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3日,上海一家购物中心举行时尚潮流艺术展,风靡全球的巨型孤独青蛙(网友称之为悲伤青蛙、七夕蟾蜍)特别引人注目。
(图/IC)母胎单身,也称母胎solo,顾名思义,指从出生开始一直单身,从未谈过恋爱的人。他们在单身的路上披荆斩棘、一往无前,让单身的时长与年龄直接画上了等号。
根据极光调研的数据,处于适婚年龄(20—40岁)的人群中,有55.5%的人处在单身状态,其中有34.6%的人从未谈过恋爱。
近年,恋爱类观察综艺层出不穷,观察完素人,观察明星;甜甜的恋爱看腻了,就转向离婚夫妻。现在,又有综艺将目光投向了母胎solo,虽处在招募阶段,但微博话题一出,很快就突破3亿次的阅读量,有超过8万人参与了讨论。
即便在单身主义已经成为某种风尚的当下,单身仍被认为是一种“反叛”,在传统观念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你仍要做好被亲朋好友审视和调侃的准备。世俗观念里常认为一直单身大都是因为长得丑或性格有缺陷。实际上,这种污名化着实有些莫名其妙。国外曾有学者做过实验调查,结果显示母胎单身与有过感情经历的人,在社交和吸引力等方面展现出的能力并无二致。
虽然很难对母胎单身进行简单的归类,但对身边的这类朋友稍作观察就会发现,他们有一些比较普遍的共性,譬如:上学时比较乖,做事一板一眼,非常有原则,两性观念偏传统保守,甚至有一点精神洁癖。他们当中很多人在单身的“舒适圈”待了太久,习惯且享受一个人生活,缺乏发展亲密关系的动机及勇气。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母胎solo通过身边朋友的恋爱经历,以及偶像剧和言情小说积累了不少二手经验,加之旁观者清的视角,遇到朋友倾吐恋爱烦恼时,他们总能分析得头头是道,仿佛两性关系里那点幽暗曲折,早已被他们洞穿。
单身人士常有一种说法:“单身一时爽,一直单身一直爽。”但这话从母胎solo口中讲出来,难免被人诟病“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然而,就算恋爱是酸葡萄,你总得亲自尝试一下吧?更何况有些母胎单身并不排斥恋爱,他们戏谑地打趣道:“也想尝尝爱情的苦,可怎么就这么难呢?”
《新周刊》找了3个母胎单身的女孩,来听听她们的故事。
恋爱人群固化
迄今为止,小谢已经单身26年了。她身边谈恋爱的朋友们,分分合合,吵吵闹闹,即便分手也能很快找到新的,小谢却像惰性元素一样,很难跟任何人产生化学反应,单身得十分稳定。
小谢拿出数学专业的“严谨”态度,列了个表格,逐条分析原因,最终得出了恋爱人群固化的结论:“来来回回谈恋爱的总是那群人,像我这种,就属于特别不受丘比特待见的,从未被爱神之箭射中。恋爱者恒恋爱,单身者永单身。”
小谢谈及当下年轻人的恋爱观,有很多一针见血的辛辣见解,似乎恋爱中那点小心思、情场过招时那些小博弈,她早已了如指掌。因此身边有不少恋爱中的朋友找她分析情感问题,就像《请回答1988》里的“娃娃鱼”(柳东龙)一样,虽没见小谢谈恋爱,但丝毫不妨碍她成为朋友当中的“情感大师”。
除此之外,小谢在应对调侃时经验也十分老到,深谙先下手为强的道理。逢年过节,遇到长辈试图关心个人问题时,她总能先行一步自我调侃,大方宣称对单身状态早已脱敏,当下的生活快乐充实且满足,之后抛出若干尖锐问题反问对方,让试图挑起话题者无从开口。
但在小谢没心没肺、佯装潇洒的背后,渴望亲密关系的念头,仍会隔三差五地冒出来。这种念头一开始声量很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越来越刺耳的倾向,某些时刻甚至有点震耳欲聋的意思。
周末某个睡到昏天黑地的午后,醒来点开手机,发现没有一条新提醒,房间里一点声音都没有,天正一点一点暗下来,瞬间感觉自己好像被世界遗弃了;深夜情绪上来时,想到一个曾经有好感的人,她分享一首仅对方可见的、寓意暧昧的歌,配上一段似是而非的矫情语录,醒来却发现对方毫无反应。
“那种时刻真是孤单爆棚啊!”小谢忍不住唏嘘,她会在微博小号发泄几句类似“好想谈恋爱”“老天啊,我不会一直孤单吧?”的话,然而过不了多久又会删掉。
上学时,小谢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遇到向她表白的,忙不迭就回绝。她愤愤不平地说:“毕业前,像我这种孩子是非常讨老师和家长欢心的,怎么没几年光景,局面就完全扭转了。”
大学毕业后,小谢一个人来到北京,身边能接触到的男性,除了同事,最多的就是外卖和快递小哥,圈子越来越封闭。这些年她尝试了不少恋爱“代餐”,追过星、磕过CP(couple)、在虚拟世界完美无瑕的纸片人身上寻求过快感。她还参加过几场线下同城交友会,几次联谊下来,男生没看上一个,反倒是多了几个一起玩的姐妹。
小谢也不是没有异性朋友,其中不乏有好感的,但她好像总是把握不好相处的尺度,最终都处成了哥们儿。曾经有个男孩,每天给小谢发早安、晚安,问她今天过得如何,她却表现得很抵触:“我讨厌这种规律感,好像我得时刻跟他汇报行程,两个人的沟通不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么?这么刻意的问候,我接受不了。”
小谢的爱意来去匆匆,总会在某个阶段戛然而止。捕捉到对方一个不耐烦的眼神、一句不太友善的话、运动完身上的汗臭味等,都可能使她随时失掉兴趣。不过这些问题她是有自知之明的,她自嘲地说:“天啊,我也太事儿了。”
现在小谢的脑子里总有两个小人不停吵架,一个咄咄逼人地告诫她:“20岁得到小时候心心念念的洋娃娃,40岁买得起闪耀的裙子,80岁再遇初恋的情人,这一切还有什么意思?等了太久才得来的东西,多半已经变了味道,你可得抓紧!”
另一个冷眼旁观,从牙缝里挤出几句话:“有什么好着急的?谈恋爱能获取的那点愉快多巴胺,就像剥了半天的螃蟹爪一样,嘴角都划出血了,也就吃到一丁点肉,不用太放在心上,咱再多玩几年!”
与这两种念头做斗争是小谢生活的常态,今天想开了,明天又自闭了,反复循环,来回拉扯。“其实我也不算差,可这该死的缘分到底什么时候才来?”感慨完没一会儿,小谢补充道,“单不单身无所谓了,眼下我还是专心搞钱吧。”
遇到百分百男孩
木子对感情一直都抱有特别美好的想象。她曾想象过村上春树《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里那样的场景:在一个晴朗的早晨,与一个百分之百的人擦肩而过。
在费兰特的访谈录《碎片》中,费兰特提到自己在《烦人的爱》当中塑造的单身女主人公形象——“有一点儿才气,这让她可以养活自己。她对自己和别人都很苛刻,她努力保持自己的平衡。但她很脆弱,也很焦虑,有时候还有些幼稚。”这些描述,跟木子当下的状态十分契合。
木子今年30岁,性格独立,讲话直来直去,完全不懂撒娇扮弱。以前读书的时候,有不少男同学追过她,但她没有喜欢的人;毕业后交际圈变窄,加之性格孤高,接触到的异性朋友越来越少,于是一直单身至今。家里人经常责备她眼光太高,甚至提议她去看心理医生。
前几年,木子仍很坚持,觉得单身很自由,但这两年,她有些慌了,开始担心自己孤独终老,担心生病了没人照顾。今年年初,木子去了心理咨询室,试图从医生那里寻找答案,最后得到一句建议:积极社交,多认识新朋友。
前段时间,木子终于同意了家里安排的相亲。对方是一个跟她各方面都算匹配的男生,见面后,立刻对她表示了好感,但她却没有同样的感受,最终还是婉言谢绝。不过,经历这次相亲,木子总算是迈出了积极社交的一步。
接下来,木子每个月都会接受家里安排的一两次相亲。她曾做过设想,如果真的遇到喜欢的人,她会充满仪式感地对他讲一句:“你对我是百分之百的男孩,从头到脚都跟我想象的一模一样。”她希望这一天能早点到来。
2021年10月18日,西安,一个以恋爱为主题的交友空间,通过“缘分墙”等新颖的交友方式帮助单身男女“脱单”。(图/IC)
可能今天一筹莫展,明天就狂飙突进
29岁之前,刘乐一直饱受催婚困扰,无论工作上做出什么成绩,生活中有了多大改观,似乎都无人关心,家人们永远盯着她解决个人问题。
刘乐理解父母的心情,但她跟异性当面聊天时,她总是十分含蓄,完全不知道说什么,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词,内心焦灼得像着了火,外表看起来却跟氟利昂一样疯狂制冷,很多线下相亲都以冷场结束,最后不欢而散。后来她积极投身交友软件,在左滑右滑中,兼顾样貌和兴趣爱好,竟然很神奇地匹配到一个各方面条件都算不错的交往对象。
29岁那一年,在人生大事的进度表上,刘乐从母胎solo大跨步一举走进婚姻,节奏之快,令周围人惊掉了下巴,很多朋友甚至都不知道她谈了恋爱,就收到了结婚请柬。
刘乐说起跟老公的相识,从网上聊天开始,到线下见面,总觉得十分亲切,好像多年老友一般,突然就不紧张了。“本来也没想有结果,就是先找一个人,试着找找恋爱的感觉,没想到初恋就结婚了,哎,我是不是有点亏啊?”刘乐开玩笑地说。
刘乐看了很多浪漫电影和小说,预想中的爱情模样,就算不是伊丽莎白与达西(《傲慢与偏见》的男女主角),也得是黎小军与李翘(电影《甜蜜蜜》的男女主角);就算不是爱在黎明破晓前,也得是爱在日落黄昏时;就算不是“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也得是“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走?”。
走进婚姻后,刘乐形容跟老公的相处最大感受是平淡且踏实,心里再也不慌了。她说:“爱情太缥缈、太不确定了,以前我经常会怀疑自己能否遇到真爱,后来我觉得感情没必要太浓烈,两个人能走到一起,更多靠责任感和安全感。”
自从有了稳定的亲密关系,刘乐整个人都松弛了下来,之前一跟异性说话就害羞的问题,悄无声息地自愈了。她不再羞涩,变得更敢于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但婚姻有利有弊,刘乐也需要面临很多比单身时复杂百倍的家庭琐事,有时常令她抓狂。
即便已经结婚,且过得不错,刘乐仍非常认同那句——“不是所有的单身人士都想谈恋爱,也不是所有的已婚人士都能享受幸福。”
“人生没有一劳永逸的解药,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令自己舒服的生活状态。”在刘乐看来,感情问题的个中滋味只能由当事人去品,就像挂在葡萄架上的葡萄,你永远不知是酸是甜。感情的进度也因人而异,可能今天一筹莫展,明天就狂飙突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