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刘慈欣。
中新网记者 李卿 摄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上官云)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每到这一天前后,总有各式各样的活动呼吁人们要多读书、读好书。诚然,但凡当今知名的大作家,无一不是爱读书的。比如莫言读过很多部经典著作,很小就查着《新华字典》读“闲书”……那这些作家大咖们读过的书,你读过几本呢?
贾平凹是当代著名作家,他写过《秦腔》、《废都》,被称为“鬼才”,到今天仍然保持旺盛的创作力。贾平凹喜欢读书,有四大名著、屈原的《离骚》等等,范围很庞杂。可能某种意义上来说,贾平凹是喜欢《山海经》的,因为他甚至将其引入了自己的小说《老生》。他曾回忆,很早之前就在看《山海经》,而且看了好多遍。
《山海经》书封。出版方供图
对于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来说,《山海经》枯燥又难读。这部先秦古籍全书十八卷,囊括了古代神话、地理、物产方方面面的内容,据说,《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等均取材脱胎于《山海经》神话。
对于读书,贾平凹主张精读和泛读结合,不管文学、哲学、天文……能找到的书都要读,多读书、多借鉴才能扩展知识面。贾平凹极少给人开书单,但认为要多读经典,也建议人们养成读书的习惯,呼吁每年至少应该读十本书。他说,坚持两年,读书就会上瘾。
资料图:贾平凹。中新社发 崔楠 摄
刘慈欣也曾开出过喜欢的书单。他是个标准的“理工男”,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是亚洲首位获奖者。他的书单,多是一些引领自己走上科幻道路的作品。
比如,他喜欢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机器岛》、《从地球到月球》,阿西莫夫的《自然科学趣谈》,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奥德赛》以及克拉克的《与拉玛相会》等等。
有趣的是,不止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看似与科幻完全不相关的《战争与和平》也被列在了大刘的书单里。他这么解释过:这样的巨著更能使人体会到人类作为一个种族的整体存在,这也恰恰是科幻文学的视角。
《战争与和平》书封。出版方供图
刘慈欣的阅读量是惊人的,在所读的书中,他认为最科幻的,是温伯格的《宇宙最初三分钟》和戴维斯的《宇宙的最后三分钟》,描写的都是宇宙初生和垂死之际的极端状态。他说,书籍对每个人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但决定自己人生道路的那些书才是最重要的。
麦家,著名作家、编剧,不仅写出《暗算》等一系列作品,他的《解密》英文版被收进英国“企鹅经典”文库,是继鲁迅、钱钟书、张爱玲后唯一入选该文库中国当代作家。他也开出过喜欢的书单。第一本便是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麦家觉得,“那是世界向我洞开的一孔视窗”。
《红高粱家族》书封。出版方供图
麦家也喜欢《博尔赫斯全集》,给出的评语是“嚣的年代,缺乏诗意的生活,感谢有博尔赫斯”。他也推崇莫言《红高粱家族》。在麦家眼中,这是一部横空出世的奇诡之作,《红高粱》充满野性、混杂、粘稠的意象和感觉硬生生造出一种全新的汉语。中国当代小说,因为莫言,因为这部小说,有了新的魅力和出路。
斯蒂芬·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也早早被收入麦家的书房。他说,自己对这本书满怀敬意,“我就是读着这本书开始写小说的。我一直默默珍爱他,把足够的敬意留给他”。
而在当代著名作家、诗人杨庆祥看来,年轻人可以读一读苏立文《中国艺术史》,那是一本见解精准、深入浅出的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亦可收入囊中,因为从故事、立意等各方面来说,那是一部不逊色于四大名著的经典之作。
《儒林外史》书封。出版方供图
他说,孩子也要多读书,可以翻翻《唐诗三百首》——不读唐诗,就不了解中国文学的伟大;也可以多看看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仅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再造一个世界。每个坚强的灵魂都可以做到”。
“童话大王”郑渊洁不爱给人开书单,但他承认,有三本书对自己的人生影响很大,分别是张天翼的童话故事《大林和小林》、《堂吉诃德》,还有当兵以后喜欢看的《古文观止》。他觉得,文学作品的内容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看怎么写,妙笔生花的人能把枯燥的内容写得灵活生动,而缺乏创造力的人只能把好的内容变成垃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