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热门IP改编浪潮的兴起,《花千骨》、《鬼吹灯》、《芈月传》等热门网络小说被搬上银幕,网络IP作家也开始与专业作家作战。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也许还在好奇“IP”到底是个啥?
东妹小科普
IP: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意思为知识产权。IP和原创并不冲突,说白了,优质IP可以等同于好的故事和角色,比如热门网络小说、游戏、漫画都是被影视资本追逐的热门IP。IP概念的不断炒作,让“非主流”的网络小说开始大显身手。
网络IP作家的前世今生
网络诞生后,人们发现了一片杳无边际的虚拟新大陆,或新奇或怪异的想象都可以通过文字尽情表达。广大网民自发担当起了文字编辑,提意见、帮修改,营造了平等自由的“无门槛”创作环境。随后,一大批出类拔萃的网络写手出现了,他们的作品被疯狂转载,他们的名字也开始被社会关注。网络文学虽不能说可以列入“经典”的行列,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网络写手的作品新颖独特,发表和传播速度都很快,而且拥有自己的读者粉丝群体。然而并不是所有网络写手都可以进阶为作家走上人生巅峰的,这个过程就像游戏中的打怪升级,最后脱颖而出的凤毛麟角。
“文字已经无法满足我的YY了”
多年媳妇熬成婆,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和沉淀,网络文学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原创内容。近年影视水平日益高大上的发展进程中,读者粉丝们有了将小说文字影像化的期望与诉求。在技术与市场兼备的前提下,影视制作方顺势而为,自2014年起,网络文学就开始大规模成为内容提供方,并形成了围绕“IP”开发的综合性产业链。
在今年的“IP井喷”中,更是出现了“网文系”影视剧霸占荧屏的壮观场面。在网络文学平台和娱乐资本的操作下,网络文学以猛虎下山之势从产业上游高调涌入影视圈。对于长期代表着草根文化的网文写手们来说,这股幸福的浪潮也是来得太突然。网络作家转行为编剧,用一句大白话说就是,“文字已经无法满足我的YY了”。不过对网络小说作者而言,IP改剧本的确是作者转编剧夭折得最多的一个阶段。
“IP作家”与“专业编剧”的完美融合
在东妹看来,IP写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能捕捉当下年轻受众的“痛点”,但是为了提高写作的专业性和艺术性,由专业编剧介入IP剧本的改编过程就显现出了必要性。今天东妹就以正在广东卫视黄金档热播的IP大剧《花千骨》为例,给大家讲讲收视红火如它是如何进阶为影视作品的。
《花千骨》改编自网络新兴小说作家fresh果果的成名作,当属目前在大IP产业链的转化上做得最好、完成度最高的代表之一,网络作家果果首次触电编剧的经验就值得后来者借鉴和仿效。为了更好地将书迷转化为剧迷,慈文特别为果果配备了一个由5、6个人组成的项目优化小组,以及 1名资深编审。
第一步,果果根据自己的作品浓缩写出人物小传,再由项目评估组集体讨论是否合适,以防“歪楼”走偏;
第二步,评估组研讨梳理从小说到剧本应该有什么改变,比如《花千骨》中男主内心戏多、外表难察,剧本就应根据摄制需要调整一些外化的表现,梳理完毕之后再由她拿出大纲;
第三步,评估小组对剧本的戏剧要素进行评估,之后编剧再做分集分场。
原来“白子画”的背后还有这些故事
网络小说在创作中可以天马行空,但是电视剧编剧在构架故事情节时还要考虑能否用镜头语言进行表现。比如小说中的白子画内敛隐忍,作者用了很多语言来描述他的性格和感情,而在改编成电视剧时就需要用更多故事情节的刻画使其人物性格丰满起来。
还有电视剧中被众多原著粉吐槽的“3D包子”梗,很多人都在奇怪为什么小骨和白子画的分身“墨冰”用餐时吃一个普普通通的包子都要用3D特效去做,制片人唐丽君在采访中给我们揭开了谜底。
原来剧组拍摄时用的道具是一个鸡蛋,在接下来的剧情中,花千骨问白子画:“上仙我肚子饿,有没有包子啊?”
其实花千骨是很喜欢吃包子的,为了保证前后剧情严谨的逻辑关系,这个情节的加入使得她跟白子画和墨冰的感情联系起来了,所以包子的修改对剧情的推动是有帮助的。
此外,原著中的“墨冰”和“白子画”虽然长得很像,但却是两个人。经过剧本改编,两人变成了同一个人,较为外化地表现了白子画“外冷内热”的上仙形象。这样的设置使白子画的出场比小说中提前了很多,增加了戏剧上的冲突。正如编剧果果所说,电视剧版要抓住观众,自然要提前架构主角的出场时间,否则剧情推进太缓慢如何吸引观众呢?
在原著作者和专业编剧团队的通力合作下,小说中飘渺玄幻的仙侠世界和性格各异的六界仙魔得以在银屏上大放异彩。看完了东妹的科普文,小伙伴们是不是也了解到影视剧本的炼成有多么的不易呢?欢迎大家登陆广东卫视官方微博微信,和我们分享您的观剧体验。每晚19:30继续锁定广东卫视《花千骨》,“画骨”夫妇在仙侠世界等着你们哦!
新节目预告:广东卫视《爸爸在海外》元旦开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