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散文》是耀眼的明珠。我想做明珠下的托盘。《东方散文》是随风飘扬的旗帜,我想成为所属的卒兵。《东方散文》是宏伟的杰作,我是杰作的象征。
《东方散文》像一座大山,屹立于我的心中,高大神秘,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其实,从我第一篇文章发表时算起,我发表散文已经三十多年的历史了。不过在这三十年之中,因为其他原因中断了近十五年的时间,但是对于国家一些有名的大型征文活动,以及一些省市级刊物,就像《东方散文》,我对她的初见,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家一样的亲切感。于是,我怀着一种深深的敬畏和敬仰,去释怀我这份发自心底的情感。
与《东方散文》结缘是在今年,枝头硕果累累,处处五谷飘香的金秋季节。经好友雒漓江先生微信引荐,我有幸步入《东方散文》这个文学伊甸园圣地,我意外地获得了这个挖掘不尽的宝藏,倍感欣慰,更要好好地感谢好友雒先生介绍与推荐。
我和雒漓江先生相识也是在去年的暮春初夏,山东省东营市民间文化研究会上,我们一见面,雒老师就迎上前握着我的手说,早在齐鲁文化艺术网上见过我的照片,阅读过我的文章,并对我的小作褒奖有加,说像这样的文章应该发表到正规的刊物上。其实在早我也欣赏过雒老师的文章和诗歌,文采斐然。
最初,雒先生给我介绍了《东方散文》主编憨仲老师和刘莉老师,并给了她们的微信号,添加成功后,我第一时间给两位主编发去信息,二位主编都十分热情地回复了我的问题,把《东方散文》的投稿指南发过来,并引荐我加入《东方散文》微信群。从此我同我的心携手走进一个温馨快乐的大家庭。随时和天南地北的名作家促膝交谈,领略名家文采,阅读名家美文,不断吸收各种风格的文学营养。我欣喜若狂。
一六年的秋天和往年不尽相同,虽是初秋,温润的气息中流淌着成熟的馨香,蓝天深邃,轻云舒卷,阳光灿烂。原本愉悦的心情,更增添了许多兴奋与惬意。我独坐窗前,详细阅读投稿细则,然后细心整理了两篇早已完稿的散文,试着投进《东方散文》杂志社。
漫长的两天等待过去,八月二十五日,刘莉主编发过一个链接,打开一看:山东初守亮《舌尖上的故乡》,在《东方散文》夏季版发表。高兴一阵子,我找到刘莉老师的微信坐看云起时略表谢意:“刘主编,辛苦您了!谢谢!”二十八日,憨仲老师发微信说:“《东方散文》秋季刊有你的大作《静》,并且被评为八月第三周周冠军,祝贺!”几日后,邮递员送来了刊物,我殷切期待的《东方散文》。那简朴大方的天蓝色封面,雍容端庄的整体设计和一篇篇深入人心的经典散文,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紧接着我又参加了《东方散文》举办的,夫之杯《东方散文》大型有奖征文活动,我的散文《听的天籁尽鸟声》获得优秀奖。十月二十日,景物散文《夏夜的月亮》被评委审定为当日头条。接踵而来的荣誉,让我惊喜!震奋!借着接二连三突如其来的荣誉的惯性,紧接着又投上一篇散文《人生有味是清欢》,出乎意料的是,这篇散文竟获得《东方散文》十月月冠军,十月第三周周冠军,同时获得《东方散文》签约作家,并得到《东方散文》编辑部的肯定和认可。不过我知道,在我成绩的背后,凝聚着编辑老师们和评委老师们多少辛勤的心血与汗水,我的喜悦是和他们辛苦付出应运而生的,我深深地体会到,《东方散文》一个来自全国、海外华人乃至世界各地的,几千作者组成的,一个偌大的作者团队,作为《东方散文》的主编憨仲老师,刘莉老师,以及评委柏峰、冯小军、王均振、张宝树、许晨老师等,是多么的辛苦!每天接收到数百篇作品,她们几乎要仔细地阅读,逐一进行评定,不厌其烦地审阅,每一篇文章无不浸透着她们的汗水!她们公平公正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无不让我们为之感动。
从被确定为签约作家之日起,我想:或许《东方散文》与我是前生有缘,今生有约,缘定前半生情未了,后半生真情到永远。于是我决定:《东方散文》每天发布的文章,多读、多看、多学习、多转发、多分享,需多创作、多投稿,力所能及地从小事做起,或多或少地拓展些正能量的影响。于是,我踏着签约作家尚未消减的余温,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行走在《东方散文》宽厚坚实的脊梁上。在二零一六年十一月份和十二月份,连续投稿《隆冬冷月》、《雪》、《初冬小径》一些季节性景物散文。一七年新年伊始,我怀着一腔积极乐观的热情,把早已在岁月中发酵、却难以释怀的那种亲情片段、积郁心中多年的、亲身体会的情感纠葛记录下来。撰写成一篇感情丰富、人物性格刻画真实饱满,且免除我一生时时忆起却又不能忘怀的痛楚的情感散文《外婆的蒲扇》,投到了《国际东方散文奖征文》专栏里。希望更多的人知道关于我外婆的故事。
文学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我尤独喜爱散文。自从与《东方散文》结缘以来,她便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光彩照人,熠熠生辉,折射出日月一样的永恒不朽的光辉。《东方散文》的文章,有的文笔犀利,条理清晰,叙述简洁却不失独到之处;有的意境深远,意味深长,回忆满满如同身临其境;有的拙扑朴实,语言细腻,虔诚的笔调中总留恋故乡的深情厚谊。尤其是怀旧过去,记忆往昔的乡土美文,以其扬洒不羁的思维,真实动人的乡野故事,描绘出一个个似曾相识、情景交融的立体画面,刻画了一个时代的乡村缩影。一篇篇文思隽永、耐人寻味的美文,让我开阔了眼界,饱尝了饥渴的文学梦。于是在梦醒后的每一个美好的清晨,我虔诚地把刘莉老师每天发表的文章,欣赏阅读,部分保存收藏,部分分享朋友圈或转发其他文学群。在此,我也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感谢我们群里所有的老师及朋友们,是你们的喜爱与支持,抬爱与点赞让我充满了无限的自信与热情,我认为,《东方散文》给了我创作的毅力与动力,开拓了我的智慧与思路。
《东方散文》就像母亲,我就是母亲亲爱的孩子,有血缘,有切肤之痛。
写到这里,忽然觉得,自从微信风靡全球,各种各样的文学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都装扮的花枝招展。可就在林林总总的的文学平台中,《东方散文》就像一道亮丽的风景,进驻于我的心田。就在这道风景里,看到了湛蓝的天空,嗅到了浓郁的花香,感觉到了有实力有情感才有希望有发展。《东方散文》又像一位知识渊博的教授,睿智的学者,更像一位博学多识,德才兼备的文人居士,她才华横溢,为人师表,胸襟坦荡。她是知识的天空,我就是翱翔在蓝天白云下的一只小鸟;她是文字的海洋,我就是一只畅游于澎湃海浪里的鱼儿;她就像巍峨的高山,我愿做山中的一抹绿色;她就是辽阔的土地,我愿做一株卑微的小草……她经受住了风雨的洗濯,岁月的考验,阳光的抚慰;她就是文学界的一颗常青树、一颗恒星、是永远不落的太阳、是我心中难以逾越的高墙。《东方散文》有“沃田春雨足,东方迸龙雏”的境界。
《东方散文》情义满满!真情永远!爱你到永远!
作者简介:初守亮,男,山东博兴县锦秋街道孟桥,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从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全国散文作家论坛》《时代颂歌》《中国散文写作协会》征文中发表多篇并依次获奖。2014年滨州谁不说俺家乡好征文中,作品《谁不说俺家乡好》荣获市三等奖,2016年,“永不忘却的记忆”征文,散文《怀念老屋》荣获市三等奖。在《山东青年作家》《齐鲁文学作品年鉴》(散文卷)《董乡新咏》《董乡文学》《滨州日报》《鲁北晚报》《今日博兴》和《中国作家》中发表中短篇小说 ,散文,杂文等240余篇。多篇在省市县征文中获奖,并被多家媒体转载。部分作品在《红袖添香》中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