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心境犯了!”网络上经常用于一些段子,主要是用来表达在一定程度上生气时的急躁、紧迫感和生气时心里的不适的话带有自嘲的话。
但生活中的心梗却不同,患者先会经历一段时间的缺血缺氧,然后出现胸骨后疼痛,继而导致心力衰竭、休克,严重甚至会威胁生命。美国的相关调查发现,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梗,而且急性期死亡率在30%左右,概率是相当高的。近年来,该病症的发病率在中国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年新发至少达到50万人,而周大姐的丈夫就在其中。那么心梗到底是怎样一种病症,发病前都有哪些征兆呢?
一、丈夫心梗离世,妻子悲痛万分
事情发生得很突然,一天夜里,周大姐的丈夫像往常一样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周大姐嘴里虽然满是牢骚,但每句话都透露着对丈夫身体健康的关心和担忧。正当丈夫收拾好一切,准备瘫在床上好好休息一番时,心脏附近一阵剧烈的疼痛感疯狂袭来,周大姐看丈夫痛苦地捂着胸口,眉宇紧蹙,只是一会儿的功夫,就冒了好多冷汗。
周大姐见丈夫出现异常,焦急地俯身询问哪里不舒服,可丈夫疼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意识也开始变得恍惚。周大姐从未见过丈夫如此痛苦,马上拨打了急救电话,可谁能想到,在医院经过长时间的抢救,医护人员疲惫不堪,丈夫却依旧没能脱离病痛的魔爪,永远的离开了周大姐和他们的孩子。
周大姐的丈夫一辈子兢兢业业工作,考虑到再过几年就退休了,技术部门得有合适的人接管他才能放心,于是他便想着趁最后机会发光发热一番,所以最近一个多月里,他一直陪着单位里的年轻人加班,同时传授技术经验,经常忙活到夜里一两点才回家。可谁知,正是这持续性的加班熬夜,让他的身体逐渐被透支,这才爆发了心梗。
二、医生提醒:睡前这些事要少做!
心梗的全称为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供血供氧异常所引起的心肌坏死。相关调查发现,大部分心梗致死都发生在夜间,一方面是因为晚上人们马上要睡觉,自身意识不清晰,没有意识到心脏出现不适感的严重性。还有一个因素在于,晚上家人也在休息,而患者突然发病后无法及时求助,也会导致延误治疗而造成悲剧的发生。
医生表示,人体的运作会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睡觉时间人体即将进入休息状态,各项机能的运作都相对缓慢且平稳,如果人们在睡前做出了有悖于身体运行节奏的事情,那么健康自然会受到影响,引发心梗的概率也会增加。因此,在睡觉前,请一定要注意避免这些行为!
1、情绪波动较大
一到深夜,人就容易“emo”在年轻人之间很流行,有些人只当是句俏皮话,而有些人却真的深陷情绪波动中无法自拔。实际上,这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明明没什么事儿,非要胡思乱想把自己的情绪弄糟,当情绪波动与人体运作节奏发生碰撞,健康自然会受到影响。
人在入睡前,自身代谢速度会降低,血液循环也会变慢,但是情绪的突然波动会促使血压升高,让心跳加快,心血管的负担骤然增加,诱发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就会提升。如果是心血管状态相对脆弱的中老年人,发病概率则会进一步提升。
2、高压下入睡
这里的高压主要指身心双方面的综合压力,如果一个人长时间被较大的压力所影响,不仅心脏、神经等方面会非常疲惫,肌肉、骨骼的状态也会越来越差,以至于无法对脏器进行保护。如果人的神经功能、心血管功能在长期高压下出现了紊乱,那么入睡后是极有可能造成脑供血不足以及心肌缺血的。
千万不要觉得“睡着睡着,人没了”是危言耸听,生活中真的有人睡着之后就再也没醒过来。因此,建议大家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如果遇到持续性的高压环境,请积极进行自我调节,这样才能帮助身体恢复到平稳状态。
3、烟酒后入睡
吸烟喝酒对身体的负面影响有多大,不用多说大家也知道。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以及酒当中的酒精,会对脏器以及神经系统造成刺激,不仅容易上瘾,还会进一步侵蚀健康。多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均指出,烟酒过度后会使各种病症的患病率升高,甚至会增加致癌风险,而这当中就包括心梗。
有些人认为,睡前喝点酒,可以软化血管,有安神的效果,抽烟则是因为烟瘾上来了,不吸一根睡不着觉。大家要明白,入睡前这段时间,身体状态是相对脆弱的,也因此,当身体接触到有害物质时,也更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旦有害物质持续性地刺激到人的心血管,造成血管大幅收缩、血压飙高、冠状动脉突发性痉挛或者是诱发血栓形成,那么发生心梗的概率就会有所提升。建议大家,尤其是身体相对脆弱的中老年人群,不只是睡前,平时也应该远离烟酒,这样才更有利于维护健康,避免心梗发生。
4、进食过于油腻
春天已经到了,夏天还会远吗?夏季昼短夜长,人们的生活作息规律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尤其是晚上,人们更喜欢趁着凉风习习吃一些烤串,享受一把热闹的夜生活。殊不知,晚上吃得太过油腻,对健康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对于心血管方面,是有可能提升心梗发作率的。
如果睡觉前吃太多夜宵,尤其是油腻食物,不仅肠胃负担会加重,消化不掉的脂肪还会进入血液促使血脂升高。如果人体内的血液,长期保持这样一种“油腻”的状态,既容易发生高血压,还会因为血液粘稠循环不畅而诱发心梗。所以,睡前吃太多油腻食物,也是不提倡的。
三、心梗来临有征兆,请提高警惕!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当中,心梗发作是非常突然的,但实际上,心梗来临前,身体也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如果患者能把握住这些关键信息,并及时采取措施,还是有可能降低发病率的。
1、严重疲惫得不到改善
正常来讲,如果是日常生活、工作比较劳累,造成了身体上的疲惫感,事后通过充足的休息,是可以得到改善的,但如果正常休息之后,疲惫感依然明显,那么大家就有必要提高重视了。临床观察发现,部分心梗患者在发病前数日都出现过明显的疲惫感,无论怎么休息放松,都得不到改善,而这种状态,其实正是由于心力衰竭所造成的。
当心脏无法支持人体基本功能运作时,人体的疲惫感就会尤为突出,尤其是女性,疲惫感会更加明显。建议大家平时多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如果出现了休息后疲惫感得不到改善的情况,请尽快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免病情加重引发心梗。
2、体温呈现持续性高温
体温升高是心梗发作前较为明显的一种表现,与持续性的疲惫感不同,体温异常往往更容易被人察觉。当患者的身体存在心梗爆发的风险时,体内的血液细胞会呈现出白细胞数量增多、红细胞数量减少的情况,白细胞超过一定数量,就会有相关的不良反应出现,而体温升高,正是不良反应的一种表现。
白血胞是具有排他性的,当它遇到自己不认识的物质,就会在人体应急机制的催促下增加数量,并把异常物质消灭掉。而在心梗发作之前,心肌是存在损伤的,当心肌损伤、坏死造成心肌细胞内物质暴露,致使形态异常,那么白细胞就不认识了,会认为是异物需要消灭,这才导致了心梗发作前,持续性的发热反应。
由于不同患者的患病程度不同、身体状态不同,心梗之前的发热持续时间也存在差异,一般会持续1至7天不等。如果想了解自身是否存在心梗发作的可能性,建议做好日常体检,关注心肌方面的检查结果,这样才能更好地辅助判断。对于不重视体检的人,则建议关注发热的具体情况,如果毫无征兆,且没有常见病的相关症状,需尽快就医。
3、睡觉时出现异常暴汗
人体出汗一般是用于稳定体温的,比如天气炎热或所处环境温度较高时,人体会通过发汗来带走热量,还有运动过程中,身体发热造成的出汗现象,也是比较常见的。但如果是睡觉时突然冒汗,则有可能是心梗发作前的征兆。
睡觉过程中,人体一般不会受到太多刺激,除非被子盖得比较厚,闷出一身汗,不然是不会大量出汗的。如果睡觉时突然感觉额头、脖子、手心、脚心、后背这些部位大量出汗,并伴随面色苍白、手脚冰凉等问题,就要重视了。这很可能预示着心梗即将来临,必须尽快就医进行检查并采取措施。
4、局部或全身疼痛感爆发
心梗发作时,胸痛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症状,可一旦出现了这个症状,就意味着心梗已经来了。除了胸骨正中间明显的疼痛外,还会让人感觉到强大的压迫感,也因此,该症状在心梗发作过程中是最为危急的的一种。
其实除了最典型的胸痛外,心梗发作前一两周之内,身体的其它部位也会出现相应的疼痛感。比如背痛、肩胛骨疼痛等,包括一些因疲惫造成劳损的,其他部位的肌肉和关节,疼痛感也会加重。有些时候,身体甚至会因为疼痛感,连带出一些不适症状,比如牙疼、上肢乏力、胸背束缚感等。如果患者明显感受到了这些问题,请尽快就医!
总结: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在我国的患病率已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每年新增50万人,让人不得不提高重视。考虑到睡眠状态下心梗致死率更高,因此人们在入睡前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做到远离烟酒、不吃油腻饮食、避免情绪波动、防止过度劳累。
心梗与其他病症一样,发作之前都是有征兆的,如果能把握好最后的关键时刻,病情的发展或许就会有转机。建议大家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如果出现严重疲惫、体温飙高、异常暴汗、疼痛爆发等问题,请尽快就医检查,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