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在安徽省黄山风景区观赏雪景。图/新华社
据《工人日报》报道,近日,安徽黄山风景区上线“先游后付”,游客可以0元预订景区门票、索道票,先游后付、不用不付,出游30天后支持自动扣款。于游客而言,“信用游”可以更灵活安排时间和行程。那么,“信用游”是否会成为一种新的旅游趋势?
与黄山的行动类似,广西桂林、重庆武隆、山东日照等地也在进行减免押金、“先游玩,满意后再付款”等多种尝试。旅游目的地和市场主体的这些探索,其实是在管理部门的统一部署和指导支持下进行的。
2021年印发的《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就明确指出,探索推出以信用为基础的产品和服务,向信用状况良好的消费者提供“先用后付”“先游后付”“减免押金”等便捷消费服务。
旅游目的地和市场主体的这些探索,也是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旅游业复苏的“破冰”之举。其呼应了需求端退订、改期、退款等痛点、难点和改善期待,形成更有力的市场促销,在目的地形象和品牌塑造上获取主动。
与此同时,这也是更好地整合供给端资源,在目的地建设、流程重塑和产品开发上形成对游客体验的强力支持,努力打造高质量的供给体系的尝试。黄山的“信用游”,突出表现就在场景的整合上。
此前,有OTA(在线旅行社)平台也推出过基于信用的酒店民宿免押金入住、极速退房等服务,也能够在“吃住游行购娱”等旅游要素的提供中带来部分便利,但这些便利化服务只针对部分“常客”,在服务目的地和服务范围方面相对有限。
在散客化自由行越来越成为趋势的背景下,显然,更高的出行便利越来越成为硬需求。而黄山的“信用游”,则打通了“玩、行、住”等多元场景,囊括了“大黄山”旅游环线内的旅游服务。
在黄山市基础上,还有安庆市、池州市、宣城市的景区、酒店和文创商家参与进来。从“信用游”的内容设置看,游客可以领取黄山城市卡,享受交通出行、酒店住宿、黄山美食、文创产品等多重优惠,也有利于推动“大黄山”区域的居游共享进程。
当然,黄山的“信用游”,不仅是美好的愿景宣示,也是围绕游客的行前、行中和行后,更为精细化服务的持续落地和迭代。其间,强有力的政策指引、严密的市场监管、目的地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市场主体的更广泛参与必不可少。
特别是“信用游”的政策支撑、行政保障、数字经济引入和商业模式的探索对接,更关系到“信用游”在未来能不能走稳走实。
比如,引入信用旅游,必然涉及信用评价、隐私保护和权利救济等方面能否做到位等重要问题;再如,市场主体和旅游者维权便利程度,也需要在探索中找到妥善解决的办法。
由此看来,黄山等地的“信用游”,在监管平台优化、数据共享完善、信用监管强化、应用场景拓展和接口预设、风险控制以及技术支撑等方面,都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黄山的“信用游”,当然也可以看做是疫情背景下艰难时期的促销或引流,但其现实意义绝不局限于此。这是新环境下的数字经济赋能实践,也是释放存量资源潜力,自我加压实现内部挖潜的新模式探索。
未来,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类似“信用游”的创新将成为常态,是日进一寸的竞争力增加和满意度提升,而不是大起大落的游客规模和媒体关注。这也才是旅游市场最需久久为功之处。
撰稿 / 杨劲松(中国旅游研究院)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