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老师的《传说》应该属于什么分类?我认为它应该是类似于《神话重述》的作品。
这种讲述故事的写作方式,蒋勋老师在1988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是等到这本叫做《传说》的作品重新出版,我们才有机会读懂蒋勋老师心中关于“传说”的定义。旧事,新说
关于重述神话类别的文字描述,最早我们熟悉的大概还得是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然后随着阅读面慢慢扩展,就发现李碧华曾经重新讲述了《白蛇传》里《青蛇》的故事;李锐用全然不同的方式诉说的是另一个关于白蛇的、叫做《人间》的小说;奚淞关于《哪吒》“割肉还母、剔骨还父”的故事也有属于自己的理解……
这类作品通常是延续了原本作品的基调,用原本人物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用原本人物的行为方式去待人接物,用原本故事的结局走向给新故事一个类似的新的结局。蒋勋老师的《传说》也是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再进行的创作,但他又是有所不同的。
就像蒋勋老师所说的那样,“传说”这样的作品在它被文字记录下来之前,更多的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在此期间,故事的细节、甚至是梗概都有可能发生了不知道多少次的改变,所以我们经常会在不同版本的故事中看到各自不同的细节。它们分别会有着自己的侧重点,嫦娥的底色到底应该是荒凉还是爱恋,这几乎可以成为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的问题。
而蒋勋老师的《传说》有着他自己对故事的解读,他客观的讲述关于莎乐美的情感,他也尝试去理解我们的文化体系中很难读懂的萨埵那的思想,他已经开始关注借花献佛的故事立那个不讨喜的国王……有些东西,是原来的故事里没有认真探讨过的观点和想法。
底色是苍凉
蒋勋老师给我们讲庄子、屈原、嵇康,他也会聊聊希腊神话中的纳西斯、Echo,再说说佛经故事里以身饲虎的萨埵那、割肉贸鸽的尸毗王,甚至有些故事的取材就是写作当下所发生的时事。
《传说》是杂糅了中西方不同版本、不同价值观的故事在里面的,蒋勋老师不会用自身的文化体系去评判,更多的是思考和讲述。
被讲述的这些故事中的情绪并不完全一致,中国文化的部分他经常是另辟蹊径的,佛教故事里更多的则是以讲述为主,关于希腊神话里的人和事增添了更多唯美而绮丽的想象空间。但整本书读下来会觉得,这本书、或者说蒋勋老师的思想里一定有一部分的底色是苍凉的。
就好像是蒋勋老师会去关注嫦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寂寞,会思考燃灯佛燃烧自己可能会带来的痛苦和困难,会去关心“纳西斯情结”里最孤单和无助的那部分,而这些是可能是我们在从前阅读原来的作品时忽略了的内容。
哦,对了,蒋勋老师说这不是苍凉,而是苍老。只是身为读者的我们大都还很年轻,到底还是苍凉的感觉更胜一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