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收到一位粉丝的提问,ta说。
“最近身体不太好。
头疼、拉肚子,而且感觉四肢从手脚开始,有蚂蚁爬似的麻痹感。可我去了医院,医生给我做了很多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医生说我这个是心理问题,让我看心理医生。可我是真的身体难受。请问医生说的是真的吗?”这个世界上的确有那么一些人,当ta们产生了负面情绪时,ta们无法意识到。但ta们会开始产生身体上的不适,头痛、感冒、腹泻、皮肤病等等。Ta们以为这只是身体的问题,却不知道其实是潜意识中的不开心在发挥作用。
身体与精神之间究竟存在着一种怎样的关系?我们的情绪与心理为何会通过身体“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今天的文章就来和大家探讨这个话题。
身体与精神之间是否有联系,循证科学对此给出了诸多有力的证据。
1. 我们的心理状况会表现在身体上。
Zhong和Leonardelli(2008)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将参与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人回忆过去被他人排挤的经历,而另一组人回忆自己被某群体接纳的经历。之后,研究者以实验室需要维护为由,请参与者估计此时室内的温度。
结果发现,这些人估计的室内温度差最高竟达28摄氏度(12-40°C),那些回想被排挤经历的人,所估计的平均室温显著低于另一组人。
研究者指出,这说明当人们遭到排挤时,心理上的痛苦、失望或沮丧会透过身体传达出来,人们因此感到寒冷——就是人们常说的“心寒”。
此外,有研究发现,当人遇到突发的压力状况时,体内会大量释放皮质醇(又称“压力荷尔蒙”)。它一方面会加速将血液供给关键的身体器官,使身体准备好随时“应战”,另一方面则会刺激血管膨胀和表皮的油脂分泌,这就可能使脸上出现“痘痘”或湿疹块,甚至引发牛皮藓等慢性皮肤问题(WebMed, 2003; Dahl, 2017)。
有研究发现,比起感染、不健康饮食、药物反应或天气,情绪压力才是这些皮肤问题的最常见诱因(Heller, 2012)。
心情对肥胖的影响更明确。Needham等人(2010)邀请了4643名志愿者参与了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研究,并每隔5年对这些志愿者的情绪状况(使用抑郁量表)进行测量与记录,同时记录ta们在当年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及腰围。
结果发现,那些在研究一开始及整个研究过程中,在抑郁量表上得分更高的人,ta们的BMI更高,腰围更粗,且在20年间它们的增速也更快。可以说,长期受抑郁情绪困扰,会影响人的体重和身材。
2. 另外,身体感受也会影响心理状况。
身心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即身体也会影响心理。
有实验发现,比起冰咖啡,拿着热咖啡的人,更倾向于对陌生人做出善意的评价;而比起冰垫子,手持热垫子的人也更慷慨、利他——更愿意为朋友挑选礼物,而不是只挑自己的礼物(Williams & Bargh, 2008)。因为ta们身体的感受更温暖,ta们的心理状态也变得更友善了。
不仅如此,一些生理疾病,尤其是长期的慢性病,可能引发人们的心理情绪困扰。Ohayon与Schatzberg(2003)针对五个国家近2万人的调查发现,有慢性疼痛的人患上抑郁症的概率是一般人的4倍。
一个人想要身心健康,身心之间就需要有好的连接状态。
可以说,只有照顾好身体,心理才能有健康舒适的基础;而只有关注心理状态,才能不让身体成为表达负面情绪的出口。
但生活中,很多人都忽略了对身体的照顾,一味认为精神的娱乐才能给自己快乐。
一些研究者用“与身体失联”描述我们与身体的不良关系(Broccoli, 2008)。
与身体失联的人,可能有这些表现:
1.很少关注身体感知,总是为了理智或情感的需要牺牲身体感受。比如暴饮暴食、节食、过度加班等。
2.不太接纳身体本来的样子,常常站在第三方的视角审视自己的身体;如果进行身体管理,ta的目的也多是为了达到某些外部标准。比如过度追求减肥和增肌。
3.当自己的身体机能有所退化,不能帮助ta们积极地实现目标时,和身体失联的人会对身体产生某些负面态度和情绪。比如对生病的身体感到不满,因为它影响自己工作。
可以看出,身体对这些人来说,只是实现目标的工具,而不是需要关心、爱护的对象,属于自己的一部分。但这种倾向,会让身体更反叛。
而与自己的内心失联的人,则活在自我压抑中,拒绝听见内心的声音——直到内心深深埋藏的情绪,不得不以身体症状的方式“渗透”出来,不由得自己再看不见。
当你与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失联时,即使客观上你在认真生活,也可能达不到理想效果。
研究发现,与身体失联的人选择运动时,更倾向选择有助于自己符合外部标准的活动,而不是自己喜欢的活动(Parsons & Betz, 2001)。这个过程中,ta们感到的愉悦感会下降,因此更难坚持。
与心理失联的人,则会因不了解自己真正的情绪,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工作、选择不该选择的关系……从而长期感到慢性疲劳与不适,更易引发疾病。
1. 放慢生活节奏,在日常习惯的事务中主动觉察身体感受
更加主动地觉察自己的身体感受,把身体作为了解自己内心的抓手。聆听内心想要通过身体告诉我们的事。
你会发现不同的情绪会带来身体的不同感受,焦虑时我们感到肌肉紧张,悲伤时我们会感受身体上有轻微的疼痛感,低落时我们感到疲惫等等。
你也可以主动进行瑜伽、身体扫描(一种正念冥想练习)等有利于重新与身体联结的练习,让自己对身体的变化更敏感(Mahlo & Tiggemann, 2016)。也在感受到身体的变化时,停一停,主动深入地觉察自己的心理状况。
你也可以在做选择时,有意识地先体会身体信号,而不是只凭头脑驱使自己。比如虽然还没有完成既定的运动量,但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就是特别累,你可以听从身体的感受,先停下来。当你有意识地因为身体感受做出选择时,你会渐渐形成身心完整的感觉。
2. 选择偏重韵律感、节奏感的运动
有研究表明,相比具有竞争性和规范性(比如篮球、跑步等)的运动,参加韵律感和流动性的运动(比如舞蹈、拳击操等等)时,人们会产生更强的和身体联结的感觉(Wright & Dewar, 1997)。
在这样的运动中,我们会更加容易察觉自己身体的各种变化,更好地练习如何理解和回应身体想要告诉我们的信息,也更容易感受到身心一致的沉浸。心动而身动,强化身心的一致性。
3. 我们还需要学会在身心关系的基础上谈“健康”
尽管在我们目前的话语体系中,“身体”和“精神”总是被二元对立地看待的——肉体的归于肉体,灵魂的归于灵魂,但显然,这种二元对立,和很多其他的二元对立一样不可靠。
事实上,身体知道关于“我”的一切,它知道“我”所知道的一切,也知道“我”不知道的一切——那些被刻意遗忘与压抑的、潜意识中的所有;而相对的,精神也在试图讲述着它所感受到的、“我”的身体所遭遇的一切。
我们很难从某种单一的视角去看待身体与心理,去看待我们的“健康”与福祉,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身体与精神中的任何一方,都很难脱离另一方而“独善其身”。
我们需要在发现身体出现异样的时候,去主动关注自己的情绪心理;也要在陷入心理困扰的时候,学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如此,我们才更有可能接近“健康”,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健康”。而这也是近年来,“全人医学”——关注人的身体、心灵、精神及情绪,在医疗与健康领域得到大力推广的原因之一。
只有经常聆听自己身体和内心深处的声音,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关照自我,及时满足自己的需要,及时安抚自己的情绪,和自己做朋友,达成与自己良好的合作关系。
只有在和自己良好的关系中,我们才能让更好地发掘自身的潜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激发出更多的人生可能性,而不会在这个过程中消磨自己、损耗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