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字叫魏华为。
以华为的名义来说,很多人会问。魏华伟是谁?" "
他是《觉醒年代》里堂堂正正的精髓。
他,是《三国》里处变不惊的刘备。
他,也是《军师联盟》里奸诈圆滑的曹操。
《觉醒年代》剧照
一
1971年5月4日,于和伟出生在辽宁省抚顺市一个贫困的家庭,家里姐妹众多,在他之上还有八个哥哥姐姐。
他的出生,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困难。父亲老来得子,对于和伟很是偏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于和伟的父亲在一次意外中不幸去世,全家的担子都压在了母亲身上。
母亲每日忙于养家,过于劳累,再加上年纪大了,因此并没有奶水喂养年幼的于和伟。
姐姐因为刚刚生下孩子,因此一并喂养了自己最小的弟弟。
二
从小,于和伟就喜欢唱歌,可惜学习成绩一般,于和伟连续考了两年中考,都因为不理想选择放弃。
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的。
没有更好出路的他听从了母亲与补习老师的建议,就读于地方的师范类学校进行了长达三年的学习。虽然毕业后当时的学校会负责分配工作,但于和伟总觉得自己的专业没学好。
“要去小学教小孩音乐,我真是怕误人子弟,总要对得起这个职业啊。”
于和伟对今后的路产生了自我怀疑。
“上学期间,那时正好赶上抚顺市话剧团到我们学校招人,报名的有几十个,最后只有我和一个女生考上了。”
这无疑是幸运的,也正是这次机会,让于和伟的演员之路开始有了方向。于和伟进入了剧团。
“团里演话剧的时候,我就搬一个小板凳坐在旁边看。当年我们话剧团在全市演了一年的话剧,我就在边幕旁坐小板凳看了一年。”
一年的积累,让年少的于和伟对表演有了新的理解和认知。
三
要当演员,母亲就是一大关。
于和伟在工作之余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
在妈妈眼里,放弃好好的工作,去继续读书,具有很多未知性。
“那个时候,我中午总会去最小的姐姐家吃饭,她看我不高兴,就跟我说‘咱家没出过大学生,好不容易出来一个,我砸锅卖铁也供你。
在姐姐的理解和帮助下,妈妈还是选择支持儿子的梦想。
他终于成为了家里的第一位大学生,背上行囊,迈进了大学的校门。
四
在上戏,于和伟异常珍惜校园时光。课余时间,他都泡在图书馆里,努力钻研,弥补自己知识层面的亏空。
因为生活困难,他常会接一些兼职补贴家用,不仅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演技,也养活了自己。说起于和伟,老师和同学都赞不绝口。
毕业后,他踌躇满志地加入南京话剧团,立志成就一番作为。
但天不遂人愿,初出茅庐的他就碰了一鼻子灰。
龙套。
是的,在大学被众星捧月的他,在这里,只是一个龙套。
经历过自我怀疑,迷茫,他也想过放弃。
五
姐姐再次点醒了他。
“不要把自己当回事,要把自己干的事情当回事。”
既然不满足于现状,就要振作、努力、想办法,去学习,去改变。
自此之后,那个迷茫的少年,开始了自己的自我沉淀。
他虚心学习老前辈的表演经验,自己主动揣摩角色的设定,并且经常将自己代入里面,如果是自己,自己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把这个人物塑造的更加活灵活现。在这个过程中,他在悄悄地成长和进步。
五
2003年,于和伟终于等到了自己的春天。
遇到了自己的伯乐,高希希导演。
他参演了抗战剧《历史的天空》,作为反派人物的“万古碑”,让人印象深刻。
因为这部剧,让当时的不少观众认识到了他。
六
自此,开始了真正的演艺生涯。
2011年,凭借《幸福在路上》获南方盛典最佳男演员奖。
2015年,出演电视剧《刑警队长》人气再度高涨;同年,凭借《下一站婚姻》获第十七届华鼎奖当代剧最佳男演员奖。
2017年9月16日,凭借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获得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
2018年,出演《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并获第24届上海电视节举行的“白玉兰奖”最佳男配角;同年,获第31届飞天奖优秀男演员、第12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最具人气男演员两项提名。
2021年,出演口碑大剧《巡回检察组》《上阳赋》《觉醒年代》,并凭借《觉醒年代》获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奖。
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很多人都说于和伟是大器晚成,他是幸运的。
我更想说,于和伟是靠自己的热爱,坚持,钻研,一步步证明了自己,才有了今日的成绩。
我们也要向他学习,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干一行爱一行,不求多,但求精。
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用心去表达,这就是收获。
他也正是在一次次不放弃中,超越自己,向梦想迈进。
熬过低谷,繁华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