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魏争的河西之地大致在今天陕西东部的落河和黄河之间。
范围相当于今日华阴、华县、大荔、蒲城、澄城、白水、合阳和韩城八地,南北自华山直抵禹门口,东西自蒲城直抵黄河西岸。因为其地处黄河以西,而被称为河西。不过,上古文献多称河西为“西河”。(注:少梁—韩城芝川镇、颌阳—合阳坊镇、元里—今澄城交道县、临晋—今大荔县朝邑镇,黄河西岸,因紧靠晋国而取名为临晋,对岸便是晋国控制的蒲津渡、郑—华县毕家乡,阴晋—华阴东)
- 《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
- 《竹书纪年》:“启征河西”。
- 《夏本纪》:“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
- 《雍录》:“尧都冀州,龙门河正在其西,故曰西河也”。
- 《朝邑县志》:“自夏阳而北,两岸山岭峻”。
若用一句话讲明河西的重要性,倒是可以参考《大秦帝国》里秦孝公的台词,“秦东关防,险在桃林,势在河西,二者缺一不可,只有牢牢占据河西高原,才能居高临下,有效控制桃林高地(崤函道)的关防要塞。”
的确,按照水往低处流的特点,河西之地确实对桃林高地(崤函道)有着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可以看到,黄河自禹门口奔腾涌出后,一直向南流经潼关和风陵渡附近。不过由于受到华山的阻挡,黄河不得不转而向东流去,此一河道弯曲之处即被称作“河曲”。此外,黄河又得到禹门口到潼关之间多条河流的补充(汾水、涑水、渭水、洛水)而导致河水流量剧增。于是,黄河的河床开始变得极不稳定,故而当地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说法。因为黄河河床的不稳定,所以自禹门口至蒲津渡数百里之间,两岸遍布淤泥、浅滩,理想的码头只有三处——龙门渡、夏阳渡、蒲津渡。
早在秦穆公时代,秦人就欲东出中原。当时,秦国东出中原有三条路可以选择:
武关道:自秦都雍城(凤翔)沿渭河南岸行进,经白鹿原,穿商洛山,经蓝田、商县、丹凤出武关,进入楚国控制的南阳盆地。
函谷道:自雍城沿渭水南岸过郑(华县)、阴晋(华阴)、函谷关,穿崤山道到达洛邑(洛阳)。
渭北道:自雍城,经郑(华县毕家乡)、阴晋(华阴)、临晋(大荔县朝邑镇)、元里(澄城交道县)、颌阳(合阳坊镇)、抵少梁(韩城芝川镇),再经龙门渡(禹门口)过黄河,到达晋国河东,然后再分两路,一则下茅津渡经崤山道到达洛邑;二则经轵关陉下王屋山,到达晋国(魏国)的宁邑(修武)。当然,路人也可以在夏阳渡或蒲津渡渡过黄河。
实际上,武关道的出口南阳盆地一直属于楚国的核心地带。在商鞅变法前,秦国对楚国一直都是“敬而远之”,所以这一路很难打通。函谷道自古便是关中通往洛邑的要道(商末周初武王伐纣和周平王东迁),但是这条路却一直在晋国和后来魏国的控制之下。在秦人没有夺取河西之前,秦国对崤函道的军事攻击一直都不顺利,如公元前627年的秦晋崤之战。剩下的一路就是秦魏之间需要过黄河的“国道”——渭北道。
通过以上的图示,可以发现函谷道和渭北道都不约而同地经过河西。同时,少梁不仅控制着黄河西岸的夏阳渡,还扼守着秦魏两方南北往来的咽喉,这也是秦魏两国为何在河西争夺战中以争夺少梁(韩城)为主要目标。同时,双方又不惜一切代价地想要控制阴晋(华县),也是因为阴晋控制着进出函谷道的咽喉。所以,河西对河东的魏国与关中的秦国来说是极其重要的。魏国控制河西可以多路出击,秦人将防不胜防。坦白说,这种出击方法也是看准了关中的天然缺陷!
关中平原的地形特点是四周高,中间低。自潼关至宝鸡,关中平原东西长约300公里,其东部最为宽阔,到西部逐渐收紧,其南北亦呈现出不规则的宽窄度。因为有渭河、泾河、洛河等众多河流的冲击,这片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堆积了深厚的沃土,十分适宜农业生产,自古便有“天府之国”的称谓。史载关中“有鄠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正是因为关中受到四周山脉的保护,所以中国历史上有十三个朝代都凭此地成就了帝业。典型的例子就是汉高祖刘邦在战胜项羽后,凭借关中“据山河之固,东向以制诸侯”的优势削平了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
但是山脉为关中平原提供了保护,同时也阻碍了关中与外界的交通。好在关中四周的山脉并非严丝合缝,还存在着众多缝隙可以往来。所以,古人会在缝隙中选择险要之处设立关隘。如函谷关(旧关位于河南灵宝王垛村,新关位于河南新安)、潼关、蒲津关(山西永济市蒲州)、武关(陕西丹凤县)、峣关(陕西蓝田)、萧关(秦汉时设于宁夏固原)、散关(陕西宝鸡)、金锁关(陕西铜川)等。虽然关中号称形胜,但是若缺少了河西,那么关中的“四塞之固”便无从谈起。也正是因为秦人最终控制了河西,秦国才彻底完备了国防。不仅避免了山东诸侯蹂躏关中,也使得秦人能有安全的环境发展农业,从而为秦国东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草。
实际上,秦人取得河西后不但可以东出崤函,进军三川,吞并韩、魏;亦可自东南出武关蚕食楚国,囊括江汉;或渡黄河北上,进逼山西、河北,攻灭燕、赵。可以看到,从秦惠文王开始(公元前332年),秦国的战争步伐便开始加快,其杀伤能力也与之前迥然不同。如魏“西丧于秦七百里”,韩、赵两国“争割地而事秦”。而后,秦国又发兵入川,“南举汉中、巴蜀”,为秦国攻灭楚国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