使母亲进行反抗,很自然会与儿媳产生矛盾。
然而不同于漫长中世纪时期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近300年来世界的发展让人叹为观止,近百年来中国在生活习惯、思想方式等方方面面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婆强媳弱的传统状态被打破,婆媳之间的冲突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青年女性权利获得的第一步是婚姻自主。民国以来,部分大城市已经兴起了 “自由恋爱”,新式的婚姻观初具规模(赵玺,2009)。五四运动以来,“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观念开始逐渐为人们所接受。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于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自主等主张有了立法保障。这一法律文案的确立,打破了传统的包办婚姻制度,使得人们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传统心理观念受到了强烈冲击,广大妇女从封建思想束缚下得以解放。
婚姻自主、自由恋爱等政策,对增进夫妻间的亲密关系至关重要。按传统的包办婚姻,夫妻婚前在甚至不认识,更不用谈及所谓 “爱情”和亲密关系;然而,在自由恋爱中,恋爱关系的确定则是以亲密关系的形成为前提的。在新政策的支持下、“自由平等”的新意识形态感染下,作为媳妇的青年女性在家中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其心理自然会发生一定转变,而不再如过去般逆来顺受。中国的年轻一代接受了新的思想,但老一代中绝大部分仍旧沿袭封建思想。持有新思想的“媳妇”与抱残守缺的“婆婆”之间的矛盾,则因为新旧思想的碰撞而激化。刘燕舞和王晓慧(2010)以湖北省某农村为例描述了从婆婆具有绝对发言权,到1980年至2000年之间的婆媳矛盾剧烈的焦灼期,再到2000年之后矛盾逐渐缓和之和谐期的动态过程。王留静(2010)针对豫南某农村的调查甚至发现其婆媳关系实质上已经处于媳强婆弱的状态。经济发展带来年轻人外出打工从而与公婆分居(王留静,2010),出嫁女与娘家父母的关系加强(倪浩芳,2010)等都被认为是婆媳关系缓和的重要原因。郝大海、申艳芳 (2013)则进一步指出婆媳之间减少的是经济和情感资源的竞争冲突,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差异造成的沟通冲突上升。
总体来讲,女性地位的提高、绝对父权的衰落共同作用为夫妻之间亲密性的提 升提供了可能性和发展空间,这使得原来毫无争议的强弱局势发生改变,两种亲密程度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当前背景下暂时性的婆强媳弱或者媳强婆弱都是婆媳矛盾在发展和平衡中的动态博弈。
4.总结与展望
本文使用爱的三元论框架主要从激情、承诺、亲密三个成分来分析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之间的竞争。在具有同等高承诺水平的前提下,精神分析理论中恋母情结理论、进化心理学中母子的亲子确定性以及亲代投资理论、结合男权社会中母以子贵的文化背景共同决定了母子成为所有亲子关系中亲密性最强的关系;新文化运动以来妇女权利的解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越来越使得青年女性对其生活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母子关系的强联系和媳妇地位的迅速上升造成了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婆媳矛盾话题。
然而正如进化心理学不断强调其 “ 互动论 ” 而非 “ 决定论 ” 的立场,无论是精神分析学派、进化心理学、还是当前的历史背景,都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遭遇新的挑战,婆媳关系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有无限的可能。比如男女平权的发展一方面增强媳妇的发言权,另一方面降低 “ 母凭子贵 ” 作为女性唯一生存途径的重要性,而独生子女政策也大大降低了新婚夫妇 “ 从夫居 ” 的概率;亲子鉴定技术的发展可以消除男性亲子不确定性的顾虑。正如刘燕舞和王晓慧 (2010) 发现的,婆媳矛盾在 1980 年至 2000 年堪称为矛盾定点的焦灼期,之后则逐渐形成新的和谐期。这可能预示着婆媳并非天敌,随着时代发展,二者终究会形成新的平衡,共同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进步。
主要参考文献
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 119-135.
巴斯. (2015). 进化心理学(张勇, 蒋柯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第4版).
保定市世纪阳光心理咨询公司.(2017). 精神分析浅谈婆媳矛盾的根源.健客网. retrieved from:
弗洛伊德 .(1988). 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第5版).
弗洛伊德. (2015).性学三论(徐胤译).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第3版): Page116-117.
郝大海, & 申艳芳. (2013). 社会转型期婆媳矛盾的变迁——以河北省n村为例. 学术论坛, 36(10), 52-59.
刘传霞. (2007). 被建构的女性——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研究. 齐鲁书社出版社,Page 160-175.
刘晓燕. (2011). 从精神分析学试论《寒夜》婆媳关系失衡的原因.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7),41-43.
刘雄平.(2005). 俄狄浦斯情结与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婆媳矛盾.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6(1): 46-50.
刘燕舞, & 王晓慧. (2010). 农村已婚青年女性自杀现象研究——基于湖北省大冶市丰村的个案分析(1980—2000). 青年研究(1), 65-79.
倪浩芳. (2010). 非农化背景下的家庭关系变迁——对浙江省非农化水平较高村落的调查和分析. 江西社会科学(11), 235-239.
王留静. (2010). 农村地区80后青年婆媳关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以豫南某村为例.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9(7), 58-61.
王艳妃.(2013).戏剧影视叙事学系列研究之一:解读以婆媳关系为题材的家庭伦理剧. 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大学.
赵玺 . (2009). 新中国婚姻法变迁之社会性别分析——以女性权利为视角 . 硕士学位论文 . 重庆:西南政法大学, Page 10-12.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