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22日,中央戏剧学院以演出和音乐剧班的数量达不到招生标准,进行了补考。
那一天,700多名年轻人挤在中戏教学楼前的小空地上,只为等来一个“旁听生”的资格。
考场之上,主考老师以“我们分手吧”为题,要求学生表演即兴小品。此时只见一位女生走上台,还未等对面的男同学说完台词,便连问出三个“为什么”。
问懵了爱情,也彻底问断了搭档考生的中戏之路。
小品结束之后,在场人员哄堂大笑,唯有刚刚被三连问的男生满脸愁容。
他转身离场,可一个如炸雷般的声音却在他脑后出现:
“孙红雷!你留下,再考一遍!”
那是孙红雷第一次踏进中央戏剧学院的大门,绝望与希望在同一秒降临在他的身边。
彼时的他并不知道,就只是这一句话便足以改变他此后的人生。
如若没有这次补考的机会,他可能依旧只能是“东北霹雳舞王”。
1970年初秋,家住东北松花江的老孙,迎来了家中的第三个儿子。
几天后,身为中学哲学老师的父亲为这个幺子,取了一个极其符合年代特点的名字——孙红雷。
可新成员加入的喜悦并没有维持太久。因为破旧的俄式老洋房时刻提醒着他们,家里是真的已经穷到揭不开锅了。
那时孙红雷一家七口,挤在一间28平米的房间里,摆不开床,母亲便只能在家中弄起了简陋的吊铺。
“活活吃穷的。”
很多年后孙红雷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自己家中的窘境,像玩笑,却又无比写实。
孙红雷童年照
为了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大人并没有将家中的拮据条件告诉儿子们。
那段时间,孙家的晚饭时间忽然向后推迟了2个小时,因为母亲在下班后还要去捡垃圾贴补家用。
整整5年的时间,母亲每个月都要去邻居家借10块钱,才能保证一家老小都吃饱饭。某次孙红雷放学回家,恰好遇到了楼道里正在借钱的母亲。
站在拐角处,刚刚上四年级的男孩清楚地听见邻居冲着自己的母亲喊道:“你怎么又来了!没钱了!自己都快顾不过来了!”
邻居的叫嚷声在那一刻显得无比刺耳,什么都来不及想,孙红雷完全处于下意识地冲到母亲面前拉起她的手说:
“妈,我跟你一起去捡垃圾。”
孙红雷(第三排 左四)
那天之后,本就不善言辞的孙红雷变得愈发沉默。放学后他不再和同学出去玩闹,只是提着麻袋低着头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他见过母亲为捡一个破瓶子而站在臭水沟里半个小时,也听过各类老板毫不掩饰地叫自己“叫花子”。
离开了家庭的庇佑,孙红雷在外面的世界里看到了赤裸裸的心酸与无奈。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孙红雷从那一刻起便知道: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那是一段将自尊踩在脚下的日子。
孙红雷从未像当时那样,如此清晰地感受到生命的重量。
站在生存二字面前,孙红雷以为自己的一生只能这样了,可母亲却告诉他:
“人家看不起我们不要紧,自己要看得起自己,要爱自己,要让自己快乐。”
时至今日,当再次提起童年的艰苦岁月,孙红雷依旧会泪流满面。生活给了他耻辱,可母亲却给了他打败耻辱的勇气。
“我那时候就一个梦想,那就是赚钱!”
认啥,也别认命。
这是“穷”带给孙红雷的第一桶金。
17岁那年,孙红雷打响了自己的赚钱第一炮。
彼时霹雳舞刚刚走进中国,便迅速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的目光,孙红雷也不例外。
为了能得到更多跳舞的机会,当时还在读高二的他,经常逃课跑到市青少年宫“偷学”霹雳舞。
快节奏的音乐、宽敞明亮的排练厅,流行文化带来的新鲜感猛烈撞击着少年的心脏。
那时跳舞对于孙红雷来讲还没有上升到“梦想”的高度,他只知道喜欢,那便一定要去做。
之后不久,孙红雷逃课一事便暴露了。老师找来家长,父母又再找到他,面对着母亲的质问,他说:
“我错了,但是我就是喜欢,一天不跳就跟丢了魂一样。”
为了能把宝贝儿子的魂重新拉回学校,母亲答应了孙红雷学跳舞的要求,并为他借来了录音机和DVD放在家里。
在这之后,老孙家成了整条胡同里最时髦的家庭。流行音符每天都敲打着老式洋房的墙壁,它们仿佛在时刻提醒着这里的所有人——
孙家老三,是比炮仗还要响亮存在。
1988年,全国第二届霹雳舞大赛在重庆举行。
在报名时间截止的最后一天,孙红雷办好了离校手续,带着自己从牙缝里攒出的全部家当告别了家人只身南下。
比赛当天,孙红雷在一片欢呼声中拿下了第二名的奖杯。
那时他的奖品是一台冰箱,在将这个喜讯告诉家人之后,他转手便把这件大型家用电器变了现。
攥着卖冰箱换来的700块钱,孙红雷踏上了返乡的路,因为霹雳舞,他终于知道了“有钱”的滋味。
孙红雷霹雳舞比赛时画面
和如今专家遍地走,大师多如狗不同,那时的一个“全国亚军”头衔便足以让一个人名声在外。从重庆回到哈尔滨后,孙红雷成了整个东北地区的“霹雳舞王”。
为了能尽快改变家中的困境,还未高中毕业的孙红雷,彻底离开了学校,开始了自己在全国各地的走穴生涯。
几年间,他从歌厅领舞做到夜总会演出台柱,从“小虎队”小孙变成了领班“雷哥”。
在别人不吃不喝几年才能攒下1万元的年代,孙红雷每月的出场费便已到达了9000元,还花4万元给自己买了台大哥大。
据说当时为了显示派头和场面,夜总会老板还曾专门为孙红雷配了小轿车。
拿着大哥大、坐着桑塔纳,孙红雷没事儿就会让司机带着自己出去瞎转悠。
碰见熟人便要停车摇下车窗和人寒暄几句,只为了显摆一下自己的阔气排面。
从“叫花子”到“万元户”,孙红雷毫不掩饰自己暴发户的做派。给家里买房、吃山珍海味,他尽情享受着别人羡慕的目光,却也比谁都清楚高楼难起却易倒。
童年的困苦不仅让孙红雷学会了勇敢,更让他懂得了居安思危。
南柯一梦,梦若浮生。这不是他想要的人生,更不是他想要给予家人的人生。
为了不让苦日子再次上演,孙红雷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1995年春,孙红雷从朋友那里得知了中央戏剧学院正在进行最后的招生补录工作。
提着刚买来的豆浆油条,他回家便买了去北京的车票,抓起放在抽屉里的8000元现金和手机,孙红雷离开了家乡,去到北京。
站在熙熙攘攘的北京街头,这个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东北汉子,开始莫名的紧张起来。
“印象当中的演员都是双眼皮、大眼睛的,我觉得我在长相上完全不占优势。”
对自己的长相没自信,这成了孙红雷在报考中戏前最大的顾虑。可好在,他不撞南墙不回头。
因为没有做任何准备,孙红雷在进京之后才得知,只有表演系音乐剧班还有招生名额。
有时别无选择,便是最好的选择。
没有犹豫,孙红雷当即便填写了报名表。
当时音乐剧班对于学生的形体要求极为严苛,为了能让自己达到录取标准,他每天早上六点便起床跑步、小跳,整整一个月不吃主食不吃肉。
“你看,那个傻子又来跑步了。”这是孙红雷在中戏操场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
31天后,“傻子”孙红雷成功减重36斤,一夜成为了中戏的红人,也成为了众多老师心中的“种子选手”。
从某种意义上讲来,孙红雷是孤独的,因为他的每一次冒险都是孤军奋战。
可白岩松也说:
“人在一生当中总会遇到这样的时候,尽管你的内心已经兵荒马乱天翻地覆了,可在别人看来你只是比平常沉默了一点,没人会觉得奇怪,因为有些战争,注定要单枪匹马。”
那一年,已经25岁的孙红雷正式成为中戏表演系音乐剧班的旁听生,700名考生中,他是唯一的幸运儿。
孙红雷格外珍惜这次“上大学”的机会。所以在学校的2年,他近乎将自己的所有时间都贡献给了舞台与表演。
努力、勤勉、能吃苦,这是学生孙红雷身上最闪耀的标签。近800个日夜匆匆而过,当毕业大戏《想变成人的猫》落下帷幕后,他在一片掌声与鲜花中与母校挥手告别。
然而在前方等待的,却不是期待中的康庄大道。
由于未参加高考的文化课考试,孙红雷从中戏毕业时只得到了一张结业证。没有文凭,他被所有艺术院团拒之门外。
眼见着身边所有同学都去考院团了,孙红雷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力:
“我是成绩最好、最努力学生,但却连去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那种感觉真的太绝望了。”
在别人最忙的时候,孙红雷成了学校里唯一的闲人。而就在此时一位朋友找到他说:去试试吧,大不了没成绩,但至少要让别人看到。
“你们必将为你们自己,为你们的同类,殊死搏斗,杀出一条血路。”(电影《少年班》)
听了朋友的话,孙红雷报考了有着“皇家剧院”之称的中国青年艺术剧团。3支舞蹈、4个小品、4首歌,当做足了准备后,孙红雷伴随着众考生鄙夷的眼神走上了考场。
别人笑他疯,可他却并不在意,这样的话,他已经听倦了。
“不用演了,我们知道你是什么水平了。”
当听见考官这样说时,孙红雷第一次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他甚至开始质疑自己,2年的坚持与付出是否真的值得?
考试结束后,孙红雷难过了好一阵。可就在他准备收拾铺盖回家过年时,一通电话再次给了他希望——
由于在考场的优秀表现,他再一次被破格录取了。
挂掉电话,孙红雷转身便红了眼眶。截止到目前为止,他的每一步都磕磕绊绊,却又伴随着奇迹。
“我始终觉得上天对我特别厚爱。”
时过境迁,孙红雷将这一切都归功于老天爷。但实际上,机会和好运气从来不会降临在无准备的人手上。
成为话剧演员后不久,孙红雷便拿下了象征着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的“梅花奖最佳男主角”。
就当所有人都期待着他会在话剧舞台上继续大放异彩时,他却再一次转型。
1999年张艺谋找到他,希望他能参演自己的新作《我的父亲母亲》,饰演“我”——“生子”。
临开拍前,张艺谋对当时还是电影“门外汉”的孙红雷说:“这个电影怎么才算你演成功了呢?就是让别人完全忘记你出演过。”
事实证明孙红雷真的做到了。电影播出后,作为片中第一男主角的他,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
“毫无表演痕迹,完全融入角色”。这是孙红雷在自己演艺生涯中最成功,也最失败的一次。
孙红雷《我的父亲母亲》
一场电影,章子怡凭此一炮而红,可演员表中写在她旁边的那个人,却只能继续回到剧组跑龙套。
经中戏师哥的引荐,孙红雷被《永不瞑目》剧组通知去试戏。那天他早早便到了现场,结果没成想这戏还没开始,他就被赵宝刚拦在了剧组外面,理由只有一个:
“长得太老实,根本不像流氓。”
和多年前一样,孙红雷再次面临了“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的尴尬境地。几次三番被拒之门外的经历让他颇为恼火,只见他直奔赵宝刚走去,然后拍拍导演的肩膀说:
“你不用我,你会后悔一辈子的。”
赵宝刚脾气不好,这是圈里人都知道的事情。孙红雷这一句话吓傻了全剧组,却把当事人给逗乐了。
赵宝刚:“给他扮上,开机!”
孙红雷《永不瞑目》
靠着百年不变的生猛劲儿,孙红雷再一次为自己搏来了个角色——《永不瞑目》里的建军。而这一角色,也成为了他“一炮而红”的敲门砖。
努力给了他骄傲,也赋予了他自信到甚至有些自负的资本。
孙红雷《永不瞑目》
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孙红雷的身上始终带着黑土地里的纯粹与生猛。
镜头中的孙红雷脸上总写着不羁与凶狠,游走在黑与白的边界,他亦正亦邪。
曾经有人问,如何才叫真正的演技?观众答:
“看过《征服》吗?里面的孙红雷让我觉得,他根本就不是在演戏,他就是黑社会。”
孙红雷《征服》
“我就是挺猛的,我现在也是挺猛的,现在让我争取什么角色我也依然会这么做。我认为这很单纯,这很阳光,也很正能量。不管当着多少人的面,你去争取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是完全没错,完全是对的,这个事我一定会去做的,我才不在乎有多少人。”
出道二十年,孙红雷为戏,仍旧不疯魔不成活。
孙红雷《毒战》
几年前,孙红雷参演的综艺《极限挑战》播出。褪去了“黑道大哥”的外衣,他转身成为了“极限三傻”,而且毫无违和感。
有人说这是孙红雷在为转型而做准备,可他自己却说,这其实就是他最初的样子。
孙红雷《极限挑战》
时至今日,孙红雷的微博简介仍是“中央戏剧学院 表演系音乐剧班 学生”。
曾经得来不易的机会给了他希望,也教会了他谦逊与永不止步。
“我身处于一个泥潭之中,我时刻告诉自己,你丫别装,你就是一个普通人,几十年后你是要去另一个世界的,千万千万别装。”
单纯、热烈,为了喜欢与珍视的付出所有,看遍了波谲云诡的台前幕后,他更能明白唯有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孙红雷《潜伏》
4年前,孙红雷主演的电影《少年班》在全国上映。影片中,孙红雷从全国各地选来了5位“天才少年”组成了一个数学攻关小组。
因为种种客观原因,该小组几度面临解散与被嘲笑的境地。那时身为班主任的孙红雷对学生说:
“孩子们,去找自己最想实现的梦想。如若世道锋芒,请顺风行走,若需要你勇敢,请逆风飞翔。”
观众听来是台词,可对于孙红雷来讲却也是人生。
25岁学表演,不惑之年才爆红。坚守几十载,也许他早已明白:
人生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大器晚成。
20年前,少年孙红雷踏上了进京的绿皮火车,开始了一段关于未来的赌博,赌注是自己过去的所有。那时他一无所有,只剩下了对于表演的一腔孤勇。
如今,已过不惑的孙红雷仍在这辆火车之上,除去年少时的偏执,他更多了份从容与心底的宽容。
他原谅了生活带给他的苦难,也接受了命运对他考验。
也许在未来,他仍会因执拗而被嘲笑,但你却再也不能说他两手空空。
别慌张、别犹豫,只管努力,尽情争取,老天对你自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