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早看戏| 1001 010-3000s4:程序员无辜公交车阿高网络暴力什么时候可以休息?
互联网越发达,隐私越有可能被火烤。
每天铺天盖地的网络热点事件引来无数网民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是最好的时代,借助网络,个人的声音能够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这也是最坏的时代,“三人成虎”、“口诛笔伐”的威力被光纤无限放大,虚拟世界的事情通过移动端可以迅速影响现实。《法证先锋3》的第四个故事就和网络暴力有关,刀剑伤人不过血溅三尺,舆论暴力却轻易让人颜面扫地甚至成为过街老鼠。
故事的主角胡世恒是名在读大学生,性格温和腼腆,不善与人沟通。他家境清寒,父亲重病,母亲没什么文化,只能靠做清洁维持家庭开销,家里还有一个正在念高中的妹妹。内向的性格促使他选择做程序员来赚外快,他的室友Peter同样性格内向,也很喜欢电脑相关的事,他们共同的偶像是Bill Gates,都希望毕业后去硅谷从事相关工作。
剧情截图,Peter&胡世恒
一日胡世恒抱着电脑主机去修理,在电车上遭到一名女子的恶意调侃,他内向的性格和总是包容别人的习惯,让这名女子得寸进尺,羞辱得他连连躲闪却不敢反驳。当时车上哄笑成一团,不知是谁把这件事拍摄下来传到了网上,短短数日,胡世恒被捉弄的视频播放量逾10万次。充满嘲笑和讽刺意味的绰号“巴士阿哥”由此诞生。
祸不单行,胡世恒就读的学校发生了变态借助针孔摄像头偷窥女厕的事件。这个黑锅莫名其妙被“风头正劲”的胡世恒背上了,一时间,满城皆知大学生胡世恒是个形容猥琐、思想变态的宅男。网上骂他的人不计其数,莫须有的黑料一件又一件的被“曝光”。
在现实生活中,胡世恒出门就会被记者围住采访,重病的父亲更是因此病情加重,家人一出门就有流言蜚语扑面而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胡世恒的尸体突然被发现于校园泔水桶里。凶手除了用大量的泥土填充空隙,还撒上了促使有机物腐烂的催化剂,如果晚上几日发现,胡世恒就会变的面目全非。
在警方调查过程中,胡世恒的室友Peter积极配合,把胡世恒平日的性格、爱好描述得十分清楚。但最后种种证据都指向Peter,他不仅杀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还冷静地抛尸,为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据。在警方实施抓捕之际,Peter已经办理好退学手续准备远赴硅谷。
剧情截图,Peter
在警方讯问Peter杀人动机时,Peter言辞激愤,认为是胡世恒先背叛了自己。原来,胡世恒、Peter和朋友Oscar一起通过创作和销售电脑软件赚钱,但来势汹汹的网络暴力让他父亲病情加重,急需更多的钱治疗。于是胡世恒决定自己单干,为家里分担财务压力。
可Peter丝毫不相信胡世恒的说法,他认为这是胡世恒谈恋爱后受到女朋友的挑拨,不愿意和兄弟共同创业了。两人吵着吵着就动起手来,Peter怀着被背叛的愤怒和恨意,杀死了胡世恒。不仅如此,Peter还承认是他把胡世恒在电车上被羞辱的视频传上网的,也是他把偷窥变态狂的黑锅扣在胡世恒身上的,还认为这样做是在帮他。
而Peter这么做的目的,只是想让胡世恒的女友主动离开他,让胡世恒重新回到只有他一个朋友的时候。
剧情截图,胡世恒临死前
整个故事就像一个由各种偶然造成的悲剧,但这些偶然却又能如此精确地环环相扣。
被电车上的女子羞辱这只是那名女子个人的恶意,如果单独拿出来也许都没人会重视。但偏偏这件事发生在公众场合,又偏偏被人拍成视频发到网上。网络如同一个面具,让人蒙面尽情释放内心的恶意,胡世恒的视频就像一堆腐肉,引来那些恶意的秃鹫和鼠蚁蜂拥而至。
因为大家都这么说,所以没人去管事实真相如何,也没人在意真正的受害者是否会被这些恶意中伤。“法不责众”、“多数人的暴力”让道德在虚拟世界形同虚设。
名画《苏格拉底之死》
这些恶意让胡世恒为筹钱医治病情加重的父亲,选择与好友散伙。不幸的是,他的好友Peter不仅自以为十分了解他,还性格极端、占有欲极强。如果是真正的好友,怎么会在还不了解对方的家庭情况的前提下自以为是,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完全没想过或许对方的话是真的。
有句歌词叫“爱恨只在一瞬间”,虽然说的是恋人之间的爱情,但用在Peter身上也很恰当。他这样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爱则欲之生,恨则欲之死,相处起来十分可怕。
其实在现代社会里,“画地为牢”是每个人都在做也都应该做好的事。为自己的每个角色划定明确的界限,做好应该做的每件事,除非他人需要帮助,否则“不干涉”就是对他人最好的尊重。这种不干涉,也包括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不对那些似是而非的事件做出评价,也不因此而对一个人进行道德上的褒贬。
图片来自网络
尤其是道德上的指责和辱骂,太容易侵蚀一个人应有的理性。虚拟世界并非独立于现实生活,尤其现在,网络和现实的界限早已模糊,借助网络的面具肆意发泄心中的压抑情绪,并不能带来面具下平和的心态。正确疏解压力,引导自己理性思考,才是让我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最优解。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