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54天的拍摄,赵宝强带领制作团队300多人,从去年初秋到今年夏天,自助最大的收获是“胖了20斤”,他终于看到了自己制造的“潜水艇”浮出水面。
暌违荧屏两年,这次,已经60多岁的赵宝刚重燃热血,首次挑战军旅题材作品。
军旅剧中讲述海军的电视剧不少,如何从中突围是一个大问题。对此,他表示,“我讲故事的视角,可能跟原来的视角不太一样,我没有展现部队的打打杀杀。”《深海利剑》将镜头对准一群性格鲜明、二十岁上下的懵懂新兵,讲述了新一代90后潜艇兵的成长史。
谈创作:“海陆空结构”解构剧本
提及与《深海利剑》的缘分,赵宝刚导演调侃道“公司的本子没找到合适的人拍,所以自己就来救场了。”
其实,赵宝刚导演原来接触过海军,对海军抱有特殊的情怀,“每个人都有个当兵梦,我现在能有一次拍军旅题材的经历,是蛮幸运的事,不是每个导演都能有这个经历的。”
至于初次接手军旅题材的问题,赵宝刚表示都市剧和军旅戏在创作上没有什么不同。这部剧的背景是海军,有点行业剧的特质。对赵宝刚而言,不管拍什么行业,都要对它进行深入研究,找出所要表现的行业特征和气质,并且表达出来。“讲故事的手法、戏剧手段、塑造人物的能力、美学把控以及音乐实施,和平时拍摄都没有太大的不同。”
在前期筹备中,为了更好地展现潜艇中的生活,赵宝刚和工作人员多次下到基层潜艇部队去进行采访,体验生活,曾随海军潜艇潜入海底。他的感触就是潜艇里面空间特别狭小,全是管道,“我的头磕碰了好几回,床铺上下间距50厘米,我一起身就磕脑袋。”
按照赵宝刚一贯的拍摄方式,他做了一个“海陆空结构”解构剧本。他坦言,自己无论拍什么题材,都要放到这个结构里。
接着,他跟记者解释道,所谓“海陆空”结构是什么?
创作中第一要有在“天上飞”的想象力,其次是要有根据严禁戏剧结构,创作出的扎实的故事情节,让想象落地。第三是要“真实”,《深海利剑》的拍摄,赵宝刚要做的就是“要让海军官兵认可,专业上没有漏洞。”
在创作上,他首先着重表现了“家国情怀”这四个字,就像所有人看到女排获得世界冠军会流泪一样,观众会在剧中也会看到类似的,能够为之骄傲、为之激动的情节。
第二着重表现的是人物之间的感情:一个是男女之间的爱情,军人的爱情虽然克制,但是“我们一样能拍的非常浪漫和美好”;再一个是集体生活中产生的兄弟情,“潜艇兵是最讲兄弟情的,他无等级观念,百人同操一艘艇,一个人失误,那就全完蛋了”。
“我们会把潜艇升格,把人也升格,把武器升格,把子弹升格,唯美的展现潜艇兵生活状态。”采访中,虽然不能剧透,但他表示这部剧处处充满看点。
谈拍摄:拍一个不一样的潜艇兵
《深海利剑》是一部反映海军潜艇官兵的军旅剧,作为一个最为沉默的兵种,潜艇兵上不见天日,下不见大地,对于潜艇兵而言,每次出航执行任务都是一次与战友、亲人的“生离死别”。作为蓝色海军方阵里最神秘的队伍之一,特殊的战斗岗位使潜艇兵的生活也蒙上了一层面纱。
赵宝刚在决定接拍《深海利剑》之后,查阅了大量资料,也看了不少军旅题材的作品,做前期准备。他发现,很多军旅题材,把“保家卫国”、“吃苦耐劳”这些变成了一种氛围的渲染,甚至带一点口号的东西。但是这和他的理念有点相背离。
而且很多戏为了表现吃苦耐劳,把演员搞定脏兮兮的,他觉得“潜艇兵不是这个气质”,也不能拍成那样,对于军人身上重要的吃苦耐劳、保家卫国的精神,在剧中的表现方式跟别人也不太一样。
电视剧中,赵宝刚并没有让演员演出海军官兵如何吃苦,他用一个老兵的话告诉男主,“从你当兵那天,你的命、你的时间都是国家的,军队的纪律就是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 他解释说,其实吃苦耐劳是军人的一种精神气质,“苦来了我能吃。不是说表现吃苦,而是给他训练这种意识,要有这种精神和气质。”
他强调,首先自己这部戏拍的干干净净。因为“从潜艇兵的特征上讲,它是一个技术兵种,不需要直面敌人,都是操作艇内机器,敌人灭亡了,可能身上一点灰尘也没有。”同时,他还要把现代战争中科技的力量、战术、航海知识等等方面的运用都要表现出来。
为了确保电视剧在专业性上不存在BUG,确保技术层面能避免错误,剧组特地邀请了军事方面的顾问参与创作,“不准确或者不确定的地方,我会问他们。”剧组会根据顾问的建议修改剧本,“我力求把这部剧做到接近真实的存在。”
电视剧中很多戏份都是实景拍摄,为了真实还原中国最新型潜艇的内部构造,赵宝刚用“真实潜艇+场景搭建”结合的方式进行拍摄,在北京房山区搭建了一艘实景潜艇,全部按照真实海军部队的“新型潜艇”进行还原。
而剧中,还有部分潜艇内部的戏,是进入到平时不对外开放的潜艇内部实景实拍的。说到这里,赵宝刚“抱怨”道,潜艇内部拍摄花费的时间比较多。
“空间比较狭小,很难拍。”这是拍潜艇内部戏时,赵宝刚最大的感触,如何在狭窄的潜艇中完成调度,成了重中之重。既要保持正常拍摄,又不能损坏潜艇内的精密仪器,所以拍摄设备的摆放很有难度,很多画面的拍摄都需要精心协调取景,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来展现。
由于潜艇、军舰等武装军备还在服役中,随时会因任务突然出航,所以剧组一切行动都要和部队配合,也被剧组工作人员笑称,其实潜艇才是这部戏的“男主角”,需要随着它的“档期”来进行拍摄。
确保拍摄工作顺利进行,每天军事制片组都要和军事部门做协调,拍摄期间他更是辞掉了四个统筹。而且赵宝刚还多次携剧组全体工作人员,辗转多个城市,经过154天日夜兼程的拍摄,终于完成拍摄。
不过真实的拍摄环境,难免会遇到赵宝刚想拍却不能拍的地方。“我有时候会想要一点特殊的东西,军事制片组会去申请,军事部门研究完毕,觉得没有问题,那就能拍了”接着他解释到,其实他们提供让我拍的东西,已经就不涉密了。“这次各方的支持力度很大,审查上也做到多方同时进行,剪掉两集的戏份。”
谈演员:选新人演员,本色出演很重要
他的每一部戏都是青春气息十足,这次依旧如此,在电视剧《深海利剑》里,赵宝刚采用了大量的90后新人出演。
采访中,赵宝刚表示“其实这个戏要再推迟三四个月拍,也可能就用明星了!”当时,这部戏已经确定了播出时间在8月1号左右,时间比较紧张。他也接触了几个人,但是“用明星首先考虑合适角色的问题,另外最头疼的是档期问题。”
赵宝刚提到,现在很多拍戏很多时候都在算档期,“我也不愿意受这个罪。也就是最终卖的价格多少的问题。用心拍好戏比什么都强,如果最终戏没拍好,那么还是没价值。”
最后综合考虑,他决定“启用新人”。
而幸运的是,虽然两年没拍戏,但这段时间里,他一直都在看演员,他想摸摸底,觉得应该适当的培养一点新人,“不能老用那几个明星。”等到《深海利剑》选演员的时候,他已经看了几百个。
而提到选演员的依据,赵宝刚坦率的说,首先就是看看有没有发展前景,再看看适不适合角色,“我反正就按照我的感觉去选了。”他还透露,自己选演员基本不考虑演技的问题,演技还得考培养,“因为他们都没什么演技,虽然都学过,但是说演的多好,我不相信。”
新人在表演上肯定会有一些困难,像新人演员表演上存在的“真实感不够”的问题,赵宝刚更是手把手的教。
为了让这些新人演员能更接近角色,在开拍前进行了半个月的集训,培养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他们对战争的感觉,以及作为潜艇兵在专业操作技术。打枪、跳水、潜水、跃障碍、爬高爬梯,等等技术问题,拍摄中都有专业人士在做示范,让这些新人学习、模仿。
而且,为了这些新人能更好的融入角色,他更是将整个戏都安排故事发展的顺序进行拍摄,这极大的增加了他的工作量。“他们有点儿成绩,这功劳也有我一半吧,”赵宝刚笑着说。
事实也确实如此,拍摄中,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说因为经验少,难度大新人们达不到要求,“那就得用种种手段帮他们完成。”这个时候,他会针对个人的角色进行了一些调整和修改,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或者他们在表演上放松警惕的时候,“适时的敲打敲打。”拍完之后,后期上也会想一些办法,一些戏份表现比较弱、表演不到位的,“我剪掉了6个小时的戏份。”
赵宝刚的戏里,一贯的不缺新人演员,《男人帮》里的张俪,《奋斗》里的文章、王珞丹,《永不瞑目》里的陆毅,他每部戏里都能让鞋年轻演员,瞬速的获得大众的认可。
“您是如何练就这么好的选演员的眼光的?”
“实际上一些孩子,大家一看就喜欢,有共性因素在里面,首先是形象,我是不太论这个颜值,只是形象,”接着他说道,“第二就是性格特征,这对表演时表现力跟性格有一定的关系,这也是要考虑的。”
聊天中,关于电视剧的一切他都侃侃而谈。不过当问到,是否会再次执导军旅剧的时候,他坦言对自己未来的作品,不做过多的预设,但是遇到喜欢的题材,都会尝试。
他从没想过自己的剧能带给观众什么大影响,他表示,自己拍的就是自己看到的、感触的,用我们的方式表达出来。
和平年代拍的军旅戏,能让更多的人关心国家、关心军人,就是它的价值。“假设这个片子播完了之后,最后海军潜艇学院报名的人数多了,那也是一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