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朴文君
CCTV热播的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是选拔优秀党员干部制裁基层党组织“第一书记”的新剧,也是一部懂得民政、接地气的好电视剧,是《老戏》表达当前重大政治主题的重要突破。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文学艺术长期处于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态势,涌现出许多享誉全国的优秀文艺作品。但在赢得文艺繁荣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影响山东剧作快速发展的误区。比如,在政治主题展现方面,一些剧作陷入了“真实人物+政治口号+地方戏曲”的怪圈。因为是真实人物,因为是图解政治,因为需要回护的事情太多,在人物和剧情设计方面形成许多障碍。
因为表现的是真实人物,在故事情节方面没有发挥的余地,尽管挖掘很深,但人物形象往往不够丰满,戏剧冲突难以达到高潮。因为借助于地方戏曲,也必然受到演员、角色、舞台、唱腔、观众、容量等因素的制约,无法实现多层面、多角度的淋漓尽致的艺术发挥。《马向阳下乡记》的可贵,正在于其突破了这一窠臼,用电视连续剧这种国人真正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倾情塑造“第一书记”英雄群像中的“这一个”艺术典型。
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没有把作为机关优秀党员干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男一号”塑造成一个司空见惯的“高大全”形象。而是让主人公作为一个临急受命的替补队员登场,巧妙地绕开“组织选派的‘第一书记’必须优秀、必须超凡脱俗”的铁律。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主人公可以平凡,可以暂时不了解自己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对象,可以有更多的犹豫、退缩、绝望与冲动,甚至可以有一些这样那样的缺点。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让人物更加有血有肉,更加鲜明生动,更加符合普罗大众的审美习惯。也正是这样一个并非完美无缺的“第一书记”,在广阔的农村舞台、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在“第一书记”基层挂职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健全和完善自己,不断丰富工作经验、坚定政治信念,最终为农民带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为农业赢得了转型升级的创新,为农村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给予观众更多柳暗花明的惊喜。
《马向阳下乡记》所展现的农村,是非常符合当前我国农村现状的,40岁以下农民稀缺,“993861”部队留守农村,传统种植惨淡经营。宗族纠纷、生产纠纷、生活纠纷交织在一起,个人利益、他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经常性地发生冲突。土地流转、村庄改造、绿色种植、生态养殖、设施农业、品牌农产、新型合作组织因为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完善而导致中途搁浅和好心办坏事。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在为家乡做出一些贡献的同时,也在许多方面妨碍着村民的集体利益,影响着农村的生态环保。受方方面面的影响与局限,许多村民朴实又自私、精明又短视、冲动又善变,想真正领导好这样一个集体,并带领他们精诚团结、共同致富,仅仅有为民服务的工作热情显然还远远不够。
正如剧中所揭示的那样,我们的一些村集体长期处于没有公共积累的空壳状态,一些村“两委”班子长期处于“庸懒散”状态。部分农村党员,甚至是村党支部成员,长期与组织“失联”,个别村“两委”成员遇事不是与班子成员商量、与村民代表商量,而是跟自己的家属商量。个别村干部将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将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干群矛盾”降级为平起平坐的“村民矛盾”,意气用事,睚眦必报,缺乏主动化解矛盾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宗旨意识差,执政能力差,执行能力差,奉献精神不强,统筹发展共同致富举步艰难。
与此同时,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农村的发展农民能不能自己作主,致富的大船农民能不能自己掌舵,许多脱贫致富经验能不能简单复制,会不会水土不服?因地制宜、量身打造的致富渠道由谁来帮助完成。而在同一个村集体内部,面对即将开启的致富之旅,又会不会有人被误伤、会不会意见不一致?《马向阳下乡记》为我们展现了许多许多,留给我们的思考很多很多。
林林总总、难以计数的矛盾纠纷,任重道远、艰难曲折的发展愿景,考验着马向阳们的大智慧。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