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山主演的《柒个我》即将播出,再次之前追的韩剧也是《柒个我》翻拍的《Kill Me Heal Me》。
毫无悬念这将是一部有趣的网剧,因为它有一个“有趣”的设定——七种人格的男主角。
韩剧《Kill Me Heal Me》无疑是将这个“有趣”设定成功地拍成一部“有趣”的电视剧,至少当年我是看得津津有味,抛开我想吐槽的诸多槽点,我还是愿意承认,它是有趣的。
这部剧的男主角池晟很生动得演绎了七种不同人格,本我的他,统领其他人格的狂拽炫酷的领袖型人格,富有艺术气息的自杀型人格,少女人格,自由的人格……网友戏谑为七个葫芦娃。
这对演技是一种挑战,因为一个人要演绎出七个不同的人,并且让观众相服,这也恰好是人格分裂让人震惊的精髓。
《24个比利》作为启发无数人格分裂作品的始祖纪实型小说,主角比利的其中一个人格亚伦就对医生哈丁讲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
“他们不是’人格’,哈丁医生,他们是人。”
“有什么不同?”
“你称他们为人格,就是说你不相信他们真的存在。”
在人格分裂的世界中,每一个“人格”对于本体来说,都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另一个人”,他们是不同的,不因为拥有同一个身体而有任何共同点。
以往相关的人格分裂影视作品,表现形式大抵都是两种,一种是像《致命ID》,就是用了十一个人来饰演主角的十一种人格。
另一种是没有分裂太多人,像《禁闭岛》里的莱奥纳多,只是分裂出一种人格来承受自己难以接受的事实,在观众看来,更像是“精分”而已。
所以《Kill Me Heal Me》是大胆且创新的,因为主角真的一人演了七个人,当然《Kill Me Heal Me》也是走了捷径,讨了巧。
里面无论是用了眼线去区分的人格申世奇,还是女装的安瑶拉,穿学院风牛角扣外套的安耀燮,穿花衬衫的佩里朴,都用了一个明显贴近性格的标志物,让观众一眼就看出这是另一个人。
我很难说这是对演员演技的不自信,还是为了戏剧性的效果使作品更有可看性,这点大家见仁见智吧,毕竟这部剧自己都给自己定位了是轻松的喜剧基调,这也就是给了我们不能太过苛责的理由吧。不过讲句公道话,池晟的演绎是有变化的,不会让我觉得就是换个装扮而已。
对比起来,在《24个比利》里,让人难以置信的人格分裂,是比利穿着一件病服,从一个操着英伦口音头脑灵活的男人马上切换成一个满口南斯拉夫语的粗鲁男人,甚至还有3岁的小女孩,渴望爱抚的女同性恋者等等。
有兴趣的可以关注莱奥纳多的又一部人格分裂作品——《拥挤的房间》。这部电影就是真实还原《24个比利》,小李子一人分饰24个角色,并且是不通过服化道,纯粹靠演技。如果届时小李子能完美演绎出来,那么奥斯卡真的是差他24座小金人了。
说回到《柒个我》,目前国内对于这部翻拍剧的所有争议点,都是聚焦在是否能超越原作《Kill Me Heal Me》,不,应该是塑造了无数痞形象的张一山,能否像池晟一样把男主角演绎得又帅又可爱而不尴尬。
其实对于人格分裂这个特殊题材的探讨,我们不必拘泥于对比已有作品。
《柒个我》要比较的,不是和《Kill Me Heal Me》比,谁的剧情更流畅,也不是和《Kill Me Heal Me》的池晟比谁更帅,演那七种人格的人设更贴合,更不尴尬。它需要的,是编剧比,谁对人格分裂这个少数派人群更尊重一点。张一山自己和自己比,是不是真的能突破形象限制,让人信服他饰演的是七个不同的人。
因为《Kill Me Heal Me》本身在我看来,就不是一部不可逾越的经典,说得难听点,它也就是一部设定很讨巧的“有趣”的电视剧,甚至有点狗血。
不仅是《Kill Me Heal Me》,其实现在大部分人格分裂的剧本我都不太喜欢,要说原因,大概是少了一点关怀。
以人格分裂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创作的出发点大概都是:这个设定拍出来的故事一定很有趣,无论是惊悚片还是恋爱喜剧,即使再努力还原人格分裂的真实状态和成因,大概意思也只是为了在逻辑上更讲得通而已。
如果今敏导演的《未麻的部屋》真的是一部人格分裂的作品,那么这个可以算是一部特例的经典,但也仅仅是因为今敏这个天才导演的艺术表现,实在是太过精彩,脱离了惊悚、烧脑,能让人思考得更多。
我们对这类作品的诉求,降低到讲清人格分裂就好,科普了就好,而对这类真的存在人格分裂的群体,少了些体贴,少了对他们真实生存环境的探讨。
《Kill Me Heal Me》唯一能做到的仁慈,只是给予人格分裂的男主一个很好的人设,让人们对这个角色的喜爱投射到对人格分裂者的谅解和关怀,对儿童虐待的痛心疾首。然而现实中的人格分裂者并不是所有都那么可爱,那些为了替主人格承受痛苦分裂出来的人格,可能是残忍的杀人犯,也可能是万人唾弃的强奸犯。
24个比利里的比利就是如此,即使你开始谅解拥有24个人格的比利,你也无法坦然抹去他是三宗抢劫强奸案主人公的事实,而最后民众舆论对于比利的伤害,又使你陷入无法释然的痛苦中,这大概就是真正的慈悲,我们并不用真正地去原谅或者赦免罪恶,但是我们能真的尝试着去理解他的苦痛和罪恶。
这就够了。
“当悲伤太多的时候,一个人已经无法承受,我就把投注在一个人身上的所有煎熬分别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