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老城,置身于城外的水泊之中,一座漂亮的石拱桥将其与车水马龙的大道联成一体。
应天书院源于后晋,兴于北宋,与当时的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并称北宋“四大书院”,且居“四大书院”之首,是四大书院中唯一被升为国子监的书院。史载:“北宋兴学,始于商丘”。
宋真宗时,因追念太祖自立为帝,应天顺时,将宋太祖赵匡胤发迹之处宋州(今商丘)于1006年改为应天府,l009年,宋真宗将该书院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
宋仁宗时,又于l043年将应天书院这一府学改为南京国子监,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相当于现在的社会科学院。
在北宋统治时期,应天府书院一直是中原地区的最高学府,成为培育经世治国杰出人才的摇篮,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晏殊、邵雍、司马光等人皆从此而出,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然了,正与中国的众多古建筑一样,现在展现在你面前的建筑群绝非原物,而是一个在原址按历史文献记载的原貌复制的新秀。
千余年来,由于战火、洪灾等原因,应天书院遭到严重破坏。2001年10月,时任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的李克强在视察商丘古城时指示:“应天书院的影响太大了,应该尽快把应天书院复建起来。”一期工程于2007年10月1日正式竣工,对游人开放。
图为应天书院旧貌和上个世纪末发行的书院邮票。(如果你喜欢我的作品就请点击头像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