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岩
宋代学者张实才《青琐高议》一书记载:“唐熙宗时刘思家在呜呜,有万宝禁书区间。”
于时万物摇落,悲风素秋,颓阳西倾……”唐僖宗在位时期,有个叫于佑的士人,到京城赶考,一个秋天的夜晚,他信步来到皇宫外面的御道附近。
于佑望着万木凋零,秋风瑟瑟,夕阳西下,想到自己远离家乡,不免无限伤感。
远远望去,红叶上面依稀有墨迹,“浮红泛泛,远意绵绵”,等到红叶靠近,于佑将红叶捞出,发现上面写着娟秀的字迹,是一首诗,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情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这明显是宫廷幽怨体,于佑把红叶珍藏在书箱中,时不时欣赏一番,感觉诗意隽永,每一次品读似乎都有新意。
于佑不知道题诗者是谁,觉得出自宫廷的御水沟,想必是个多愁善感的宫中美女。
于佑视红叶为宝物,常常把玩起来,莫名其妙地思念起并未谋面的美人,时间长了,“精神俱耗”。
一日,有个好友见到于佑形容枯槁,惊问:“你怎么如此消瘦?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告诉我啊!”
于佑回答道:“我数月以来,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随即翻出珍藏的红叶给好友看。
好友了解到详情,大笑说:“你咋这么愚昧啊!写诗的人又不认识你,属于无意而为,你也是偶然得到,何必苦苦相思呢?
你现在思念不已,人家在宫中禁地,就算是你长了翅膀,你也不敢飞入禁地吧?你这等迂腐,实在是太可笑了!我劝你还是断了这念想吧!”
于佑痴心不改,说:“老天虽然高高在上,却也能洞晓凡间的事物,一个人若心存志向,老天必定会从人心愿啊!”
好友晃着脑袋离去,于佑依旧苦苦思念心中的美人。
于佑考了好多年,也没有考中举人,感到往返疲倦,索性就在御水沟附近的权贵韩泳家中讨了一份差事,在其门馆教授子弟,得到的微薄收入仅够自己勉强糊口而已。
于佑已经无意再去参加考试,安心在韩家做教书先生。
过了一段时间,韩泳对于佑说:“如今皇宫中有三千宫女获罪,被遣送民间嫁人。有个姓韩的宫女和我是本家,如今无处可去,就住在了我家里。
你一直没娶妻,也没啥成就,正值壮年,孤苦伶仃一个人,我看你挺可怜的,这韩氏宫女带来的箱子里,钱财不少于一千缗,她也是良家女子,如今刚好三十岁,姿色艳丽,我问问她,若是有意,我就为你俩撮合撮合,咋样?”
于佑拜伏于地说:“我是个贫困的书生,如今寄食恩公门下,白天吃得饱,夜里不受寒凉,恨只恨我没有一技之长,无以回报,终日感觉愧对恩公,不知该如何回报,哪里还敢有这种非分之想呢?”
韩泳说:“你别说这些见外的话啦,听我的好消息吧!”
韩泳随即派人请来媒人,并为于佑准备了“羔雁”等六礼,成全了一对大龄青年,当天夜里,极尽其欢。
第二天,于佑发现新娘子嫁妆非常丰厚,此刻她正对镜理红妆,格外美艳动人。于佑本来没有奢望有这等美事儿,此刻犹如进入仙境,“神魂飞越”。
不久,韩氏发现丈夫于佑的书箱中珍藏的红叶,大为惊讶说:“这是我写的诗,怎会在你的书箱中呢?”
于佑于是就把自己得到红叶,多年苦相思的经过说给韩氏听。
韩氏说:“我也在水中得到一枚红叶,不知何人所为。”
于是打开箱子,取出珍藏的红叶。原来正是于佑放在上游,流入宫中的那枚红叶,诗曰:“独步天沟岸,临流得叶时。此情谁会得?肠断一联诗。”
众人闻知这段奇缘,无不“叹异惊骇”。
又一日,韩泳设宴款待于佑夫妻俩,宴席上,韩泳说:“你夫妻俩能有今天,可得好好谢谢我这个媒人啊!”
韩氏笑着回答说:“我和夫君乃天作之合,并非媒人的功劳啊!”
韩泳惊问:“何出此言呢?”
韩氏提笔写了一首诗:“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韩泳不免唏嘘感慨一番。
唐僖宗到蜀地避难,韩泳令于佑率领家僮一百人给皇帝伴驾做前导,韩氏因为先前有宫人的身份,得到了皇帝的召见,韩氏就把自己的姻缘说给皇帝听。
唐僖宗说:“朕也略有耳闻。”
于是召见了于佑,笑着说:“你算得上朕的门下旧客了!”
于佑拜伏于地,向皇帝谢罪,唐僖宗返还京城,于佑因从驾之功升任神策军虞候。
后来,韩氏为于佑生了五个儿子,三个女儿,五个儿子长大后都好学而赢取功名,三个女儿都嫁给了名门望族。
韩氏治家有法度,被朝廷封为命妇。
宰相张浚写诗记载这段佳话:“长安百万户,御水日东流。水上有红叶,于独得佳句……寓居贵人家,方与子相遇。通媒六礼俱,百岁为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