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克西里自然保护区雕像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孔泉):我国青海省KKKUSIRI腹地有一支驻扎在武警部队海拔最高的哨卡上,保卫青藏铁路安全通行的队伍。他们把雷锋精神带到昆仑山脚下,营救过去的遇难车辆和行人。他们把生态环境变成高原福利,被驻地民众称为“净土守护者”。
这就是武警青海总队二支队十七中队,他们在“云端哨卡”践行着强军梦想。海拔4868米的云端哨卡
6月的昆仑山区还在飘雪,武警青海总队二支队十七中队的战士安塞塞刚刚下哨,这名今年刚满18岁的新兵,跟记者热情地聊了起来。他说,“我叫安塞塞,来自河南濮阳,2016年入伍。我认为当兵就要到最苦的地方去锻炼,这才是一名合格兵。但是刚到这儿第一个感觉就是太荒凉了。每天除了上哨就是执勤,荒凉得很。经过一段时间,(我的)改变很大,自己也亲身经历了一些事情。比如说我们巡逻,经常有些野生动物总在铁路线上冲闯,把(防护栏)撞得一个洞一个洞的,我们会(把防护栏)修复。如果动物冲到铁路上,火车根本无法通行。还有就是我们在铁路沿线巡逻,火车上的人看到我们会跟我们打招呼,感觉特别帅(笑)。”
战士安塞塞下哨
其实武警青海总队二支队十七中队负责的两个哨位远不止安塞塞说的“荒凉”那么简单,这两个哨位海拔分别为4868米、4772米,是武警部队海拔最高的两个固定执勤目标哨位,被誉为“武警第一哨”、“云端哨卡”。这里空气含氧量仅有海平面的50%,行走步伐稍快就会头昏脑胀、胸闷气喘,普通感冒都可能引发肺气肿、脑水肿,被世人称为“生命禁区”。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十七中队担负着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守护任务。此外,中队营区山下的109国道道路坡度大,弯道多,雨雪天车祸频发,为及时给过往遇险车辆和行人提供帮助,官兵制作了15块助民牌,设置了2处便民服务点,不论白天黑夜,只要有人求助,中队官兵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到实施救助。
战士伏旭峰
十七中队的战士伏旭峰说,“大概是2014年底,快过年的时候,一对福建夫妻,他们在西藏做生意,开着车去西藏的时候走到我们哨位下面发生了车祸,我们下去救援的时候,看到场景惨不忍睹。车四个轮子朝上,已经滚到沟里面去了。第一时间我们迅速把玻璃敲破,人没事。他们从车上下来一是受到了惊吓,二是缺氧动不了,天气又比较冷。我们把大衣、高原药品都给他们,联系车,联系医生。事后他们过来给我们送福建特产,送锦旗,我们都拒绝了,发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精神。”
守卫青藏铁路安全
他说,2013年入伍到新兵连的时候,就听说了很多昆仑山上武警第一哨的感人故事,于是申请一定要来昆仑山上历练。2015年8月底,昆仑山上依然是皑皑积雪,在驱赶误上铁道的野驴时,伏旭峰一脚踩空,跌入山坡下2米多深的雪窝中。听到远处火车的汽笛声,伏旭峰毅然对赶来的中队长杨富祥大喊“先排险后救人”。由于双腿在寒冷的积雪中站得太久,伏旭峰的腿被冻僵了,还被石头划出一道很深的伤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拒绝了中队长的帮助,硬是坚持自己走完了全部巡逻路程。
中队长杨富祥和他的荣誉
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执勤,十七中队里像伏旭峰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但所有的战士在讲述他们的经历时都会提到自己的榜样:十七中队中队长杨富祥。杨富祥从2006年7月上勤起,就扎根在青藏铁路守护部队,被官兵誉为“青春在云端打转”的队长。一位好领导,才能带出一支精神品质和业务本领都过硬的队伍。在军事训练上,杨富祥的基本功堪称样板;在团队建设上,他关心关爱每一个战士,让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在排险救援方面,他总是冲在最前头。2010年,远在西宁的妻子张小红上班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左腿高位截肢。杨富祥因工作任务一周后才匆匆赶到医院。为方便他照顾妻子,总队、支队领导多次考虑将他调到西宁,可每次都被他坚决谢绝。他说,“我父亲以前也当过兵,和我现在是同一个支队,时隔28年,我也穿上了军装。我见证了整个青藏线的发展过程,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辆火车有很深的感情。第二,我爱人对我的工作也是给了很大的支持。按她的话说,‘你在昆仑山上守好国,我在家里守好家’,所以这就是我坚持的动力。”
驻守云端哨卡的官兵
“宁可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中队官兵一直恪守着这样的血性原则,高擎猎猎强军战旗,顽强拼搏,信念从不动摇、训练从不认怂、执勤从不懈怠、巡逻从不马虎。自2006年7月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上勤近11年来,有效处置铁道险情367起、无人区巡逻12万多公里、热心救助群众1363人,精心守护11多万趟列车平安穿行,中队连续5年被评为“正规化执勤一级单位”和“基层建设先进中队”。在巍巍昆仑、茫茫雪域,武警官兵用争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 “四有” 新一代革命军人好样子,奏响了“生命有禁区、使命无绝地”的壮丽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