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磊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家人自然高兴得不知所措。高兴之余,小磊妈妈开始担心起来。
小磊长这么大,别说县城,就是去镇上的次数也能数清。一下子离开家,所有的事都要自己做,洗衣、打饭、叠被子,小磊以前在家可从来没干过,能行吗?于是,小磊妈就想到小磊的二叔。小磊的二叔在县城工作,家里就一个孩子,住三室两厅的大房子,腾出一间让小磊住不成问题。要是能让小磊住在他二叔家,吃和住都有人照应,比挤在学校七八人的集体宿舍强得多。
小磊妈打定主意,就准备了满满两袋子土特产,领着小磊到县城找小磊的二叔。小磊的二叔听说小磊考上重点高中,非常高兴。当得知他们此行的目的后,二叔表情立刻显得不自在起来。小磊二叔对小磊妈说:“依我看,小磊最好还是住到学校,和我当年十四岁就出外求学相比,小磊也不算小了,今后的路总要靠他自己去走,正好可以锻炼锻炼。再说,我们都要上班,恐怕也照顾不到小磊。”小磊妈本以为十拿九稳的事,没想到竟然没行通,心里很不痛快。
回到家,小磊妈对着小磊爸就数落起来:“别整天没羞没臊夸自己的兄弟多有出息有多好,真到正事上,连孩子在家住几年都不让。不让住就明说,干吗说那么多漂亮话,好像这一切都是为咱小磊好。”小磊没能在二叔家寄宿,心里也是闷闷不乐。
开学后,小磊只好住在学校。四张上下铺,八个人一间宿舍。都是半大男孩子,宿舍里整天都是汗味。小磊初次过上集体生活,还真是不适应。很多次,由于打饭去得晚,连饭也没吃上。想到二叔家有闲置的房间不能住,小磊更加记恨起二叔来。他暗暗憋上一股劲儿,一定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争争这口气。
转眼到了第二个学期,小磊已经逐渐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且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班主任郑老师对他也特别关照,问寒问暖,体贴入微,还时常买来整箱的牛奶,给小磊补充营养。
升入高三后,小磊觉得在英语听力方面有些吃力,英语老师建议小磊买台阅读器,多听听英语材料。小磊全家的生活仅靠几亩庄稼,这些年,小磊读书已经花去了父母大部分的血汗钱,小磊哪还好意思向父母提买阅读器的事。
郑老师了解情况后,用自己的工资给小磊买了台阅读器。有了这台阅读器,小磊的英语成绩果然进步很大。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小磊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这在穷乡僻壤的小山村,真是爆炸性新闻。小磊高兴,父母也是整天喜上眉梢。直到这时,小磊才把在学校得到班主任郑老师悉心照顾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了父母,把父母感动得热泪盈眶。小磊妈说:“人家郑老师,和咱不沾亲不带故,对咱这么好,咱可不能忘恩负义。”小磊妈拿出五百元,还精逃细选了一大袋子花生,叫小磊骑车给老师送去。
小磊能取得那么好的高考成绩,作为他的班主任,郑老师自然也是非常欣慰。郑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小磊说:“要说感谢,你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你二叔。他一直不让我把实情告诉你,今天,我就实话实说吧。”
原来,班主任郑老师是小磊二叔的老同学,当年,小磊要到二叔家去住,二叔没有答应,自然有他的考虑。考虑到小磊迟早要走向社会,过上独立生活,让小磊住到学校既可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時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小磊二叔的儿子不成器,整天吊儿郎当不走正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二叔担心小磊会受到影响,跟着学坏。自从小磊到县高中读书,小磊二叔不断打电话给老同学郑老师,关心小磊的学习情况,那些东西其实都是小磊的二叔托老师给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