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眼好,不管对谁都真心实意,总是把委屈往肚子里咽。她把干妈视如亲妈,对养女视如己出,没有血缘关系的一家三代人,确实让人羡慕。”和李兴焕同住在龙口市龙港街道圆璧张新村A区8号楼四栋的仲桂英老人直爽地说,“一般人做不到李兴焕这样,连亲闺女也做不到,全村人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李兴焕,龙口市第八届道德模范,龙港街道圆璧张新村村民。这本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非亲非故一家三代人竟然用大爱超越了亲情,凝结成一家人。如今,55岁的李兴焕依然肩负着生活的重担,将108岁的干妈凌世贤视如亲妈,将养女抚育成人,谱写了一曲尊老爱幼的孝贤美德之歌。
李兴焕老家滨州,年轻时在亲戚的介绍下来到龙口,在圆璧张家村的一家企业上班。她心眼好,为人厚道,做事实诚,很快在村里有了好口碑。
1987年,经人介绍,李兴焕与丈夫结婚成家。后来,夫妻俩领养一个女儿,给家庭带来了欢乐。夫妻俩外出打工,丈夫的干妈凌世贤就经常给干儿干媳妇看孩子。
干爹之前不待见小孩子,但唯独对这个孙女格外上心。“老人省吃俭用,两个月只用一度电,交一块钱的电费都心疼。”李兴焕回忆说,干爹拿孩子和亲的一样。当时孩子经常给爷爷要一块钱零花钱,他二话不说,赶快就给。
干爹干妈对孩子的慷慨付出,细心的李兴焕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老人对孩子真心好,咱当小的,要知恩感恩,报答他们。干爹干妈年岁大,膝下无儿无女。李兴焕和丈夫就三天两头地到二老家里收拾卫生、挑水,做了好饭也送去。后来,干爹去世,李兴焕跑得更勤快,经常赶集给老人买东西。
干爹干妈亲戚中有的在本地住,可年纪都不小;有的不在本地住,使不上劲儿。对本地亲戚,李兴焕总是抢头儿干,不让亲戚为难。2009年一家人搬到一起住后,90多岁的干妈大病一场。前期连续住了10多天的院,李兴焕没睡过一个囫囵觉,身体严重透支。
眼见病没有好转,李兴焕实在没了办法,就给在本地的干妈的两个外甥打了电话,商议给老人转院。转到另一家医院时,李兴焕一看老人的两个外甥年纪都70多岁,她毅然踉踉跄跄地背起干妈去做检查,在医院治疗10多天后才回家休养。
2009年,趁村里搞规划拆迁,夫妻俩干脆将干妈搬到自己躲迁的二层楼一块住。考虑到老人年纪大,夫妻俩商议着要了个一楼,方便老人行动。就这样,2010年,一家四口人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楼,开启了幸福的小日子。
一楼院里的绳子上,挂着刚洗的三件衣服。仲桂英说,这是兴焕给干妈换洗的衣服。原来,这几天,凌世贤大便干燥,七八天才能排便一次。2021年4月8日,干妈吃了通便药,结果拉了一天一宿,被褥、床上和地上弄得到处都是。李兴焕上上下下换洗一遍,陪着干妈一起睡,一两个小时就跑一次卫生间。干妈嫌裤裆里有衣物不利索,竟然发了脾气。李兴焕从不还口,只顾忙着收拾。
第二天早上,仲佳英找李兴焕,要搭伴到村里赶集。开了门,她看到李兴焕正点上香烟熏撵家里的气味。在仲佳英的记忆里,凌世贤爱干净,是个讲究人。李兴焕总是把家里打理得干干净净,规规整整,让干妈心满意足。由于一天一夜没睡,李兴焕没了精神头儿,趁干妈休息,她也赶紧在沙发上眯会儿。
像这样的光景,李兴焕早已习以为常,她从不嫌弃,从不抱怨。而在干妈饮食上,她比对亲妈还用心。经常和李兴焕搭伴买菜的仲桂英对她知根知底,“兴焕老上心了,考虑给老人补充营养,利于通便,一年四季吃什么,她总是有计划有打算,香蕉、芒果、火龙果、猕猴桃……吃什么都提前打好谱。”
李兴焕心里的这个“谱”相当精细。除了换花样,在购买时掂量水果的大小,适合一顿吃完。比如火龙果,她买的大小合适,回到家削皮、拔出、切成一页一页的小块,然后守在边上,用牙签挑起喂到干妈嘴里。
尽管这样细心照顾,但这几年干妈经常犯糊涂,觉得不对口味,就会吐一地东西。有时候,觉得不对心思,吃一点就甩脸不吃了。李兴焕不舍得倒掉,总是把剩下的吃完。
不仅对干妈尽心侍候,李兴焕对村里人也是热情帮忙。与李兴焕同住8号楼的霍金美说,邻里谁家有事儿,她不会袖手旁观,从不会躲得远远的,总是靠上去搭把手出把力。前些年的一个秋天,村里一位妇女要到济南治病,正赶上秋后储藏大白菜,没办法,就把这事儿托付给了李兴焕。李兴焕来到集上精挑细选,买下了质量好价格合适的菜。
像这样的事儿,李兴焕经常做。用霍金美的话说,“兴焕是个实诚人,办事儿尽心尽力,值得信任,大家都放心。”这个外地人在村里人缘好,口碑更好。
日子过得平平安安。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3年,李兴焕的丈夫患重病不幸去世。家里失去了顶梁柱,看着女儿和年近百岁的干妈,李兴焕心里翻江倒海般复杂,思想反复斗争,也犯过愁: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回忆起往事,李兴焕止住了泪水,打足了底气,坚决把干妈照顾好、把女儿教育成人。为了照顾干妈,李兴焕不能再外出打工,她就在村里小区打扫卫生。“既方便照顾老人,我也能挣些零花钱。”李兴焕说,老人是五保户,生活有保障,在外地的亲戚也给她寄钱,但她的钱我不能乱花,都要用在她身上。”
同住一个楼栋,80岁的仲桂英对李兴焕这个邻居的一举一动和处事为人拿捏得精准透彻,“兴焕人好,心地宽,包容心强,对老太太没有二心。”
李兴焕丈夫去世的第二年,一次,仲桂英到邻村理发店理发。女店主托仲桂英,想给李兴焕做媒介绍对象。回来后,仲桂英就和李兴焕闲拉呱说这个事儿。李兴焕对仲桂英说,“家里上有老人,下有孩子,我哪能有这个心思,得给老人养老送终,把孩子教育成人。”打那时起,再有说媒的,仲桂英就直接给否决了。但从这件事儿上,仲桂英感受到,“兴焕真是一心扑在这个家上,有人争相说媒,这说明她人品好,在周围十里八村都有影响力。”
早些年,远在哈尔滨和贵阳的外甥和侄子要把二位老人接到家里照料。去住了半年,二老非得回老家。李兴焕干爹去世后,远在贵阳的侄子张乃功两次打电话给李兴焕,要将大伯母接去照顾。凌世贤一听,舍不得离开,“在大城市住不适应,再说家里儿媳贤惠、孙女孝顺,照顾得非常好,我就知足喽!”
老人不愿意离开故土,张乃功也不能强行,于是将照顾老人的事情托付给李兴焕。年近70的张乃功在电话中激动地说,他们离着老家远,没办法照顾,“兴焕这么无怨无悔、尽心尽力地照顾两个老人,很不容易,我们打心里感谢她。”
在女儿的记忆里,妈妈对奶奶的照顾很周全,很用心。李兴焕用言传身教熏陶着女儿。懂事的女儿也将没有血缘关系的爷爷奶奶放在了心上。
“奶奶,我回来了。”“我的心肝宝贝。”无论是放学还是下班,祖孙俩见了面,总是说说话唱唱歌,热闹一番。
父母孝敬爷爷奶奶,女儿打小就看在眼里。成年后的女儿更理解了妈妈的辛劳,更加孝敬奶奶。除了给奶奶买东西,每到奶奶生日,女儿还开上车,拉上奶奶,买来生日蛋糕,到饭店热闹一番。老人欢喜地搂着孙女不撒手,高兴地唱红歌。
这边日子过得顺顺当当,没成想,2018年11月,李兴焕的娘家妈妈突患重病,需要她回家靠上照顾。女儿看着妈妈左右为难,不能分身照顾两个老人,就主动辞去工作,回家照顾奶奶。“妈妈是个孝顺的好人,她太不容易了,我得给她分担些压力。”
对妈妈,成家后的女儿更是牵挂在心,经常开车拉着妈妈到超市购物,每逢回家总是大包小包地带东西。女儿给妈妈买的一件长羽绒服,李兴焕不舍得,至今还没上过身。女儿常说,人健在时晚辈的必须要尽孝,将来不后悔。
俗话说,不行春风,哪得秋雨。非亲非故的三代人用真情付出,换来彼此间的真爱,谱写出一曲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