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电视剧
六个文女今年夏天扮男装,与搭档杨乐合作,干净利落地抓住了被通缉的犯人李丹,找回了被绑架的赵灵儿。
与此同时,在北镇抚司诏狱内,锦衣卫陆绎也从案犯口中拷问出重要信息——新任兵部尚书许朗失职,沿海布防图遭窃,而贼人正是曹昆。袁今夏接到信号赶到曹府和师父杨程万汇合,并从师父口中得知,昨夜兵部侍郎曹昆的府邸突然失火,曹昆竟意外身亡。今夏利用学习的追踪术,还原作案现场,推断这并不是一起简单的意外事故,而是有意的谋杀。
一、六扇门
六部或六房的俗称。古官府有三道门,每道门两扇,故称官府衙门为六扇门。古代衙门为显示威严、气派,多开六扇门。后遂以六扇门代指官府、衙门。
清乾隆海澄县县衙
二、南北镇抚司
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特令锦衣卫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活动,且不经司法部门。
南北镇抚司下设五个卫所,其统领官称为千户、百户、总旗、小旗,普通军士称为校尉、力士。校尉和力士在执行缉盗拿奸任务时,被称为“缇骑”。缇骑的数量,最少时为1000,最多时多达60000之众。锦衣卫官校一般从民间选拔孔武有力,无不良记录的良民入充,之后凭能力和资历逐级升迁。同时,锦衣卫的官职也允许世袭。
北镇抚司“专理诏狱”(皇帝钦定的案件),且拥有诏狱,可以自行逮捕、侦讯、行刑、处决,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
南镇抚司负责本卫的法纪、军纪、监察、人员管理等职责,相当于宪兵。
负责侦缉刑事的锦衣卫机构是“南北镇抚司”。其中“南镇抚司”负责本卫的法纪、军纪。“北镇抚司”传理皇帝钦定的案件,拥有自己的监狱(诏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司法机构。
北镇抚司
三、诏狱
主要是指九卿、郡守一级的二千石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始能系狱的案子。就是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意为此监狱的罪犯都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如明代的锦衣卫就是诏狱的一种。“诏狱”作为古代中国特有的“刑政”称谓,在考察皇帝诏旨与国家狱政的关系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狱”并非只有牢狱之意,也可用来指法律案件。
诏狱
四、锦衣卫
明代的禁卫军(护卫皇宫亲军)。明太祖朱元璋始设,掌仪仗、护卫、巡察缉捕、侦察审讯等事。后为皇帝的耳目亲信,遂附势骄横,荼毒天下,是明代的一个特务机构。明末与东厂相依,更加酷毒百姓,并称为“厂卫”。
锦衣卫也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如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有明一代,锦衣卫一直存在。清朝入关以后,仿效明朝制度,仍然设立锦衣卫。顺治二年(1645年),改称銮仪卫。清朝的锦衣卫仅存在一年。故也称是明代专有。
锦衣卫
东厂胡同
五、兵部尚书
职官名。为兵部首长,掌管天下军事(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之政),相当于周礼六官中的大司马。
兵部尚书是六部尚书的其中之一,别称为大司马,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
六部:隋·唐至清,中央行政机构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尚书:中国古代官名。执掌文书奏章。作为官名,始置于战国时,或称“掌书”。秦为少府属官,掌殿内文书。汉武帝提高皇权,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地位逐渐重要。隋、唐设尚书省,以左右仆射分管六部。明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清末并六部,改尚书为大臣。
兵部尚书令牌(来自网络)
六、兵部侍郎
兵部侍郎,兵部副长官,明代正三品,清代为从二品。
宋兵部侍郎墓
七、陆绎
真实历史人物。
陆绎,出身浙江平湖陆氏,明朝嘉靖年间著名官员锦衣卫统领陆炳第三子。陆炳去世后,陆绎袭官任锦衣卫指挥佥事。官至锦衣卫都指挥。
嘉靖三十三年,陆绎荫职为百户。
嘉靖三十九年十二月,陆炳去世。陆绎袭职为本卫指挥佥事。在严世蕃问斩后,他收留了严世蕃之子——自己的姐夫严绍庭,并在嘉靖年间官至锦衣卫都指挥。
隆庆元年九月,明穆宗追查陆炳的罪责,将陆家抄家。陆绎等人削职为民,被遣返回原籍。
万历三年,在张居正等人的帮助下平反、免罪。
补充:陆炳是明朝第一个以三公兼任三孤的官员。三公:是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三孤:少师、少傅、少保的合称。其官职次于三公。
【声明:1.部分图片来自网络;2.仅仅根据“剧情简介”补充完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