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各种味道,人生需要欢笑”《笑傲江湖》是东方卫视周日黄金团的收视品牌,10月2日播出第三季度复赛最后一集,截至9日的终极大赛,正式进入今年的收官阶段。
每集的《笑傲江湖》,各参赛者“说学逗唱演”的精彩创意、3位评委的“金句”评判,加之台上台下的互动、主持人的串联,都有笑点、有生活、有温度,引发观众联想,激励生活情趣,不失为近年来难得的一档电视喜剧类栏目。3位来自北方的著名艺术家,评审多是北方的相声小品二人传,牢牢占据三季的《笑傲江湖》,是众人对节目的一致评价。上海观众在收获欢乐和笑声,赞赏节目给力的同时,普遍感到汗颜和不甘,对比沪上电视诸多喜剧栏目,滑稽戏演员每天在其中露脸,不禁要发出感叹,滑稽演员都到哪里去了,上海那么多滑稽演员,为何在“关键时候掉链子”,没胆量参与到《笑傲江湖》中来,一展海派喜剧的艺术,为什么就不能在与相声二人传小品同台竟演中,提升滑稽艺术的影响力,扩大滑稽的收视群体呢?
上海电视节目中,现滑稽演员天天可见,从原先的情景剧《红茶坊》、《老娘舅》、《老洋房的新故事》,到如今的《悦悦一口舒》、《36度7》、《欢乐星期二》《X诊所》等综艺节目,不论是滑稽名角,还是中青代演员,似乎一个都不少。热播的《笑傲江湖》,已做到第三季,照理说在上海广电平台上,应该有本土笑星的参与,但除了第一季上舒悦露过一小面外,庞大的上海滑稽演员阵容,可谓悉数缺席踪影全无。为何就没有勇气参与,难道《笑傲江湖》参赛者都是草根,看看三季的节目,随着德云社、北京著名相声演员、东北各地的剧社都纷纷参与进来,更有各路民间演员参与其中,缘何沪上的滑稽演员就如此退却和止步了呢?
曾一度风光的滑稽艺术,如今日渐式微和滑坡落伍,是不争的现实。作为上海的本土戏曲,曾拥有巨大观众人群,占据独特的语言和市场优势,面临有名无实,创新不足,仅靠老段子老剧目支撑的尴尬局面,应该说,参赛《笑傲江湖》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激励和奋起,滑稽艺术作为上海戏曲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面对创作演出不断滑坡的现状,借《笑傲江湖》的参与,创作排演滑稽新品,通过电视荧屏,让更多观众了解滑稽、知晓滑稽的特色所在,在与北方姐妹艺术同台演出中,吸取营养、融合其它喜剧艺术特长,追赶滑稽表演在喜剧路上的距离,才是上海滑稽演员应有的作为。
面对现实,思考滑稽振兴发展的内生机制,需要从自身体制和机制变革做起,既满足电视观众日常需求,更要从滑稽长远发展的眼光,扎扎实实探索符合滑稽艺术的传承创新路径,向老一辈滑稽大师周柏春、姚慕双学习,不吃老本,认真学习,挖掘滑稽的底蕴和潜力,下功夫贴近生活实际和时代,创作有筋骨有、有温度、有特色、“说噱逗唱”皆优的滑稽新戏,才能不辜上海观众希望,重振曾经的创演出盛况。
希冀在下一季《笑傲江湖》,还包括在各卫视喜剧栏目中,看到上海的滑稽演员,彰显海派滑稽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