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魏国不问出身。在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历史中,除了在正面战场上与敌军艰苦作战的部队军人外,无数爱国志士在地区和敌后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祖国的下属,唤醒民族的斗志。
这其中有针砭时弊的文人学者,有传递情报的地方群众,也有逆行于漫漫长夜中的地下工作者。今天我们要讲述的这一位爱国人士经历更加传奇,他曾经是叱咤一方的土匪头子,却拉起一支武装队伍积极抗日,被日本侵略者视为眼中钉肉中刺。1944年年底,这个占山为王的土匪头子派人前往新四军驻地送一张纸条,部队将领打开一看,这赫然就是一张借条,上边写着希望新四军能接济给他40万发子弹,好渡过眼下的生死难关。40万发子弹可不是小数目,这个土匪为什么会向我军提出这样的请求?部队将领最后是如何回应的?土匪最后和我军是敌是友?新四军在战斗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点点关注,既可以翻看往期的视频,也不会错过以后的精彩内容,点赞和关注就是我们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大家。
视频链接:英雄不问出处,保家卫国人人有责,中华儿女联手抗日。
1944年冬天,临近年关事务多,新四军上虞县办事处里一片繁忙景象,部队的工作人员都在急匆匆地奔走着,突然大门口出现了两名背着茶叶篓子的年轻农妇,她们在接待人员的带领下走进新四军办事处,直言要找部队的主任陈山。工作人员喊来陈山,陈山来到两位农妇面前却是满脸疑惑,因为他和这两名女同志素不相识。陈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两名妇女却哈哈一笑,直言不认识就对了,我们只是来送信的,说着就从肩上的小背篓里拿出一张纸条递过来。陈山接过纸条一看,当即大惊失色,急忙将两名农妇引进办公室,问她们这张纸条的主人在哪,听到农妇说那人当时就离开了,脸上露出遗憾神色,然后开始仔细琢磨信上的内容。身为一名工作经验丰富、久经沙场的部队干事,陈山为什么做出这样不一般的举动?其实这一是因为信上的内容,正是上文中提到的借40万发子弹;二就是因为这张纸条的署名“王鼎山”。王鼎山是当地妇孺皆知的土匪头子,同时也是和陈山结下深情厚谊的抗日同志。
陈山
主动结识,一致抗日
先来说说陈山,这个部队主任年龄不大,资历却颇为深厚,出身在军阀混战的战乱之地,从小就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给中国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产生了强烈的救亡之情。他在青少年时期就积极参与社会上的反抗活动,逐渐成为地方抗日组织的领军人物,文学素养也极高,开创了南鹿学社和民间戏剧社团,积极引领群众破除封建迷信,也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宣传红色思想,将广大的人民群众一步步发动起来,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立,奠定队伍的群众基础。
陈山的表现被我党的领导看在眼里,部队向他伸出橄榄枝,陈山也欣然应允,在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的第二年就正式投身到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之中,开始跟着队伍南征北战。不过陈山擅长的并不是在正面战场上进行战斗,而是在根据地开展群众工作,因此先后担任过地下情报组织的负责人以及地方抗日自卫队的大队长等职位。别看这些职位不需要上阵杀敌,实际上并不轻松,对个人能力考验极大,做好了一样能为国家的抗战事业贡献出无比巨大的力量。
我党抗日队伍
王鼎山的少年时期倒是没有陈山那么波澜壮阔,他出身农家,家境贫寒,家里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但在战争年代里,受伤害最深的恰恰就是这些老实本分的普罗大众。王鼎山本来只想做一个平凡的庄稼汉,过一些安稳的生活,但时代却不给他这个机会,战火硝烟不断,农田收成欠佳,军阀和地主老财的剥削压迫却变相加重了,百姓食不果腹,国家民不聊生,终于忍无可忍的王鼎山选择了揭竿而起,联系了一些同样饱受战乱侵害的老百姓,占山为王。因为自己也是穷苦百姓出身,所以王鼎山平时并不会鱼肉乡里,打家劫舍的对象也都是一些为富不仁的地主和乡绅,或者来往的军阀队伍和日军,所以当地的群众对他倒是没有多大的反感,再加上王鼎山为人豪爽仗义,对手底下的兄弟都不错,因此很快就组建起来一支规模不小的地方武装势力。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新四军干部,一个土匪头子,身份迥然不同的两人分别属于不同的阵营,是在怎样一种情况下结识,并且建立起深厚情谊的?其实这两人认识的时间也不长,真正结交的时间是在1942年。
民国的土匪
日本侵略者在1942年5月中旬发动浙赣线战役,将主要的作战地点确定到了萧山和宁波一带。而日军之所以发动这场战役,是因为当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也成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在亚洲地区的重要战场,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同盟国国家开始对中国伸出援助之手,美国更是准备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建立空军基地,好方便自己国家的空军部队对侵华日军进行打击,也能进一步将日本本土纳入自己的作战范围,遏制日军的扩张行动。知道了美国的打算,日本侵略者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在中国战场上投入了这么多的战争资源,可不想落得一个腹背受敌的尴尬局面。为了干扰美军的作战计划,日军将目标瞄准到位于浙江的前进机场群,打算通过摧毁这里,削减中方和美军的协同配合优势,减小中美空军部队对他们造成的威胁。
日本侵略者来势汹汹,以猛烈的炮火展开进攻,驻守在地方上的国民党军队接连惨败,浙赣铁路线沿途的城镇有一大半都沦于敌手。国民党军队战败撤离之后,日军占领了浙江省的大半个范围,驻扎在嵊县和新昌一带的新四军队伍开始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斗,和日军顽强对抗。
浙赣会战要图(局部)
但新四军毕竟势单力薄,对面的日军作战兵力是自己的好几倍,所以为了能扩展部队的规模,有效地打击日本侵略者,中央领导深思熟虑之后下达全新的作战指示,交代各部队挑选出一些机警灵敏、忠诚可靠的部队将士,和当地的地方武装势力打交道,最好是能将这些民兵队伍或者土匪军阀收归我军,改造成合格的新四军将士,为抗日事业增砖添瓦。领导的指示下达之后,陈山立马毛遂自荐,积极主动接下任务,在领导批准之后就迅速化名为陈力平开展工作。
因为嵊县这时候已经成为了新的抗日前线,所以陈山选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嵊县一带规模最大的土匪队伍王山虎部,他手下的武装势力有五百多人,也有不少的武器弹药。陈山的工作初期时开展十分顺利,王山虎麾下的不少土匪都对新四军的队伍有了一个初步了解,但世界上的事情从来都是一帆风顺的少,磕磕绊绊的多,所以陈山的改造工作也很快就出现了波折。王山虎的土匪团队内部并不是铁桶一片,二把手王孝明不甘心受制于人,带着一大半人手另起炉灶,并且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将自己的队伍壮大成数千人。这一番变故打了陈山一个措手不及,他开始调整自己的行动计划。
嵊县
陈山觉得从内部渗透的方法太不稳定,于是决定另辟蹊径,自己拉起一支武装队伍来,打着一致对外的名义结交当地的土匪势力。不过这支队伍明面上是听从陈山的指挥,实际上内部都是身穿便装的新四军将士,受部队的统一指派。在四处奔走的过程中,陈山和众多的土匪头目打过交道,也因此结识了这个在后来跟他写欠条借子弹的王鼎山。陈山觉得王鼎山和其他的土匪头目不同,他身上有古时候那些绿林好汉的侠义豪气,一直在劫富济贫,在当地口碑极佳,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一直在积极抗日,对这些在中国领土上肆意践踏的侵略者深恶痛绝。
陈山跟王鼎山结识之后一直劝他投身到新四军的队伍中,但王鼎山考虑之后还是拒绝了,他不清楚我军的具体情况,不知道新四军和以往那些军阀部队有什么不同,更放心不下自己手下的兄弟。后来陈山被调派到其他地方开展工作,他在离开之前专门来找王鼎山,告诫王鼎山一定要坚持在抗日前线进行斗争,也尽量不要给国民党做事,那里一潭死水,上层奢靡下层消极,不适合他,如果需要帮助,尽管来新四军这边找他。陈山对于没能将王鼎山成功招揽到队伍中的事情感到非常遗憾,但无奈自己已经被调到他处,手上的工作也让他分身乏术,只能暂时歇下心思,不过两人之间的联络并没有就此中断,这也是之后王鼎山会向陈山写欠条求助的原因。
新四军队伍
被逼无奈,求助旧友
陈山离开嵊县之后被调到浙江绍兴的上虞县,在1944年成为部队办事处的主要负责人,这里的条件并不算好,附近就是敌占区,经常遭受到日本侵略者的突然袭击,为了确保部队将士的安全,陈山甚至把办公地点从县城里转移到城郊的破庙,不过他也是在这里收到了来自与王鼎山的求助信息。
陈鼎山此时的处境可谓是万分危急,当时已经是1944年的秋天,日军在中国战场上投入了大量的军事资源,不仅没有按计划快速拿下中华大地,反而被中国民众的斗争行为拖住脚步,焦头烂额,再加上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多重夹击,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屡遭失败,连海上运输通道也被美国方面切断,日军在战场上已经显露出疲态。
抗日战争即将结束,国内的形势却没有就此得到好转,野心勃勃的国民党领导开始打起小算盘,想要将国家的实际控制权彻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于是开始对中国共产党以及其他不肯和他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地方武装势力进行围剿。国民党军队一调转枪口,不仅八路军和新四军受到威胁,连包括王鼎山等人在内的土匪生存环境也越发恶劣。日军也开始釜底抽薪,更加疯狂地开展大扫荡,对所有的中国军队发起攻击。各地的土匪队伍腹背受敌,有的人扛不住压力叛变投敌,也有的人扔下手中的武器做回普通农民,王鼎山倒是没有妥协,他所在的地区所有的土匪队伍进行了联合,因为王鼎山素有威名,还推选他做了首领。
国民党领导
为了生存,王鼎山带着手下这批联合队伍和日军以及国民党军队展开顽强对抗,但毕竟敌众我寡,坚持了一段时间,队伍的有生力量消耗大半,粮草和弹药的储备数量也出现缺口。敌军知道情况后,展开了更加猛烈的进攻,王鼎山这边的人都觉得生还无望,作战意志更加消沉。王鼎山知道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硬耗着自己这边肯定撑不住,而且首当其冲地就是要解决弹药不足的问题,这个时候他想起了老朋友陈山曾经说过,遇到困难尽管来找他,于是决定冒险一试,这才写下一封求助信,直言只要新四军肯借给自己40万发子弹,帮助他和手下的弟兄渡过眼前的生死难关,他会想办法说服麾下所以人跟着他一起加入新四军。
事情十万火急,但王鼎山知道自己这边肯定有敌方派来的奸细,于是特意找来两名不起眼却信得过的农妇,让他们帮自己跑一趟,去陈山所在的新四军驻地送信。两位农妇不负所托,成功将求助的信件送到陈山的手上,但陈山此刻却陷入了天人交战之中。不是陈山想要独善其身、置兄弟于不顾,而是因为王鼎山所要借的武器弹药数量太过于庞大,自己这边囊中羞涩。新四军自己都是小米加步枪一穷二白,武器装备一大半都靠从敌军那里缴获得来,而40万发子弹这样的大数目,完全够部队一个师用上一两个月了。能不能借出这么多子弹可不是自己一个部队主任可以决定的事情,陈山左右为难,但他知道王鼎山此刻已经身陷绝境,不帮一把只怕是要挺不过去了,再加上还想让他进入部队和自己并肩战斗,于是还是决定再想想办法。陈山找到自己的上级领导,向他们说明情况,领导们得知这个事情之后也相当重视,召开会议讨论要怎么hi应。
正在作战的新四军战士
参加会议的部队将领各执一词,有人觉得既然答应了人家就得信守诺言,还能给部队拉来一批战斗力;另一部分人觉得新四军自己的弹药物资也不充裕,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人,而且这样的土匪武装情况复杂,能不能成为合格的新四军士兵都得另说。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意见各不相同,一时之间也得不出结论,还是部队领导最后拍板,对陈山说:“你试试能不能把你这个老朋友拉过来,就回复王鼎山,告知他新四军自己也没有那么多的武器弹药,但只要他同意加入我军,新四军可以派兵前去支援他,看看他愿不愿意。”
陈山的回信很快就传递到了王鼎山手上,王鼎山也知道这次形势危急,于是跟麾下的弟兄们进行商议。都是在乱世中讨生活,在哪里打日本人不是打,队伍众人点头同意,王鼎山当即带着所有人向新四军驻地靠拢,可不巧的是就在半路上遇到一伙敌军,只能匆忙拿起手中的武器进行应对。另一边的陈山好几天都没有看到王鼎山部队的踪迹,还以为这个朋友还是和以前一样想自己单干,不愿意加入新四军的队伍,不过很快他就再次收到了署名王鼎山的求援信,上面写到队伍愿意加入新四军,正在从嵊县往新四军驻地的方向转移,但是现在被敌军包围,希望新四军这边可以派出军队进行接应。陈山将情况汇报给上级领导,领导立马就派出一股兵力前去支援,将王鼎山一众人安全带回。
新四军和日军战斗
避而不见,提出条件
得知王鼎山的队伍被接入新四军驻地,陈山也从自己所在的上虞县办事处动身,来到部队大本营。不过奇怪的是,陈山在这里只看到了王鼎山的手下,他们在修养生息,也热情地招待了陈山,却一直都没有见到自己的旧友王鼎山。王鼎山的手下不肯言明他的踪迹,陈山遍寻不得,仔细一琢磨,明白兄弟这是心有顾虑,还没有做出最后的决断,准备先考察考察新四军的具体情况。为了让王鼎山放下心来,陈山交代部队大本营的将士,让他们该吃吃该睡睡,不必对这些新来的土匪兵特意关照。看到新四军将士的一系列举动,王鼎山终于打消所有的顾虑,开始和陈山商量具体的收编事宜。
自己这次带来的人员总数目不小,王鼎山为了能让这些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多年的兄弟有一个好前程,再三斟酌之后向新四军的部队领导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个是要求保留队伍的完整编制,所有人都不分散插入新四军原有的军队,只作为一个独立团队进行改编;第二点是要求新四军这边妥善安置随行家属;第三点是希望新四军等他们先处理了之前绑来的人质,拿到赎金之后再正式开展所有的工作。部队领导相当干脆地同意了王鼎山提出的前两个条件,不过当谈论到第三点的时候,两方之间的意见就得不到统一了。部队的领导义正言辞地向王鼎山表示,新四军是一支人民之师,以为百姓谋福利为己任,有严格的军纪要求,既然王鼎山一行人要加入,就要遵守他们的规矩,这些打家劫舍的事情不能再做。
王鼎山部队
王鼎山不是不明事理的莽撞之人,再加上还有陈山在一边说和,于是欣然收回了自己的第三条要求,带着手下的兄弟正式投入新四军的怀抱,番号被确立为“新四军抗日别动队”,最高指挥官依旧是王鼎山,部队的内务总管是陈山,他和王鼎山相熟,资历和经验也足够,负责对这些土匪兵进行思想教育,将他们转化为真正优秀的中国军人。就这样,王鼎山开始了自己热血沸腾的军旅生涯,他带着手下的将士南征北战,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时刻刻都身先士卒拼杀一线,荣立过多次军功,后来人们提起他,已经不记得当初他带着人在地方上占山为王的事情,只记得他作战能力强,性格也颇有侠义之气,为国家和民族的和平统一做出过难以磨灭的贡献。
小结
侠义感召,抗战到底,在民族大义面前,只要爱国就是好同志。从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再到内战开始一直到今时今日的解放军,国家队伍的构成成分从来都是五花八门、不拘一格的,因为他们都是人民,都是本着一个拯救国民于水火之中的念头在进行抗争,在反对所有不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的敌对势力,正是因为有他们,中国才能争取到独立,赢得今天的繁荣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