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到了《大秦帝国之崛起》的巅峰部分——张平战,但越看越不好吃。
电视剧编剧们的小宇宙是不是爆发了,在长平之战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神一般的剧情,翻遍史书也找不到这些剧情的来源。秦国君臣都是伟光正,而六国君臣都成了智商无下限的跳梁小丑。接下来我们逐条看看。白起出使魏国,凭一己之力化解赵魏楚合纵伐秦?
翻遍各种史料发现这段完全是子虚乌有。从逻辑上也讲不通。白起是武将,一般不会做使者这种差事。另外,白起多次攻打魏国杀魏武卒无数,魏国对他恨之入骨,他敢出使魏国不怕魏国扣留他? 剧中秦昭王派白起出使魏国的目的,竟然是恐吓魏王。苍天啊,魏安厘王再懦弱也是堂堂诸侯,又不是吓大的。魏安厘王虽不算明君,但是从后来听从信陵君建议救援赵国邯郸之围,派遣信陵君合纵诸国大败秦军来看,他可不是个胆小鬼。
春申君黄歇派人刺杀白起,这和前面的平原君刺杀秦太子一样匪夷所思。当时春申君根本没去过魏国,而且以春申君的心机城府不会做出如此愚蠢的事情。信陵君因尊敬白起而出手相助更是莫名其妙了。秦国武安君敢情个人魅力这么大,竟然能折服力主抗秦,后来合纵大败秦军的信陵君?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赵魏楚三国合纵之事更是无中生有,长平之战中虞卿春申君信陵君没有在魏国会面的记录。真相是长平之战过程中,虞卿劝赵王重金贿赂魏楚,合纵攻秦。但是赵孝成王没有听从。不过长平惨败后一年,秦军围攻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合纵魏楚抗秦,那才有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著名故事,不过那都是后话了。当时因为赵国已经和秦国和谈,而且搞得列国皆知,谁还会和赵国抗秦合纵呢?
伟大的武安君白起,仅凭只言片语就能化解三国合纵联盟?拜托,白起不是苏秦张仪。白起对黄歇提水淹鄢城,那不是揭人伤疤吗?充满国恨家仇的春申君分分钟会暴走好不好。白起拿水淹大梁威胁魏国,许诺垣雍之地利诱魏国更有意思了。敢情后来几十年后秦将王贲水淹大梁,灭亡魏国的灵感是白起留下来的?不过秦国当时答应让韩国归还魏国垣雍之地,这件事倒是真的,只不过魏王被当时在魏国的平都君田单给劝阻了。
秦赵和谈
长平之战相持阶段,秦赵确实有过和谈。不过真相是这样的:极力要求和谈不是平原君而是楼昌,最后出使秦国的也不是平原君而是郑朱。话说这位赵孝成王的判断力真的很成问题啊。
范雎出示韩国割让上党给秦国的国书,还有平原君让冯亭代表上党人民的归赵的民意所向,感觉都是画蛇添足,这些都是双方心知肚明的东西,何必在和谈的时候拿出来显示毫无诚意呢? 还有韩王的乱入,和平原君当面互撕,还杀掉了冯亭?拜托人家冯亭是后来在长平战死的好吧。
整个谈判过程,感觉秦国是有理有据,义正言辞,正义凛然使人不敢侵犯。秦国侵略韩国逼迫韩国割让上党,赵国出于国都邯郸的安全考虑接受了上党军民的投诚,为何侵略者就是正义的?
范雎同意楚国灭鲁国
楚国灭鲁国是长平之战结束几年后才发生的,鲁国那时已经非常弱小,仅有几个城而已了,而且一直把鲁国作为缓冲楚国的齐国已经今不如昔,无力保护鲁国。所以不需要秦国授意,楚国自己轻松就能搞定的。由于楚国西部大片国土沦入秦国之手,东扩成为楚国复兴的希望,吞并鲁国是楚国处心积虑的战略意图,并非范雎提醒。
白起再次携手李冰筹措军粮
恕我孤陋寡闻,李冰帮助白起修白起渠,水灌鄢城,大破楚军我听说过。但是白起变身催粮官,进入蜀郡,再次携手李冰筹备军粮,并修缮栈道一事,我完全没有听说过。
还有估计还有很多历史迷像我一样,对于长平之战的战争场面,大多成了PPT和画外解说的纪录片,还有邢佳栋的高光抠图,心怀不满忍了很久了吧,如果你喜欢以上吐槽的话就赞赏一个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