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环保线。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枫 摄本报策划了夜间经济系列报道。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枫/摄
小记者体验张槎国笋文化节。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龙成通/摄
小画家走进高明小洞村绘画红色文化。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枫/摄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冯嘉敏、高敏华
同城十年,广佛两地关系更加紧密。《广州日报·佛山新闻》扎根佛山十六年,以敏锐的新闻触角和专业优质的新闻报道塑造了根植广佛同城的品牌力量。进入媒体融合时代,我们不忘初心,坚持关注佛山的社会经济发展,整合多方资源,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2019,我们继续推动广佛同城进展。
前不久,在佛山夜间经济系列调研报道中,我们通过实地走访、数据分析、专家访谈等形式剖析佛山夜间经济发展,聚焦点亮制造大市的新“夜”态。
更重要的是,围绕佛山如何把握广佛同城化发展机遇,打造独具特色的夜间经济,我们邀请了专家和大咖出谋划策,以期推动广府文化点亮两地“星空”。该系列报道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并推动了佛山夜间经济相关调查。
同时,我们深耕佛山,深度聚焦区域发展,近期开设南海版“南海潮”,关注南海的改革创新发展,加大对南海的深度调查。
作为既有公信力,又“接地气”的报纸,我们还不断发挥连接百姓的纽带作用。今年起,“广佛头条”微信公众号持续深耕垂直领域,每周六定期推出“Feng味佛山”栏目。本报记者与广佛两地的艺术爱好者一同以佛山为景,用真情作笔,泼墨历史余韵。该栏目逐渐积累了大批广佛地区的艺术爱好者,并为其提供了交流平台和延伸活动,真正做到了让广州日报走到百姓身边。
2019年,我们更热衷于与佛山市民互动,传递社会正能量。今年1月,由广州日报社主办、广佛市民共同参与的“感动广佛·城市榜样”2018年度城市推动力活动在广报中心举行;随后,由佛山市教育局、佛山市文明办、广州日报社联合举办的“我心中的榜样”征文拉开序幕,吸引了广佛两地学校、学生投来的近四万篇作文,就在刚刚结束的南国书香节佛山分会场。我们把优秀作文搬上舞台,举行“文明佛山诵起来:我和我的祖国——榜样的力量征文展演活动”,让真善美广泛传扬。
广佛小记者一直是本报明星品牌活动。4月20日,佛山(潭洲)国际陶瓷和卫浴展览会现场,50多位小记者组成采风团,在专业人士的带领下,实地采访建陶龙头企业和行业大咖,探秘这一在家门口举办的国际级陶瓷界盛事。
6月5日环保日,“广佛小记者环保行”启程,百名环保小记者成为巡河志愿者,聚焦广佛治水,走访体验佛山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探索环境监测的奥秘。6月15日,张槎国笋文化节,广佛小记者现场见证“笋王”诞生的全过程。6月22日,“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绘画小洞革命精神——暨佛山手绘美丽乡村少儿绘画大赛“启动,本报组织50名小画家用笔画描绘出他们眼中的美丽乡村,并授予小洞村“广佛小记者俱乐部写生实践基地”牌匾。
此外,我们也深入到乡村第一线,关注乡村振兴。前不久,我们以《媒体进村居,服务新市民》项目角逐2019南海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项目评选,成功入围。项目将通过村居与媒体联手的方式,整合村居新市民文化需求,围绕“新市民文化融入村居”目标,发挥媒体社会治理的功能和作用,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和共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