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9日,NOAA在“ENSO Alert System Status: La Niña Watch”(拉尼娜观察)的页面上,一个简洁却有非常肯定的总结性描述:
Synopsis: A transition from ENSO-neutral to La Niña is favored in the next couple of months, with a 70-80% chance of La Niña during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winter 2021-22.
概要: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ENSO将从中性过渡到拉尼娜现象,在2021-22年北半球冬季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几率为70-80%。
熟悉全球大范围气候系统的朋友一定知道,今年将会有一个寒冷的冬天!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拉尼娜真的会带来冷冬吗?还有哪些会相关的气候事件会一并到来?
2021 年 8 月/9 月/10 月时间段的北美多模型集合 (NMME) 海面温度异常预测图
拉尼娜现象和超强台风“灿都”究竟有没有关系?
和拉尼娜现象对应的还有一个是厄尔尼诺现象,它们的成因主要有一个沃克环流主导,它的成因是太平洋东西两侧温度不均,西太平洋比较温暖一些,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高空向东西侧扩散,这些上升气流经环流到达秘鲁及厄瓜多尔西侧太平洋时受冷下降,形成下降高压。
太平洋上的沃克环流
这些下降的高压空气形成了东南信风,从低空回到西太阳,这就是沃克环流,它的存在会把东太平洋(靠近美洲一侧)的表层海水吹到西太平洋(靠近印尼)。
2021年8月份的太平洋温差分布
当沃克环流比较强时,它会将东太平洋表层温热海水剥离送往西太,因此造成西太温度比东太平洋升高的现象,就会形成拉尼娜现象。
当沃克环流很弱时甚至反向时,会造成东太平洋异常升温,造成西太向东太输送热量,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统称为厄尔尼诺-南方振荡现象(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简称:ENSO,所以上文中的NOAA网站中的ENSO就是厄尔尼诺-南方振荡现象观察。
拉尼娜和超强台风“灿都”究竟有什么关系?
当2021年9月7日8时,第十四号台风“灿都”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时它一点都不引人注目,一个热带风暴,距离遥远,但其发展之快速让人侧目,到9月8日5点时,它已经连升四级,直达超强台风。
而它未来的路线因为受到另一个台风康森的外围气流影响,还有大陆副高和太平洋副高,还有北方冷涡的影响,其走向难测,而历史上秋台风的诡异路线曾让气象学家也傻眼。
台风灿都为什么会那么强?
秋天的台风生成的西北太平洋洋面经过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暴晒,所以比夏季更温暖的水面形成台风也会更强,但今年的状况和往年不一样,过强的沃克环流带来了东太平洋表层温暖海水,使得西太表面更温暖。
2021年9月1日太平洋水温异常分布
因此从很简单的道理就可以分析出拉尼娜年份,西太平洋生成的台风要比往年强得多,而现在,各国气象局也在为灿都往哪里走吵得不可开交。未来走向擦着浙江去往日本概率是比较大的,而灿都之后,也不能排除西太生成更大级别的台风。
拉尼娜现象出现,今冬究竟会有多冷?
全球气候都由大气环流控制,牵一发而动全身,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完全相反所带来的的大气环流,它绝对是要影响各地天气的,比如1997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了印尼极度干旱,发生了印尼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森林大火。
那么拉尼娜现象会带来什么样的冬天呢?
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无疑是2007年~2008年的拉尼娜年,2007年11月1日,世界气象组织在其官网上警告,“拉尼娜现象已形成、将持续至2008年”,赤道太平洋的中东部海平面温度比以往低了1.5摄氏度,与往年相比属于中等程度。
2007年11月太平洋水温异常
从这副全球海洋温度异常分布可以清晰看到赤道区域,美洲附近的东太明显要比西太温度低很多,这就是典型的拉尼娜现象。
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
2008年1月10日起,中国发生大面积低温冰冻以及暴雪等灾害性天气影响,暴雪造成铁路、公路与民航中断,冻雨导致大量电力线路不堪重负而倒塌,电力、通信均受到严重影响,当时正值春运期间,大量旅客滞留。
而原因则是自2008年1月起环流长期经向分布从而导致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同时副热带高压偏强,西风槽在经过青藏高原的南支槽(与之对应的还有北支槽)比较活跃,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交汇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了暴雪。
电力工人抢修
2021年冬季,究竟会有多冷?
2020年10月28日,新华网刊发的“拉尼娜将带来更冷的冬天?”一文中,引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的的观点“从已掌握的一些规律来看,拉尼娜年我国容易遭遇冷冬”!
从已有的统计情况看,2000年以来发生过5次拉尼娜事件,从5次拉尼娜事件的状况而言,冬季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华北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2℃,部分地区偏低2℃以上。
事实也证明丁一汇院士的判断是准确的,2020~2021年跨年寒潮确实让大家有点措手不及:
江浙地区降温幅度平均超过14~16摄氏度,浙北部分山区降温幅度甚至超过16摄氏度,江西、湖南、广东和广西北部,福建西北部降温也达到14~16度,广东和福建以及广西大部降温幅度超过12度
所以这次2020年底的寒潮被戏称为“霸王级”寒潮,而2020~2021正是一个拉尼娜年,因此大家的判断是2021~2022也将出现一个冷冬,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从过去13次拉尼娜年份的统计中,确实是冷冬占了大多数,但也不全是冷冬,比如1998年至1999年冬季拉尼娜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却是偏高的,但1998年却是一个超强厄尔尼诺转拉尼娜的特殊年份,当时的厄尔尼诺造成的大气增温并没有消退。
因此从大数据上判断,2021~2022年遭遇一个冷冬并不意外,但大气环流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也不能全按过去的历史数据,我们只能从概率上来判定,冷冬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至于有多冷,估计就不太好说了,只要不是暴雪,这个冷一点还是可以接受的。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