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探狄仁杰》第二部分,王晓杰率领的优势位主力因蛇英的阴谋全军覆没。
武则天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行军大元帅,率领左卫主力支援崇州,而左卫主力的大将军是权善才。狄仁杰在出发之前就知道自己身边有内奸,自然对所有参与崇州案的人都留了个心眼。不过有意思的是,狄仁杰在整个崇州案的过程中却从来没有怀疑过左卫大将军权善才。哪怕“舔灵”曾泰都当面举报权善才了,狄仁杰依然没有将有通敌嫌疑的大将军权善才列入怀疑对象。那么狄仁杰在《神探狄仁杰2》的“崇州案”中为什么一点都不怀疑大将军权善才呢?
钱雁秋编导的《神探狄仁杰》系列的主角狄仁杰不是疑心病,在没有疑点的情况下,狄仁杰会观察但不会怀疑任何人。而权善才不被怀疑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权善才言行没有任何问题,所谓的疑点都是导演的恶意误导;第二,大将军权善才与狄仁杰的关系不同寻常。
《神探狄仁杰》的主要情节基本都是虚构的,但剧中人物的人设和有些经历是符合历史的,比如狄仁杰在崇州案时就提到了自己当年痛骂宰相张光辅的历史事迹。根据史书记载,权善才是唐高宗时的唐军大将,曾经在兰州(今甘肃省兰州市)降服了党项部(西夏前身)。
仪凤元年(676年),时任左武卫大将军的权善才处置了一名犯法的飞骑。没想到这个飞骑怀恨在心,竟然向唐高宗举报权善才私自砍伐昭陵(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陵墓)的树木。唐高宗是以孝顺之名得天下的,得知此事后悲泣不自胜,下令处死左武卫大将军权善才。
就在权善才即将人头落地的时候,时任大理寺丞的狄仁杰站出来为权善才说话。狄仁杰认为:根据大唐律法,“盗园陵草木”应该判处二年半的徒刑。权善才又是可以享受“八议”减刑的大将军,砍伐昭陵树木也就是免职。于是狄仁杰按照律法规定判决将大将军权善才免职。
唐高宗对狄仁杰的判决很不满意,但狄仁杰据理力争,最终说服了唐高宗,权善才这才免于一死。正因如此,狄仁杰是权善才的救命恩人。正因为狄仁杰救过权善才的性命,所以《神探狄仁杰2》的权善才自然几乎不可能成为狄仁杰的怀疑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