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风雨交加,千里迢迢地走在陌生的地方。
昔时沧海化烟柳,留云看雨落轻薄。少年逍遥,少年柔情,少年热血。意气风发,徒手点江山,纵论天下言,心有愿景,孜孜追寻。
《少年包青天》系列共三部,“少年”才是真正的主题。
“少年”的内涵被一部一部的升华。
这是包拯的成长史,也可以说是“少年”的成长史。
第一部中的包拯,略显稚嫩,但不乏正义热血;第二部中的包拯,渐趋成熟,更显睿智与逍遥;第三部中的包拯,已显沧桑柔情,却有着大爱大智大勇的担当。
这才是真正的“少年”!
《少年包青天3》中关于彩蝶的案子时,公孙策在四幅画中寻找线索,以画论画,滔滔不绝的说着对画的见解,包拯却说他“入画”了,其实,线索都在画上。
诚如,以“剧”论“剧”,也是不可取的。
可知,影视作品是属于艺术文学范畴,一部好的作品张扬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主题,是一种触摸灵魂,是一种对美好愿景的向往与感动。
而《少年包青天3》中所传达的深层次的含义被忽视,纯粹的历史角度和悬疑角度并不能理解此剧的真正含义,这是精神境界上的升华。
《少年包青天》三部曲系列,喜好不一,当然,个人有个人的角度。
但《少年包青天3》不应被埋没。
这三部曲没有纯粹上的好与坏,因为三部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是一段成长的历程,是一场升华的烟云。
好比人的少年、中年、老年的阶段,在这些阶段中,思维和认知不断变革,不断进步,不断向前。
而《少包》三部曲就是这样的阶段。
一个热血正义的“少年”包拯,不断的追求真理。这里的“真理”,也可以理解为梦想,每个人不断追逐梦想的过程,就是追逐“真理”的过程,这个真理属于自己,而包拯的真理属于世界。
《少年包青天》的核心是“少年”,这里的“少年”与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的“少年”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这种妙处只有在《少年包青天3》中才能真正体现。
《少年包青天3》主题是“真理至上”与“少年”的关系。
一个积极向上的少年,应当无所畏惧,应当有所担当。
而少年的世界,不可或缺的便是亲情、爱情、友情、家国情。
这便是《少年包青天3》所表达的。正如公孙策所说,“包拯,不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种精神。”
公孙策、展昭、包拯这三个少年,通过最理想的友谊,无所畏惧,有所担当。
包拯与公孙策的友谊,是理想状态的,而这种对理想的致敬,却被有些人理解为龙阳之好,我们渴望最纯洁的爱情与友情,这之间需要的是信任,就像信任包拯与公孙策之间那最美的友情,是值得向往的,从最高处诠释了真正的友谊,令人神往。
《少年包青天3》中关于包拯失忆后变成傻子的剧情,很多人难以理解。
我一直都认为这是点睛之笔,初次的不解,在看完全剧时已经消散。
现实中有人与众不同,而这种不同是难以理解的。
我们会看见一些年轻人,为了理想,为了那些大山里念书艰难的孩子们,在贫困的山区支教。或许有人说,他们浪费了青春。
诚如,包拯也是一样。
“包拯”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不言而喻,公正就是包拯的意义。
而一个人为了所谓的“真理”,放弃利益、权势、名利、爱情、亲情、友情,乃至生命,这是难以理解的。
现实中没有一点私心,大公无私的人是没有的。所以,“包拯”成为一种美好的愿景,如果有这样的一个人,大家会觉得他真傻。
其实,这种傻,应该是一种精神,一种“贵族精神”。
国人曾经也拥有过,只是逐渐稀少了。梁宏达在辽宁卫视讲了一期节目,专讲了“贵族精神”,包拯身上所体现的就是“贵族精神”,而这种精神自西汉以来逐渐消弥。
从这一点来说,《少年包青天3》可以说是很经典的,它希望通过包拯,来唤起“少年”们的“贵族精神”。
而且,剧中每一个案子都告诉的是人生真理、生命的真谛。彩蝶的案子,道尽了人生的无奈,就如马回峰所说:“如果早一点遇到包大哥,就不会是这样了。”
是啊!如果早一点遇到包拯,彩蝶就不会死了,千里姻缘也将成为一段佳话。
可是,没有如果,错过了就便错过了。
四大神器的案子,善恶一线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跳了多次的山崖,为何不死?
也许那崖不是崖,而是一线;也许是佛是魔,全在一念之间。
跳崖的生死已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死,这里应该是佛家所表达的:放下罪恶,可得新生。
脸谱的案子,是最有现实意义的。
每个人都戴着不同的脸谱,戴久了,就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谁又能做真正的自己呢?
无不是戴着不同的脸谱。
凤凰勾魂,一个医者,拥有的应当是医者仁心。而一颗人心,需要的是宽恕。
如心这个女子的出现,让人叹息。如心,加在一起,就是“恕”字。
这是一种胸怀,宽恕那些百般滋味,那些难以释怀的人和事,也许生活将充满快乐。
金大夫通过如心学会了宽恕,我们通过宽恕,学会平淡。
但是,代价太大,金大夫失去了如心和徒弟,才明白。
有些事失去了,才倍感重要,却已走远,只是频频的回望。
最后,便是找天芒的案子。
不得不说若水这个女子,清丽脱俗,超然尘世,平淡贵雅,善乐赤心。
再美的词来赞她,也不为过,真的像戈壁上那枝盛开的无名野红花。
那种平淡、自然、善良只是若水才能拥有的,上善若水,诠释的真美!
《少年包青天3》中的包拯更加人性化。
其一,害怕担心的情感流露。
其二,欲望。包拯曾做春梦,在梦中看见小蛮的胴体。
其三,食欲。爱吃大包。
其四,真爱。当小蛮“死去”时,天不怕地不怕的包拯,却榻倒在床上,相思成疾,病倒在床上。这样的包拯更接地气,更让人觉得他的平凡,而在平凡中见证他的伟大。
剧中采用了传统的以乐情写哀情的手法,剧中前部分轻松、幽默、搞笑,后部分有些沉重、静谧、悲壮,以乐写悲显而易见。
整个剧的高潮就是太庙会审,会审前夜,在柴王府后花园的亭子里,包拯的踌躇,公孙策的鼓励,展昭的支持。
夜晚,凉亭之中。
包拯:“公孙策、展昭、该怎么办?”
公孙策:“你是谁?”
包拯:“我……一个笨蛋……大笨蛋。”
公孙策:“除此之外呢?”
包拯:“一个傻瓜……大傻瓜。”
公孙策:“除此之外?”
包拯:“一个无所知的人。”
公孙策:“除此之外?!”
包拯:“我是一个能左右大局的人。”
公孙策:“除此之外呢?”
包拯:“我是……我是谁?!”
展昭:“很简单,你就是我包大哥!”
公孙策:“展昭说的没错,你想太多了,太复杂了,你是谁?你是包拯!你可知道,包拯两个字,已不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种态度,一份执着,一种面对真理的执着。当你包拯把这份执着带给我,让它植根于我心中的时候,可你为什么却丢弃了呢?
你是包拯,只要你知道这一点,你就应该知道该怎么做,该怎么办。”
包拯:“你说得对,我忘了,我把包拯……丢了,谢谢你,公孙策,你真聪明。”
公孙策:“当然!我是大宋第一聪明人!你才知道吗?笨蛋!”
公孙策:“去吧!包拯!记得你曾经说过,不管有什么后果,都必须承担,我们现在想的是应该怎样去承担。”
包拯:“承担的了吗?”
公孙策:“当然!承担需要的不是能力,而是勇气!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一种纵千夫所指仍横眉冷对的勇气,包拯的背后就有这种勇气!去吧!轰轰烈烈的去吧!哪怕到最后肝脑涂地,赔上自己的性命,但起码,你是堂堂正正的,你曾经面对真理,你对得住天地!你是无悔的!黄泉路上你不用害怕寂寞,有我公孙策陪着你哪!”
展昭:“包大哥别忘了,还有我展昭啊!”
包拯:“好!好!那就让我们堂堂正正地,轰轰烈烈地去面对!”
三人的手握在一起。
……
这是全剧中最令我感动的场景了。
可是最冷不过人心,那些冷嘲热讽的评论让人心寒。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定出现过很多次这样的场景,有那么一群人在追寻真理,可是在大多数人眼中,他们是一个傻子。
就像《少年包青天3》里面,包拯失忆后变成的傻子一样。
“士为知己者死”包拯与公孙策的友谊,已然达到传说中的境界。
什么叫知己?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曲洋与刘振声笑傲江湖,包拯与公孙策相知相勉。
人生得一知己,夫复何求?
当然,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就如《红楼梦》虽然美好,却有着无奈。
老版《西游记》可谓经典中的经典,但在画面、特技以及其它方面是会存在瑕庇的,却丝毫不影响它的魅力。
《少年包青天3》中,关于案件的布置推理以及发展方向,被有些指为抄袭日本悬疑剧,还有就是人物造型,人物服饰,以及人物表演技巧上存在置疑。
搞笑部分的台词有些现代化,关于这一点,其实是很难处理的,古人一般比较严谨,而包拯公孙策又是文人,如果用“之乎者也”之类的文言,给观众带来的是枯燥。
总的来说,瑕不掩瑜。
真真切切的用心去看,去感受,总会感受到包拯的担当与勇气,感受到剧中人的挣扎与无奈,这种挣扎与无奈也正是我们在现实中所遇到的那样。
每一个凶手总有许多无奈,现实中的那些罪恶,大多为生存所迫,一切并不是出于本心。睑谱戴久了,真的很累。
刘大人等人当年意气风发,以打到庞太师等奸佞为己任,可到头来也变了,为了宝藏,一切都变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他们曾经也是少年…
再最后,说说包拯跳崖的大结局。
包拯跳崖,又没死,又变傻了。
其实,并不是表面上的那样。
这里用的是意象与意境的表达方式,而这种意象与意境的方式,在诗歌中是很常见的,在其它影视作品中也是常见的。
包拯的生死在这里已经不重要了,当我们心中的“少年”的“贵族精神”不息,那么包拯就不会死。
金庸先生曾说“人性才是永恒的表达”,从《诗经》中所展现的人物性格,所表现的人物情感,包括爱、恨,这些基本情感来看,几千年来没有多大的变化。
而《少年包青天3》同样是包拯人性的张显,也是“少年”人性的凸兀。
双喜镇,风月楼里欢歌笑语,那个敢爱敢恨的“傻子”包拯出现了,“少年”是该拥有这股傻劲的,“少年”也是有七情六欲的,这是最真实的“少年”。
如心的恕,善恶的一念,马回峰的无奈,戴着睑谱的心悸,若水的淳真,在风月楼,是可以看到的;在这里,包拯和小蛮以及风月楼的那些女子们,他们或她们是那么的真实,不必戴着睑谱,不必心悸。
宽恕包拯,即是宽恕愿景,包拯,一个人,一个词而已,他能承载多少东西?
包拯前面还有两个字,那就是少年。
在包拯的背后还有公孙策、展昭、小蛮、小风筝,这是一群少年。
包拯的离去,站起一群“少年”…
公孙策最后成为一名夫子,这也是有深意的。
此时此刻他教导的是一群少年,他曾经的“少年之心”将交给下一代的少年们,也许他会给那些小学子们讲讲自己和包拯曾经追求真理的少年日子。
不过,这一切都不重要了。
“包拯,你还好吗?”
他相信包拯永远存在,“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知我者,谓我所忧。”理解是知己。
或许有些牵强附会,或许有些强词夺理,但确实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那钟复杂而又跌宕起伏的心情难以明状。
少年独自撑起一片青天,只要有你,少年无愧于心。少年不老,平平淡淡,饿了,吃一口大包吧。
《少年包青天》系列,我个人是很喜欢的。
对于大多数人把它作为历史剧或悬疑剧来看,我个人不完全赞同。
《少包》系列是表现包拯人物特点的,是关于包拯的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社会观的阐述,以及包拯这个名字几百年来所蕴含的内涵。
《少包3》是很丰富的,爱情、友情、亲情、家国情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对真理的执著。
这在《少包1》、《少包2》中是不曾见到的,《少包1》、《少包2》中一些感情表现的很隐晦。
而《少包3》真正体现了“包拯”的内涵:那就是面对真理,敢于牺牲一切的勇气;面对公正,敢于与皇权对立的精神。
这种大勇气,大担当,大智慧,赋予包拯。
正如剧中公孙策所说:“包拯,已经不再是一个人的名字了,它是一种精神。”
关于《少年包青天3》中,包拯失忆变傻的剧情,遭到了很多人的吐槽。
我初看的时候,也有愤懑,心想我的《少包》就这样毁了。其实不然,我看完后,觉的这段剧情算是点睛之笔,用意深刻。
我想“包拯”的传统意义是植根于广大民众心中的,几百年不曾弱减。
包拯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象征公正。但就历史上的包拯来说,他算是公正,但有局限的,他的一切做法,都是为了巩固宋朝的封建统治。
当然这是历史局限性造成的。
现实的“包拯”也有这样的作用,但社会性质不一样。不过都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性,这是由人的本性使然。
“包拯”在民众心中被神化,被象征着,所以《少包》是不能纯粹以历史剧的角度去看的,我个人比较侧重于励志。
“包青天”象征着公正,但我们细想现实中存在这样的人么?
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如果出现这样一个人的时候,大多数人是质疑他的,而且在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真心实意办事、不为利益的人是很少很少的。
而这样的人,试问理解他的人多么?
鲁迅所说的国民劣根性是普遍存在的,不仅是中国,只要是人,或多或少总有那么一点。所以说包拯自然而然的成为大多数人眼中的“傻子”。
可是《少年包青天3》中的包拯,不为自己,却为了国家,为了民众,为了真理;放弃了爱情、友情、亲情,乃至生命。
这是一个拥有大爱的“傻子”。
关于《少年包青天3》中,搞笑幽默部分,我想乐景写哀情大家都熟知吧。
前面的喜悦,那及的后半部的悲壮之美呢?!
关于结局:大多数人很是不解,包拯和小蛮重回风月楼,而包拯又变傻了。
影视就是现实与理想的交织,《少年包青天3》中的包拯承担的太多,这样的结局或许让人不解:一个镜头前,包拯在卖萌。
大多数人或许认为这是恶搞,我第一次看时,也是这样认为的。
但我觉的并不是那样,包拯的魅力不止于此。
傻了的包拯,他聪明、可爱、也很快乐,我想包拯承载的是几百年近千年的愿景,他很累,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可他为了真理放弃了一切,友情、亲情、爱情他不想拥有么?
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并不是说国家要亡了,才出来承担责任。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正如剧中的柴郡主(小蛮)所说:“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有自己的使命。”
民众都希望出现清廉的官员,可是十几亿的民众把意愿加在几个清官身上,清官很累,民众也很累。
所以一个镜头将理想拉入现实,观众看到一个卖萌的“傻子”包拯。
正如剧中郑王爷所说:“天下乃百姓之天下。”
这是不变的真理!
对于清明的社会,官员如何做?
民众如何做?历史又走向何方?
难道仅仅依靠几个“傻子包拯”么?
这是中国千百年来的话题,也是全球性的话题。
试问世间又有几人可为真理,敢于牺牲一切呢?
真理不真理的,对我们为生活奔波的人来说,毫无关系,可是,那些令人扼腕叹息的精神境界,值的铭记。
有一天,会触动那柔软的内心,一切是值得向往的。
正如包拯一样,那强大的内心世界,给予太多,这是人们所向往的。存在于世间,总要有所追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