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从来没有过高手期,年年销魂,季节有爆款。
画室里又来了一部——
《追缉炸弹客》
第一次关注的时候豆瓣8.2分现在上升到了8.8分。
真没想到Discovery(美国著名的纪录片频道)的美剧处女作,一下子把观众给震跳起来了。
主创阵容来头不小。
制片人凯文·史派西(《纸牌屋》中的下木总统)
1号男主角萨姆·沃辛顿(《阿凡达》男主角)
2号男主角保罗·贝坦尼(漫威电影宇宙中的幻视)
电影咖主演,电视咖保驾护航,野心勃勃。
第1季第1集第2分钟,就炸大楼!
BOOM!
开局,简单,粗暴,心惊肉跳!
凶手到底是谁?
深沉的画外音中,有几分咄咄逼人的嘲讽。
他说——
如果来了一个写着你名字的箱子
你不会有任何的想法
除了,服从
这也不怪你,是社会的原因
你是一只绵羊,你生活在全是绵羊的世界里
正因为你们只知道服从
这个反派除了催命还要布道?为什么把罪犯弄得像艺术家似的?
必须提示,本剧并非杜撰,而是真人真事。
现实生活中,此人原型名叫泰德·卡辛斯基。
(泰德·卡辛斯基)
他是无可争议的天才,智商168(爱因斯坦的智商165),16岁进入哈佛大学,仅用数月时间就拿下博士学位。
25岁成为伯克利大学数学系最年轻的助教授。
但,他是泯灭人性的罪犯。
从1978年到1995年,17年时间里,他先后邮寄了16枚炸弹,炸死3人,炸伤数10人,至少有29人因此伤残。
1997年被捕入狱,1998年被判终身监禁,就连保释的机会都没有,可见美国政府对其忌惮至深。
天才要是腹黑,那是最可怕的罪犯。
(原型罪犯被逮捕)
(剧里的罪犯被逮捕)
从叙事结构上,本剧沿用了经典的双点布局,两个时间线频繁切换,时而闪回到1995年,时而跳转到1997年。
第一条线:1995年。
这一年,炸弹客卡辛斯基(保罗·贝坦尼饰,以下简称炸弹客)仍逍遥法外。
FBI都一筹莫展,必须请高人出山。
谁?
詹姆斯·菲茨杰拉德——一个小小的巡警,侧写功夫却是一绝。
侧写是个什么鬼?
根据犯罪过程中留下的蛛丝马迹,分析犯罪者的动机、性格、学历、职位以及心理状态,为抓捕提供关键线索。
乍一听,很像《心理罪》中的心理画像。
当然,李易峰演的太邪乎了,仅凭天才的直觉,就能推导出百分之百的结论,这能力小巡警肯定是比不上。
这里的侧写,写实得很。
比如,FBI找上门来,让詹姆斯帮忙解读一封书信。
詹姆斯一眼洞穿——这是一篇倒读文。
正读是一个意思,倒读则是另一个意思。
这个炸弹客,不断制造意思。
第一,每次作案故意留下可捕捉的线索。
第二,受害人必定是高校或FBI里校航的大人物。
第三,警方证据堆积如山,案情依然一团麻。
詹姆斯开始介入调查,刚开始也是一筹莫展。
第二条线:1997年。
短短两年,詹姆斯远离都市,离群索居,活出了瓦尔登湖的赶脚。
手机,电脑,互联网,信息社会的种种标配,都给我滚远点。
与此同时,炸弹客被捕,将接受审判。
反派被抓,这不是大结局的节奏吗?
事实是——炸弹客拒绝认罪,他是疯子,也是天才,口才颠倒黑白,一旦出庭很可能脱身。
FBI心虚了,再次找来詹姆斯,试图让他攻克罪犯心灵。
嘿嘿,正中下怀,炸弹客求之不得。
斗室之中,方寸之地,正邪两派,针锋相对。
开始攻心战。
第一回合
詹姆斯伪装成炸弹客的知己,开聊自我觉醒的话题。
妄图以朋友的身份,规劝对方承认自己的疯子举动。
如果炸弹客有精神病,自然就没有庭审的必要。
结果被一眼洞穿,鬼精鬼精的。
第二回合
詹姆斯拿出堆积如山的证据,好让炸弹客彻底死心。
对方一句话,怼到他无言以对——
如果搜查令通过欺诈手段获得,得来的证据还管用吗?
那一双吞噬人心的眼神,令诡辩看起来无懈可击。
第三回合 ,詹姆斯,扳回一局。
炸弹客不在乎被捕,不在乎坐牢,但他在乎自己的宣言。
詹姆斯指出,如果大家不相信你,又怎会遵循你的“真理”。
炸弹客开始犹豫。
生命有限,唯真理永恒,怕就怕它们跟着自己,一道烟消云散。
他的软肋,原来在这。
一场心战,不见硝烟,沦陷的是心机。
明明是惨无人道的恐怖袭击,还有真理这回事?
换句话说,炸弹客信仰的真理是什么?
回到1995年,他曾寄出一份包裹。不是炸弹,是论文。
一篇《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35000字。据说在网上能找到全本译文。
他表态:只要《纽约时报》等媒体刊登,他就果断停止一切炸弹行动。
原来炸弹是传播思想的行为艺术?
所谓犯罪动机,都藏在论文里。拜读一番后,发现约有三层意思。
首先,是对机器依赖的恐惧——
要是没有车,电话,你该怎么办
要是所有的飞机突然停运了呢
十年前,电脑还只是昂贵的玩具
如今我们所知的文明没有电脑会分崩离析
其次,是对机械式绝对服从的恐惧——
他们想让你遵从命令
他们想让你跟他们一样做个温顺的绵羊
做个俯首听命、绝对服从的齿轮
让你坐你就坐,让你站你就站
而放弃你的人性和自主权
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你一定要做自己的主人
怎么做自己的主人,他吹响战斗的号角,鼓动狂热的叛逆——
做人的唯一方式
自由的唯一途径,就是反叛
宁可作为人类而死
也不在他们的机器里活成一个毫无意义的齿轮
炸弹客此时俨然是人类自由思想的先驱。
人工智能时代,众多关于人类发展的思考始终绕不开两点:
要么机器统治人类,要么机器背后的少数精英统治人类。
这是反乌托邦的节奏嘛。
跟乔治·奥威尔的《1984》不谋而合。
书中的经典金句,至今掷地有声——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剧中的炸弹客绝对是本书的拥趸。
类似的情节,在剧中比比皆是。很不幸,FBI符合炸弹客对于庸众的所有描述。
FBI高层曾以为,炸弹客不过是低智商、低学历的社会底层。
所以办案过程非常机械。
寄给《纽约时报》的信中留下“打给内森·R”的字迹,怎么办?
简单,直接盘查全美国带“内森·R”的人,总计一万多人。
两年调查,捕风捉影,原是一场打脸行动——
本案根本就不涉及一个内森·R
都是套路,然后套路就成了坑自己的圈套。
炸弹客利用FBI的体制弱点,把FBI调理得像个傻小子。
FBI的行动耗时15年,动用500名探员,花费500万美元,错抓200人,几乎成了FBI史上费用最高的行动。
讽刺的是,FBI是用科技手段来办的案。
把服从当真理,把科技当上帝,这不正是炸弹客所喷的庸碌众生嘛。
这一仗,FBI败得理所当然。
詹姆斯不是制度下的小白兔,所以他不走寻常路。
通过侧写,他进入到炸弹客的灵魂深处。
办案攻坚的过程中,他越来越像炸弹客。
1995年,他还是科技的受益者。
1997年,不用手机,不看电视,与信息社会几乎决裂。
男主被他所指控的罪犯精神控制了?
对此,网友评价道:想捉住魔鬼,就得先变成魔鬼!
精辟!
最让人担心的是,詹姆斯会成为下一个炸弹客吗?
反工业,反制度,反科技,反对服从。
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炸弹客的崇高犯罪理想,让人细思极恐。
犯罪片的叙事,科幻片的主题,他们就像是反乌托邦的两个极端。
要么热情拥抱,要么暴力粉碎。
犯罪题材偏爱描摹人性的复杂,本剧偏要尝试人类命运之关照。
明明是小格局的叙事,却胸怀大格局的野心。
不、简、单、啊。
问题来了,那些被炸的无辜者,算什么呢?
炸弹客,无论多像人类之光,他终究是个凶手。
天道好还,有债须偿。
那么犬儒如FBI,温顺如绵羊,就能千秋万代?
本剧更新到现在,也没有挑明。
人类的三岔口,往左,还是往右?
一部好剧,抛出问题,答案尽在镜头语言之中。
就像那座办公楼。
仰拍的构图中,工整、机械、高大,令人及之肃然。
同时,压迫感与疏离感让人窒息。
这就是工业社会的真实写照。
熟悉又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