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青春我们正好》中刘诗诗首次原声演出被赞。
黄渤的声音本来被认为是“牡蛎味”,但他的台词可以自由地改变。
在《伪装者》里,胡歌吐字清晰,获得赞赏。
《柠檬初上》同样是刘恺威和古力娜扎的原声表演。
《欢乐颂》里,刘涛的原声被观众认为“发音含糊不清”。
刘恺威、刘诗诗、娜扎等纷纷努力摆脱配音
演戏讲究“声台形表”,可见声音和台词的重要性。正在东方卫视热播的《那年青春我们正好》里,刘诗诗的首次原声演出成为一大亮点,娜扎、刘恺威也在《柠檬初上》中进行同样的尝试,在配音已成常态的影视圈,这种做法颇为稀罕。他们能否改变“配音和嘴形对不上”的现状,能否就此提升表演实力?对于他们的表现,有观众表示还是有点尴尬、会出戏,有的则表示,演员“本尊”开口新鲜感十足,应该坚持,有了原声的加持,塑造的角色更能深入人心,还能去抢配音圈的饭碗。
策划:苏蕾 撰文:广州日报记者 曾俊
演员原声表现不一
刘涛被指“口齿不清”
胡歌被赞进步大
《那年青春我们正好》中,刘诗诗的演技被评进入一个新的层次,她的首次原声演出获赞。剧中她饰演的刘婷,由最初的单纯学霸变成坚持梦想的追梦者,再与郭海兵(李浩轩饰)结为夫妻,后期则经历了婚姻破碎:老公出轨、惨遭家暴,一场错爱让她遍体鳞伤,直到肖小军(郑恺饰)的出现才让她遇爱重生。不少观众表示,刘诗诗的声音听起来很酥,“有腼腆和羞涩,能很好地传达出青春少女的感觉”。到了故事后半段,刘诗诗的声音也能诠释出绝望少妇的悲惨人生。
《柠檬初上》同样是刘恺威和古力娜扎的原声表演,十分难得,后者更是首次尝试。对此,有观众认为娜扎的声音稍显气弱,但总体上利大于弊,“对于年轻演员来说,用原声真的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娜扎说得很流畅自然,字字句句的情绪表达也很到位”,有男性观众表示:“要被娜扎的高萌高糖少女嗓融化了!”
前不久大火的《欢乐颂》里,刘涛饰演的安迪又圈了不少粉,但还有人认为,她之所以不能很好地扮演一个强势女精英,就在于台词有问题,因为她的台词经常是含在嘴里出不来,“感觉口齿不清,过分快节奏说话反而暴露了这个缺点”。对此,有人分析,“发音含糊不清”和刘涛做过烤瓷牙有关系。在这一点上,赵薇也不例外,“还珠格格”时期说话就很清楚,到了《虎妈猫爸》里就明显差了一截。
《小丈夫》里的俞飞鸿,之前演的都是冷美人一类,讲话轻声慢语能很好地发挥她的声音优势,但在新剧中饰演御姐,遇到需要耍泼的戏份时就显得力道不够,看得让人尴尬症都犯了。
对演员来说,台词和声音的能力是在变化的,有的人走下坡路,有的人就一直在提升。胡歌本来有点口音,早年主持节目时说话快了就不够清楚,参演《仙剑奇侠传1》时就没敢用自己的声音,但从此以后,他就一直用自己的声音,到了近几年从《生活启示录》开始,更是大胆采用现场收音,不得已才会采用后期配音,敬业态度得到了不少专业配音演员的认可。可尽管如此,其声音也多少存在缺陷,在《伪装者》里,明家三兄弟“对决”时著名的“敢不敢开枪”一段中,胡歌吐字清晰,明快的风格很适合他;但在《琅琊榜》中,他又没能表现出梅长苏的深沉。
另外,黄渤的声音本来被认为有青岛“海蛎子味”,但是他的台词却可以转换自如,在《寻龙诀》里有足够的玩世不恭,在《锋刃》里又具有生意人的周全,他时不时还能给进口大片配音。
主创心态
“用原声配音呈现出来的效果会更加真实”
对于用原声配音,导演刘俊杰表示,“现在的偶像剧市场‘原声剧’还是比较稀有的。活跃在荧屏上的演员阵容相对来说比较固定,本来就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如果再凑巧用了同一位配音演员,就会让观众质疑制作团队的诚意。另外,台词本来就是一个演员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想,用原声配音呈现出来的效果会更加真实。观众也一定期待看到更多的‘原声剧’”。
对于此次原声表演,刘诗诗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曾表示,“每个人都需要进步,这对我来说是跨出一大步,我还要继续努力”。
不是表演科班毕业的古力娜扎对本报记者坦言,用原声表演最初是有担心的,“害怕做不好,但是恺威哥和艺洲哥都有鼓励我,说你可以的,我们觉得你没问题。后来我也觉得,这也是我需要挑战的一方面,我愿意尝试,跟台词老师事先学习,我也会去接受大家的评价加以改进”。谈到首次献声的感受,她说:“我觉得自己会更容易融入角色,毕竟拍摄时当场的情况包括和同剧组演员的对戏,只有自己是最清楚的,所以自己说话的话更能揣摩到剧情当中,如果后期需要补录声音,我也有信心。”
对于观众的吐槽,娜扎表示,会关注大家的意见,争取以后多注意,还表示,无论是现代戏,还是古装戏,将来都很愿意坚持用原声演出,希望大家看到她的进步,也会提前多学习一些配音方面的技巧。
为什么演员都习惯用配音?
成本低,台词功底普遍变弱
实际上,相比稀罕的原声表演,使用配音已经成为影视圈业内的常态,尤其是古装戏无一例外都是后期配音,观众对此纷纷感到困惑。
后期配音比同期收音成本要低很多
分析起来,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国内合拍戏越来越多,不少演员的普通话不标准,韩国演员甚至连中文都不会讲,在这些情况下必须通过他人进行配音。同时,受拍摄环境所限,“横店可能同时有四五个剧组在拍,现场收音是不可能的。这个景今天不拍就没得拍了,谁还会同期收音?”当然对于制作方而言,后期配音比同期收音成本要低很多。
此外,很多剧在拍摄的时候要确保拍摄进度,导演不允许在演员台词方面细细打磨,就需要配音演员进行后期配音以确保整个作品的台词质量,加上演员片约一部接一部,几乎没有时间预留给后期配音。
配音演员成了演员声音形象的“矫正器”
还有一个原因是演员本身。如今的演员台词功底普遍变弱,于是只能大量采用配音。众所周知,现在很多演员并非科班出身,有歌手、主持人、相声演员等,由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对台词本身的理解就不够到位,无法达到台词所需要的情绪和感觉,而配音演员对声音情绪把握得比较好,更能使人物的语言符合人物身份以及情景需要。此时,幕后的配音演员就成了他们声音形象的“矫正器”。
常态配音常被观众批评“假”
尽管配音是常态,但常被观众批评“假”。有专业配音演员解释说,这有各方面的原因,如港台演员本身没有儿化音、重音停顿特别难、脸部表情夸张,配音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破句、断句需要修补,“口型自然难对上”。业内人士透露,一些演员在实际演戏时,嘴里念的全是口水词,甚至是“1、2、3、4、5”之类,造成后配音和演员的口型根本对不上。同时,为了赶工期,一天配十几集都是家常便饭,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却只有每集数百元的报酬。据了解,配音演员的报酬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毫无上涨,甚至是下降了,某些剧组甚至还会拖欠薪酬,待遇不高就自然使得配音演员不负责,配音质量可想而知。
头
评
你的自我突破
观众终会听见
表演专业讲究“声台形表”,专业人士还认为,好演员不光能看,还能听。但是在人气演员忙不过来的形势下,演员们几乎都恃宠而骄,或者由于剧组的客观原因,导致他们都在逐渐放弃该有的原声演出。相比之下,那些一直在坚持的演员,就值得点赞,更有一些演员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将原声演出视为突破自我的入口,虽然外界对此会有各种意见,但这种勇气我们应当欣赏。
当然,一个人的声音始终存在着局限,无法满足各种各样角色的表达需求,因此配音还是非常有必要,而且好的配音还是十分令人敬佩的,比如《甄嬛传》中为“甄嬛”配音的季冠霖。到了《芈月传》里,非科班出身的孙俪都曾想自己来配音,但无奈气息较弱,该爆发时上不去,因此依然不能让导演郑晓龙满意,可是,孙俪的努力值得肯定。
毋庸置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尝试使用自己的声音。可为什么许多演员用原声都从现代戏开始?因为现代戏的语言更加生活化,古装戏的发音就要求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显然对台词要求太高。于是,他们都愿意从相对容易的地方起步,虽然原声最开始会让观众出戏,但演员们默默在背后做的功课,观众最终都能感受得到、听得到,从这个意义上看,对于演员的挑战自我,观众应该予以适当的宽容。
即使我们的演员一时还无法做到在不同口音之间自如切换,要是能把咬字、气息、情绪等渐渐练好了,就是对表演这份职业的尊重,他们塑造的角色有了原声,离深入人心也就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