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蜗牛有爱情》终于开播了,演员的整体实力非常好,加上正午阳光队的幕后磨练,一口气追上了前三场。
一上来就是王凯的矫健身手,若隐若现的大长腿,腾空,踢腿,好劲道。
铁链杀
菠萝穿心直拳
“白绫”杀
向前腾空“曲腿夹踢”
后面还有“白衬衫”上阵,慢镜头下,掌劲十足,仿佛空气都弥漫着小宇宙味道(想到了《城寨英雄》里的牙佬,不过牙佬的衬衫更紧身)
整个拳法线条感很强,开篇就来了两套“起评分,难度分,完成分”都很高的“拳法”。据说凯凯王为了“练拳”,吃了不少苦,这部戏的“动作戏”不仅提高了表演难度,也拓展了自己的戏路。
王子文饰演的许诩扮演“女福尔摩斯”,手绘漫画好萌,估计能给这部剧增加无数“浪漫小周边”。
剧情紧凑,没有拖泥带水,直接来看第一个case:“叶氏豪门绑架案”。
一个靠刀片五金起家,之后重点发展房地产和进出口的家族品牌,如今深陷“公园刀片门”,这里面的玄机有多少?
许诩很善于观察细节,首先是看环境,比如这间叶氏最豪华的门店,相当于旗舰店,得出“旗舰店的库存不会轻易动用”,而这次“刀片门”的数量比较大,也只能从旗舰店调货。
而正常情况下,刀片的需求量不会一次性太大,旗舰店的库存也是为了“彰显门面”。
从照片的细节来看出之前墙壁结婚照的挪动,根据女主人的性格和生活态度综合推测感情生变,感情专家跨界无极限。
我们欣喜若狂地发现,编剧把“公关梗”融在了里面,前面追《律政狂人》的时候,“舆论公关套路”此起彼伏,而内地剧也开始懂得“舆论与案件”的关系,好现象。
绑匪的作案动机和执行策略:先制造叶氏负面形象,再电话索要赎金。
可见这是一起“对公复仇计划”。
侦探剧最抠细节,比如思考的动作,手部特写。
电视新闻的负面报道细节加分:新闻标题有模有样,“刀片阵”直切主题。
电梯里拿出手机偷偷打字传递信息,细节依然做到极致。
从全景角度来看,拿手机的幅度比较小。
不看屏幕打字,这算是“技能”,还要保持面不改色心不跳
绑匪警觉地偏头用余光扫视,符合逻辑,毕竟电梯环境狭小,而且很安静,拿手机肯定会有动静
信息准确传达,正午阳光的精益求精style全展现
不过姜还是老的辣,季白主打“石锤策略”,与许诩的“推理策略”完全不一样。
一山还有一山高,前面的案情分析原来只是一个“小预热”,后面还有更有爆发力的推理和分析。
前三集的开篇基础打得不错,目前豆瓣打分8.4。
整个剧情流畅,紧凑,一集只有30分钟,从时长和内容的均衡分布来看,剧情的“内容营销”很重要:
1,从缅甸到中国,场景多元化,不同城市,不同空间,列车的打斗到后面天台的营救,场景虽然多,但串联得很有逻辑,画面的多样性对于剧情的猜想很有帮助,也有利于整个“线索”的展开。
2,虽然剧名很言情,开篇并没有安排情感戏,而是加重了侦探剧的专业话题,从打斗到脑暴,一气呵成。
3,前三集情绪控制得很好,没有“全程烧脑”,观剧体验有张有弛,推理场景侧重“静”,而执行现场则很“燃”。
正午阳光的强项就是画面感超美,很多人都说《如果蜗牛有爱情》有电影一样的质感。
画面的调色,打光,到拍摄镜头,整个氛围打磨得十分精致,加上内容填充,为了“剧颜值”,是一定要追下去的。
--------我是蜗牛的技术分割线---------
整部剧的画面拍得很美,例如下面这个镜头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其实画面讲得就是有人在草坪里埋刀片。
纸条的特写也很有美感
包括演员的脸部特写,都是重心在“一侧”,每一帧画面都可以做成“摄影教程”了,记得之前看过拍照贴士:人像在一侧,而非正中间,质感特好。
除了画面颜值高,“蜗牛”还有很多“技术层面”上的辅助。
第一要素:多用自然光打光
电视剧要拥有大片质感的第一要素就是不要滥用光板打光,多用自然光。虽然打光板能让演员们都自带磨皮效果,整个画面都梦幻了,然而整个画面失真也是不能避免的。
“蜗牛”剧里就大量运用的自然光,看车里的镜头连王凯鼻子上的疤都暴露在镜头上了。
剧里很多演员脸上直接呈现了光线变化毫无修饰的镜头。这些都能看出“蜗牛”剧组并不喜欢用打光板。
看王凯右脸朝着窗户所以右脸曝光左脸暗的镜头,
王子文在警察局里脸上一面有光一面暗,然而暗的一面又有审讯室玻璃窗的反光亮点。
画面光线真实很大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画面有“颗粒感”,毕竟摄影就是光与影的游戏。
而且多借自然光,演员的表现力也会呈现出“颗粒感”,表情很饱满,脸部的不同阴影也能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尤其这类侦查剧,眼神和脸部打光,也是能一条“情绪暗线”。
第二要素:镜头的流动性
因为“蜗牛”其实总体来说还是是一部刑侦剧,所以需要一种快节奏的紧张感。
这种紧张感不是说杂乱无章快速度切镜头就能达到的,而是配合剧情,配乐,转换场景和拍摄方法。
像女主在天台上找犯人的这一段,镜头切换得很有香港警察电影的感觉。
航拍得很有格局感
先是跟着女主背影一起找人的半身景,近景频繁转换,营造一种观众和女主一起的紧张感。
看动图,先是近景(脚部特写),再到中景,最后远景,剧组的处女座“特质”散发得淋漓尽致。
画面也很喜欢从女主的脚步特写推到上半身,也还是在营造紧张感。
最后要遇见犯人的脸部特写,配合配乐结束紧张感到达最高点。
“蜗牛”也是很喜欢用一些大特写。
脸部特写一定要聚焦眼神
这种演员面部大特写也是很考验演员眼神戏。
整部剧里无数这类特写,聚焦眼神,而且整个脸的轮廓被放大,不仅对表演有要求,还对脸型有要求,如果脸大,这么拍美感就减少了。
这些大特写镜头在电影里很常见,电视剧因为没有那么细致倒是少见。这也是为什么“蜗牛”有种电影气质的原因。
场景拍得有逼格,人物轮廓非常立体。
第三要素:空镜头的运用
不要小看空镜,空镜虽然没什么实质性内容,然而一般都用几秒就能介绍出环境背景,交代好时间空间。再艺术一点,空镜也能表达出人物情绪,有点隐喻象征的功能。
“蜗牛”前三集里的空镜虽然没有到要暗示什么的地步,但是几个航拍镜头还是一下就说明了接下来故事的时间地址,而且大气的航拍就是很高大上的感觉。
看完好想去云南放空有没有?
第四要素:配乐和画面的搭配
影视作品里的配乐往往被人忽略,但是对于作品又至关重要。我觉得配乐往往决定了整个作品的调性,特别是古装剧,像《大明宫词》里带点诡异感觉的配乐。
“蜗牛”作为现代剧,BGM的合理运用,可以控制画面节奏,带动剧情,增强画面色彩。
像王凯这段打戏的配乐就很像大片里的感觉,动作画面和音乐搭配得很好。
上面说的女主找犯人那段的配乐也是,一个脚步动作特写,配上一个加重的声音,画面音乐相得益彰。
镜头语言这些“技术层面”的辅助都是为了更好地讲故事烘托剧情。
做到这一点的国产剧真心不多。只求“蜗牛”的剧情接下来能配上这么用心的画面。
插播一句,《蜗牛》的台网联播也是很虐心的,我要给腾讯会员充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