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君(微信id:赞干-j)
据说国庆节档案中最具爆炸性的电影之一是《湄公河行动》。长安君的小伙伴们都在刷,据说现在豆瓣评分为8.1。
有朋友评价:“漫场荷尔蒙。”有人在朋友圈中感慨:“那些害怕被爱国主义洗脑的,可以放心大胆地看。电影里没有那种肉麻的,只有忠诚、信念、血性。”这评价不低,而看完了电影,你有没有对缉毒警的生活多一点点了解?其实,真实的缉毒战更加惊心动魄——
有人说要给涉毒明星改过的机会。
那么,谁来给牺牲的缉毒警复生的机会?
说到《湄公河行动》,这可源自一段真实的、刻骨铭心的事。让我们先回到5年前的秋天。
2011年的10月5号,两条中国商船,玉兴8号和华平号,13名中国船员,驶离了西双版纳的关累码头,沿着澜沧江-湄公河水道开往泰国清盛,从此再没能家。
2天后,在湄公河的水面上,他们的尸体被发现:有的双手被反绑,有的被套上头套,有的脖子被扭断,有的甚至被割下半个舌头。
但凡听闻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太嚣张!
13条中国人的命,谁来偿?接下来的案件进展是:
虽远必诛
2011年10月
中国要求尽快查明案情,缉拿凶手,给遇难者家属一个负责任的交待。公安部联合专案组,经过半年的努力,中老缅泰四国组织了多次围捕行动,先后抓获了伞康、依莱等一批糯康武装贩毒集团及“10•5”案件主犯,收集掌握了该集团的大量犯罪证据。
抓获元凶
2012年4月25日
在中老警方合作下,制造“湄公河惨案”的武装贩毒集团首犯糯康被成功抓获,并由老挝依法移交中国。证据显示,10月5日,正是他组织策划了震惊中外的湄公河惨案,残忍杀害了13名手无寸铁的中国船员。
一审宣判
2012年11月6日
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糯康等被告人故意杀人、运输毒品、绑架、劫持船只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以故意杀人罪、运输毒品罪、绑架罪、劫持船只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糯康等死刑。
二审开庭
2012年12月20日
“10·5”案件二审开庭审理,糯康再次当庭翻供,否认其为组织首领的事实,辩称对绑架劫船案件不知情,并不是组织、策划者。而其他被告人的证言均证实糯康就是其犯罪集团首领。
二审宣判
2012年12月26日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进行了二审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糯康、桑康·乍萨、依莱、扎西卡的死刑裁定,依法报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死刑核定
2013年2月22日
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收到糯康等四名被告人的死刑复核裁定和死刑执行命令,并于2月24日将死刑复核裁定向四名被告人进行了送达。
执行死刑
2013年3月1日
依照执行死刑命令,在昆明市人民检察院临场监督下对糯康等四名罪犯执行死刑。
2014年7月15日
以“10·5湄公河大案”为蓝本创作的公安题材电视剧《湄公河大案》开播。
2016年9月30日
以湄公河“10·5”案件真实故事为素材创作拍摄的电影《湄公河行动》首映。
——这是《湄公河行动》这部电影的缘起。
现实的犯罪,比荧幕上的故事更残酷;真实的抓捕,比明星们的演绎更危险。一位缉毒警看完电影后,写下了如是观后感,看看他的讲述,是不是颠覆了你的认知?
文 | 紫衣重(缉毒警察)华南某省刑警大队侦察员
源 | 猫眼电影 清华南都 感谢作者
早就准备好了看《湄公河行动》,也打算为其写一篇长文,欣然观影之后,又觉得非常难以下笔,一难,难在情感,整个影院里也许只有我一个警察了吧?电影里的战友舍生忘死,职业情感的激荡难以言喻;二难,难在解读,影片的表现非常的专业,甚至有描述侦查手段和警务技战术的内容,切肤的熟悉;三难,难在行文,我不知道如何表达那种情感和震撼。
影片伊始描述的吸食毒品的场景简直不能太熟悉,而且旁白说的也非常专业“滥用药物人员”(或者我们称之为滥用阿片类/甲基安非他明),不过为了观影,还是做了相当程度的弱化。真实的吸毒人员远比电影里可怕的多,毒瘾上来阴沟里的水都能打进血管,在讯问室瘾上来了喊我爹!求我给他一管!就为了那片刻的解脱。滥用海洛因如果到了影片中注射那一步,基本也就没个人样儿了,我们通过职业习惯很容易分辨出来,眼圈乌黑,畏光,骨瘦如柴,手腕脚踝淤血乌青等等。有时我也会注视这那一小包白色粉末,发出像《门徒》中吴彦祖一样的感叹,人为什么要吸毒?是空虚和寂寞。那到底是空虚可怕,还是毒品可怕?
文末我还会聊一个缉毒小故事,故事里没有吴彦祖那样帅气的卧底,也没有美丽且略带可怜的歧途女子,有的只是一个个普通民警,和一个个恶魔缠身的灵魂,以及不断的背叛和救赎.............
回到电影,影片不仅有宏大的场景,也有可圈可点的细节,就算是一闪而过的遇难者遗体也有专业设计,遗体上的皮肤明显有炸裂状的破口,那是子弹近距离作用的结果,当AK系列7.62×39mm的子弹作用于人体,进口是一个小洞,子弹在人体翻滚迅速形成空腔,继而穿出,形成巨大的出口,也就是表现的一幕。军警使用的霰弹枪用于破门也是相当专业的一点,一个特警小队里,破门手即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至于影片中警犬的戏份也相当多,警犬是我们不会说话的朋友,它们在实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片中警犬的表现基本贴近现实(警犬的使用涉及警务秘密,不多说)。电影中第一幕的抓捕行动表现的也相当不错,比如方便隐藏的快拔防抢枪套就十分贴合现实,自己曾经自购过一个,非常小巧实用。
作为一部情节紧扣的电影,能把细节处理的如此精细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商场枪战里童子军的乌兹冲锋枪就是电影里的常客,火力猛,便携,就如同《战争之王》中尤里第一次卖枪时描述的那样(本片中的乌兹区别于尤里卖的迷你乌兹)。到了医院追逐战里,貌似有一把手枪如同冲锋枪一样连续击发?是的,这就是格洛克18冲锋手枪,影片中还给到了一个极短的镜头,显示的这把冲锋手枪用的是格洛克18特有的长弹匣。
最后追击糯康途中,张涵予的步话机居然没信号......这不是神剧情,而是真实表现,山区作战经常遇到这种尴尬,美国海豹突击队在红翼行动中也遇到过,在阿富汗的崇山峻岭中无线电没有信号无法呼叫支援,导致队员迈克尔·墨菲冒死离开掩体到开阔地寻求空中支援,并最终阵亡。看《孤独的幸存者》时我还没什么感觉,直到有一天在一个山区腹地,还是洼地执行任务时......同样面临了步话机没信号,手机没信号的窘境,我们几个民警戏称这是Radio Silence(无线电静默)。
高潮阶段,抓捕糯康。金三角武装盘踞多年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拥有大批熟稔游击队和丛林战的士兵,而并非非洲国家的那些打枪基本就是听个响的。影片中居然还出现了苏联波波沙冲锋枪(中国制50式冲锋枪),二战名枪,在高热高湿的雨林中还能打响证明保养的不错,证实了金三角武装确实专业,还有就是糯康的那把轻机枪,独特的脚架告诉我那其实就是一把兰博之枪,M60。这些武器的出现我觉得并非偶然,而是刻意安排,上世纪东南亚频仍的战争,既有越战时美国人留下的M60,也有我国当年援助的波波沙(50式冲锋枪),这些武器到今天还能使用,除了反映金三角武装的专业性,也侧面反映了该地区的多灾多难和局势的错综复杂。
最后,也是非常难得的一点,就是影片在叙事的过程中还有着纪录片一样的严谨,金三角毒枭为了罂粟田砍断无辜农民的手脚,疯狂豢养童子军,靠冰毒控制手下(二战中日本曾经在士兵中大量滥用冰毒,这玩意具有强烈的致兴奋作用),以及疯狂的俄罗斯轮盘赌,亡命徒的游戏。
我的故事里,没有惊心动魄的枪战,也没有数额巨大的毒品,有的只是一个个的小案件,一个个笼罩在毒品阴影下卑微的灵魂。一个宾馆,有聚众吸食冰毒的情况,情报来自于特情。现场部署了两个抓捕组,一组乘电梯进入楼层,二组待一组到位后乘另一部电梯就位,正好可以堵住目标房间的走廊,一组拿到通卡进入目标房间,迅速控制现场,二组紧接着铐住现场的三个嫌疑人,宾馆里烟雾缭绕,冰壶数个,嫌疑人垂头丧气。现场尿检,三人检测出甲基安非他明阳性。搜查扣押完相关物品,一名嫌疑人目光游移到沙发垫上,一闪而过。
我拉开沙发套,扯出海绵垫,一把匕首一个冰毒零包,那名嫌疑人顿时面如死灰。嫌疑人中有一个年轻小伙子,这是我第三次见到他了,讯问室里,往事历历在目,第一次他泣不成声,希望我放他一马,由于太年轻,有没有吸毒前科,治安管理处罚法七十二条,从轻处理。过了仨月,这货又再一次落网,这次就没这么客气了,但是我心里仍然对他十分同情,而且小伙子认罪态度良好,并且愿意当特情,协助破案,再一次给予了从轻处理。
拘留处理结束后,他主动来到大队,愿意悔改并提供线索,态度非常诚恳,我们一合计,觉得年轻人浪子回头,难得,给了他几百块钱吃点好的,买身像样的衣服,线索倒是其次,真心希望他能从新开始新生活。他带着钱消失的无影无踪,再见面还是在讯问室,这次是吸毒成瘾严重,被强制隔离戒毒。
吸毒人员,他们是最好的表演者。有人说要给涉毒明星改过的机会。那么,谁来给牺牲的缉毒警复生的机会?我真的不明白。
转自警界公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长安剑
▼▼▼
长安剑致力于创作精品好文,欢迎小伙伴分享转发,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需标注“转自长安剑微信公众号ID:changan-j”并标明作者,否则视为侵权。
有想向长安君投稿的小伙伴,可以发至这个邮箱喔:changanjwj@163.com 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