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孩用打火机加热了去的铁棒。
然后脱下衣服,把铁棒放进自己的下半身。
紧接着,她的表情由惊恐,逐渐变得狰狞。
直到由于疼痛而难以忍受,这才停了下来。
女孩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她是在自残吗?
不。
她在引产,可是失败了。
如此触目惊心的戏份,在电影里还不止一场。
曾有观众被当场吓晕,紧急送往医院。
可就是这样一部生猛R级片,力压群雄。
夺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以及多个重磅奖项的「最佳影片」提名。
并连续4周登上豆瓣电影口碑榜前列。
今天就来聊聊——
《正发生》
L'Événement
这是一部关于少女堕胎的电影。
国产青春片离不开堕胎情节。
其实欧洲青春片也好这口。
而且不少类似题材的电影,都入围了三大国际顶级电影节。
最具代表性的如《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和《四月三周两天》。
而《正发生》区别于这些电影的地方在于,它敢于展示堕胎这件事的细枝末节。
尤其是对于女性身体和各种堕胎手段的直观呈现,极富视觉冲击。
很多限制级画面,甚至会引发轻微的生理不适。
但在生猛的外壳下,包裹着一位青春期少女的心事与迷茫。
只是她的心事,是说不出口的。
故事发生在1963年的法国。
23岁的安妮是在校学生,她意外怀孕了。
可她完全没有做好准备。
唯一的想法就是必须把这个孩子打掉。
可自从她有了这个想法,各种阻碍也随之而来。
因为当时的法国,堕胎是被明令禁止的。
电影也就此围绕安妮,描绘她周围众人对此事的反应——
包括朋友、医生,以及孩子的父亲。
当安妮向她的一些朋友求助。
她没有明说自己怀孕了,只是尝试性地发问:
如果有女性意外怀孕了,又不想要孩子该怎么办?
朋友对此非常敏感,立刻劝安妮说:
「你疯了吗?别再这么说了。」
在这位朋友看来,堕胎不只是违法,更是一种会被全社会唾弃的行为。
安妮问另一位男同学,「哪里可以堕胎?」
结果反而被这位男同学冒犯,企图和安妮发生关系。
既然朋友靠不住,安妮便尝试向医生求助。
无一例外,没有医生敢铤而走险为安妮进行堕胎手术。
有一位医生很同情安妮的遭遇,但还是让安妮趁早打消这种念头。
另一位医生同样开导安妮,希望让她平静地接受这个结果。
还有一位医生,给安妮开了药,跟她说「这个药会让你来月经」。
安妮回家后自行注射了药物。
事后才知道,原来这种药是雌二醇,是用来保胎的。
朋友,医生,都不愿帮助她。
安妮只好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父亲。
他的表现让安妮很失望,完全就是一个不愿承担责任的渣男。
甚至在安妮数次堕胎失败后,还会质问她。
问遍周围所有人之后,安妮才真正体会到了「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来自朋友和医生的打击,又使她不敢向父母坦白。
一次次的碰壁,让安妮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
《正发生》将堕胎类比成了一场战争。
安妮在孤军奋战,敌人是她自己的身体。
她在争取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权。
有时候安妮不惜亲自动手,做出伤害身体的举动。
诚如开头所看到的那些画面。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青春残酷物语」。
走投无路的安妮,只剩下最后一个选择——
求助于非法的地下堕胎诊所。
她开始变卖书籍和首饰,只为凑足昂贵的手术费。
电影用一个固定镜头,从背面展示了地下诊所为安妮堕胎的经过。
安妮一次次身体的抽搐和痛苦的吼叫,都紧紧揪住了观众的心。
安妮堕胎成功后,她回到学校希望能回之前落下的功课。
教授问她之前那段时间是怎么了?是生病了吗?
安妮说,她患上了一种「会把女人变成家庭主妇的病」。
从那时起,安妮坚定了成为作家的决心。
她要把这段曲折的堕胎经历写下来。
鼓励更多的女性争取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权。
这部电影最残酷的部分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原著是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2001年出版的同名回忆录。
书写了她在1963年法国堕胎禁令下的亲身遭遇。
那是她人生中最痛苦的一个阶段,同时也让她完成了蜕变和觉醒。
直到1979年,确认堕胎合法化的《韦伊法》才在法国施行。
一般来说,堕胎题材的电影,总是与「人权」挂钩。
一旦故事讲述得不够具体,就容易脱离人物,从而使电影沦为空洞的口号。
而《正发生》从一开始就很好地避免了这种陷阱。
因为整个故事收束得非常窄,只聚焦安妮及其身边的人。
换句话,电影避免了宏大的社会层面指涉,反而拍得很私人化。
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电影独特的影像风格。
电影采用明媚柔和的色调,去拍摄一件残酷的事。
这种反差感也在强调,安妮与这个世界是格格不入的。
没有人真正在意她,关心她。
而4:3的画幅,也让人物在画面中显得非常紧凑。
全片几乎全都是近景的手持跟拍长镜头。
尾随在安妮身后半步远的距离,观众仿佛在与她一同呼吸。
这种纪实摄影的风格,也致敬了法国著名导演达内兄弟。
晃动的镜头营造出了一种紧张焦虑的气氛。
如同当时法国的社会氛围。
我们可以近距离观察到安妮的身体和表情。
饰演安妮的女演员安娜玛丽亚·沃特鲁梅,她的出色发挥也为电影增色不少。
沃特鲁梅的表演十分克制,却感染力十足。
在坚毅的外表下,流露出一种潜在的不安。
尤其是在一次次求助无果后,她需要极力去抑制绝望的情绪。
而且她从始至终,没有掉过一滴眼泪。
观众就像陪在安妮身边的一位朋友。
可以切实感受到她的疼痛,脆弱,顽强。
却也无能为力,只能平静见证着她此次堕胎的全过程。
呼应了电影的名字:
这一切,正在发生。
讽刺的是,虽然影片讲述的是半个多世纪前的故事。
但反堕胎的大潮,却在当下卷土重来。
有官方层面的「开倒车」。
比如去年在得州生效的,美国史上最严格反堕胎法案。
该法案规定,禁止任何女性在怀孕六周后堕胎。
也有民众层面的保守主义复兴。
就在一个月前,有两万名示威者涌上巴黎街头。
他们举着拥护生命的大旗,反对政府延长堕胎的合法期限。
当然,也有支持堕胎自由的人们,抱团反击。
一些美国女性扮成《使女的故事》的模样,表达对法案的抗议。
而法国女权组织则用身体作为宣言,赤裸着上身与反堕胎示威者正面硬刚。
她们不懈抗争,为的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反堕胎的本质,其实是反女性。
不夸张地说,反堕胎可能会毁了一个女性的人生。
这也是《正发生》所揭示的隐痛。
安妮志在成为一名职业女性。
她热爱文学,领悟力也很强。在课堂上对答如流,灵气逼人。
她想教书育人,而不是像其他女同学那样,早早嫁人做全职主妇。
然而,意外怀孕后,这些计划都化作泡影。
一方面,生理反应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习状态。
因为怀孕,她经常呕吐或暴食,情绪波动大,还很容易疲惫。
几次人流失败无疑又是雪上加霜。
成绩一落千丈,被老师点起来回答问题,她半天只憋出一句:对不起我没听讲。
从「别人家的孩子」,到「小姐,您很有可能进不了大学了」。
前后反差强烈到令人无法不心疼。
另一方面,外界的声音也在向她施压。
社会对未婚先孕的「失足少女」嗤之以鼻,施以荡妇羞辱。
更加不能接受一个杀死自己孩子的离经叛道的女人。
当然,最令安妮无法接受的,是腹中孩子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活变化。
她将过早地成为一个母亲,中断学业,前途未卜……
这与她设想的人生背道而驰,对于孩子来说也极不负责。
就像安妮在堕胎前所说的:
「有一天我会要个孩子的,但不是以我整个人生为代价。那样的话我会恨那个孩子一辈子,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爱他。」
说到底,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
因为遇人不淑,加上当时避孕套尚未普及,而意外怀孕。
她不想就此毁掉自己的人生,却险些付出生命的代价。
她身边的任何一位朋友或同学,在这样的环境中都难以保全自我。
《正发生》梳理出宏大叙事中的个人视角,表达了对女性与社会关系的反诘。
很多年轻女性在面对这类状况时,往往别无选择,只能独自承受。
而当下某些地区的重蹈覆辙,又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假如不能掌握自己身体的话语权。
那么任何女性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