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王》:民国版《艋舺》的悲伤历史诉苦
走出电影院,我惊讶地发现《上海王》和大陆对面纽扣屋的《艋舺》非常相似。不仅仅是因为有共同的演员冯小乐,还因为这是两个人谈论地区历史和文化的商业化题材电影。
两部影片均通过刻画人物关系来带出“悲情城市”的主题,只不过在导演胡雪桦手下,《上海王》呈现的是上世纪初上海滩的风云变幻。
《上海王》根据作家虹影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20世纪初上海滩十里洋场黑帮势力的角逐纷争,纷杂乱世中奇女子筱月桂与三代上海王之间充满传奇色彩的爱恨情仇的故事。在人物设置上,第一代上海王的形象颇与《艋舺》中的大佬 Geta相似,他们都讲着本土话,不喜欢现代武器,更钟爱于古老的肉搏与械斗,常力雄在去世的时候将宝剑托付给筱月桂要求传承下去,这与《艋舺》中Geta将枪支视为“下等人武器”,而称刀具为“朋友”的情节如出一辙,对武器的亲疏暗示了对江湖道义的亲近姿态与对现代文明的拒斥态度。而第二代上海王的形象则与《艋舺》中的外省人灰狼相似,他们都是闯入者,讲普通话,穿西装,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背离江湖义气,影片中的黄佩玉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却因缘际会,凭借过人的谋略登顶洪门山主,成为叱咤风云的第二代上海王。
与《艋舺》相似,人物的命运走向必定是:传统必将被现代占领,常力雄的力量迟早会被黄佩玉的势力消灭和吞并。20世纪初的上海,繁华外滩十里洋场车水马龙,中外势力洪帮青派盘根错节,这是他们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谨守江湖道义和帮派伦理的保守派第一代上海王常力雄,与代表时代潮流、不择手段的黑帮新秀黄佩玉就在这个转轨的年代针锋相对。然而,赤手空拳的常力雄最终倒在了枪口之下,而黄佩玉在结尾也自行踏上了归途,这都象征着道义终究被无情的历史车轮淘汰。正如《艋舺》所影射的城乡对立主题,《上海王》中三代上海王的前后更迭,正是旧上海的发展轨迹,从坚守道义,到不择手段,再到向更先进的经济模式转型。
相比于《艋舺》中的多语言体系,《上海王》中的上海在那个特定历史背景下也是一个特殊的语言社团。既有保留了本土的上海话,筱月桂等人的沪外地方语言,也有以黄佩玉为代表的普通话,更有代表殖民文化的英语体系,各种语言体系相互交错相互影响,这样的“混血”风格才是老上海的真正气质。语言是解读这座城市的最好方式,每位角色都以语言来努力对自己的身份定位,试图把人物的关系勾勒出来,呈现了前现代的怀旧、现代式的追问和后现代的破碎多元化并置的特色。就以长相、语言来说,在影片中被称为“杂种”的余其扬走到了最后,成为了第三代上海王,他从小生活在市井妓院深知江湖的法则,而在剧中因酿成大错后被送到外国的雪藏则让他谙熟西方文化。
再者,《艋舺》与《上海王》同为怀旧电影,在色调布景上都有相似的处理,透过淡淡的黄色滤镜显露的怀旧风、服装道具布景的每一处色彩,都表达出创作者对不同时代的无限深情。《上海王》中,导演胡雪桦对服饰、场景、台词进行了高度还原,在色彩对比和反衬上更是做足了功夫,使电影画面既有代表海派风情的浓烈色彩,又有如日本浮世绘般绚烂唯美。在展现男人间的打斗或心理戏时往往采用阴暗深沉的光影,以此描绘“上海王”的宿命感;而在呈现男女的感情戏时,镜头往往比较舒缓,色彩明亮妩媚,比如在影片中表现的一品楼中筱月桂与常力雄的相依相偎。
《艋舺》与《上海王》同为男性气质非常明显的电影,但在《上海王》中,女性气质比较突出,女性角色成为了影响时局的重要元素。一度上海滩的风声鹤唳皆因筱月桂而起,她作为三代上海王追逐的对象历经了三个时代,但她对于三代上海王来说的意义不同。她厌恶了男人们的打打杀杀,她曾询问着眼前的上海王黄佩玉“上海滩的男人都是需要杀人和被杀来证实自己吗?”上海滩的两代上海王准确来说都是死于筱月桂之手,如果不是因为筱月桂,常力雄不会与宋守备发生冲突,更不会与黄佩玉歃血为盟,落得死于街头的悲剧下场;而当筱月桂得知黄佩玉便是杀害常力雄的凶手后,她以非凡的智慧和无畏的勇气,设计炸死了黄佩玉,为常力雄报了暗杀之仇。因而,就这部电影来说,筱月桂才是最后的赢家,她才是真正的上海王,这对于三位上海王来说是多大的讽刺。
《艋舺》与《上海王》同属于地域化的黑帮电影,充满了各种情绪、不套招、写实但又有美感。或许《上海王》在深度和严肃性上的话语权较弱,但在揭示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文化冲突、价值碰撞以及悲情历史的迷茫困惑上,影片聚焦在最富活力的老上海,对历史的悲情诉说,使影片的意义得到了极大升华。从上述的层面上看, 作为民国版《艋舺》的《上海王》的创作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