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人生阶段,读同一本书总有不同的感悟。
三读《雾都孤儿》,已经是五年后的盛夏时节。《雾都孤儿》是英国大师级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代表作品之一,出版于1838年,至今已经将近200年。豆瓣读书上超过7万人点评,评分最高达8.6。《雾都孤儿》被7次改编为影视剧作品,其中“奥利弗要求添粥”的故事情节被编入多种英语教科书中。
名著的魅力不只在于它独特的构思,娴熟的写作技巧,更多的在于它为世人带来的思考与启示,在于对社会现状的揭露和批判。
那么,《雾都孤儿》这部令人潸然泪下的著作,到底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又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01前路有光,初心莫忘
故事的主人公奥利弗出生在济贫院里,出生后不久他的母亲便去世了。
在济贫院里,奥利弗常常忍饥挨饿,挨打受骂。因为不堪慢性饥饿的折磨,有了奥利弗要求添粥的故事。这样一个小小的请求,激怒了董事会,他们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罪不可恕的行为,奥利弗的处境因此变得更加艰难了。狄更斯在书中以讽刺的手法这样写到:
在寒冷的冬天,他被允许每天早晨在邦布尔先生的监督下,到围着石墙的院子里去,在那的水泵下完成沐浴。邦布尔先生频频地用手杖抽打他,让他全身产生火辣辣的感觉,以免他受凉。
董事会费尽心思地想要甩掉奥利弗这个累赘。在多方努力下,奥利弗最终被棺材铺的老板以五英镑的价钱买走了,奥利弗摇身一变成了棺材铺的男仆。
棺材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奥利弗一个人睡在阴森森的棺材铺里,吃着狗吃剩的食物。因店铺伙计对奥利弗母亲的侮辱,奥利弗与其大打出手,却无辜遭到老板的一顿毒打谩骂,这成为了奥利弗前往雾都伦敦的直接导火索。
于是,奥利弗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带着仅有的一便士资产和一块干面包片上路了,走了七天七夜,终于到达梦想中的大都市伦敦。
怀揣着憧憬和向往而来,却被残酷的现实打的支离破碎。在诺大的城市,奥利弗举目无亲,身无分文。他瘫坐在阶上,口干舌燥,饥肠辘辘。
无计可施之时,机灵鬼出现了,他用一顿饭菜就轻而易举地将涉世不深的奥利弗骗入贼窝。贼窝里有许多和奥利弗年龄相仿的孩子,他们已被磨灭了是非价值取向,小小年纪就被训练成职业扒手。
奥利弗面对费金的威逼利诱,赛克斯的恐吓威胁,丝毫不曾屈服,他被迫与贼人为伍,却能始终如一的保持心底最纯净的底色,不容浸染。奥利弗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和不容侵犯的纯良本性,无论外界环境如何艰难险恶,他始终不改初心,一心向善。
机会总是青睐有所准备的人,好运总是偏爱善良的孩子。上天怜悯,奥利弗有幸结识了好心的布朗洛先生,又阴差阳错地遇上了亲姨妈罗斯小姐,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奥利弗终于摆脱了贼人的摆布,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们从来无法选择出身,但至少能为改变命运而奋斗和抗争。不要总是抱怨生活给了我们什么,而要多思考我们能为改变现状做些什么。少一些抱怨和悲观,多一些坚守和适当的改变,生活才会按照理想中的轨迹一步步推进。
02人最大的愚蠢是无底线的善良
狄更斯把所有的好运和偏爱都给了奥利弗,却把人性的残忍和社会的阴暗留给了南希。《雾都孤儿》中,描写南希的笔墨并不多,却是整部作品中塑造最为成功,形象最为饱满的人物。正如毛姆所说:
我不知道在真诚里含有多少做作,在高尚中有多少卑劣,在邪恶中又有多少的善良。
南希就是这样一个邪恶与善良的复杂结合体。
一方面,南希自小在贼窟长大,整日与贼人强盗为伍,各种蒙骗手段用来得心应手,精通奸诈和伪装的一切技巧,当初便是南希和赛克斯用计在街头将奥利弗强行带回贼窟。
另一方面,南希的善良本性并未泯灭。在费金要毒打奥利弗时,是南希挺身而出上前制止;在得知赛克斯的卑鄙计划后,是南希冒着性命之忧通知罗斯小姐,奥利弗才最终获救。
南希是奥利弗彻底摆脱贼窝,通往幸福生活的关键一环。因为善良,南希解救了奥利弗;同样因为善良,南希却害死了自己。
南希厌倦憎恨那样的生活,却又离不开这种生活。她是一个有感情的人,纵使对方是小偷、骗子、强盗。在布朗洛要求南希说出费金贼窝的下落时,南希一口拒绝了,她不能出卖同伴,在解救奥利弗的同时,她要保全同伴的安全,并要罗斯小姐亲口做出承诺。
对魔鬼般冷血无情的赛克斯,南希居然抱有一丝侥幸的爱意。她以为那些朝夕相处的陪伴,那些病床前的照料,那些她放弃的美好生活,会让赛克斯给她时间解释,会让赛克斯对她多一些信任。
可她终究是错了,对魔鬼不忍,就是对自己残忍。赛克斯根本没有丝毫犹豫,他用手枪在南希的头部狠狠击了两下,南希瞬间血流如注,他又用一根大棒彻底将南希击倒在地,南希倒在一片血泊中,而赛克斯早已逃之夭夭。
人性里最大的愚蠢,就是无条件无底线的善良。我们接受的教育,我们的父母师长总是教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可从未告诉我们善良应该有所区别对待。并不是对所有人都要善良,对恶人歹徒善良,无疑是一种纵容,是对自我的一种残忍。
南希与赛克斯好比农夫与蛇,农夫好心救了蛇,蛇却要了农夫的性命。如果当初南希愿意接受罗斯小姐的好心安排,她也有机会摆脱这不耻的生活,开启一段崭新的人生。天助自助者,人最重要的要懂得自救与取舍。
03万事有因,善恶有报
《雾都孤儿》中的人物个个形象鲜明,跃然纸上。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作品的主题,那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在故事的最后,坏人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或终身流放,或被活活绞死,或死于自己手中,活着的也是穷困潦倒。好心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笑容满面,乐善好施,沐浴着阳光雨露,悠然惬意。
狄更斯是一位浪漫的现实主义者,他一边向我们揭示着社会最底层的丑陋,一边把善良与欢笑带给我们。
读狄更斯的作品,是一种愉悦的享受。纵然路途坎坷,岁月艰难,唯有保持心灵最纯净的底色,保持人类最纯良的品质,适当取舍,忠于初心,才能在无声岁月里得到幸福的青睐。
(图片源于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我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