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的梅州一日游活动,我们来到了位于闽粤赣三省交汇处的松口古镇。到了这个华侨之乡,火船码头是一处非到不可的地方。沿着码头斑驳的台阶拾级而下,一艘半新不旧的轮船靠泊在码头的桩柱边,眼前荡着碧波的梅江水南奔而去,流入韩江,汇入辽阔的大海。
台阶上,人们用雕塑重现了当年平常的情景:两个背着竹筐的工人一前一后,弯着腰,一步一步在台阶上登攀着,一个提着箱子的汉子正欲离家远去,后头的台阶上,他的妻子正带着孩子依依送别。这组雕塑让人一目了然:旧时的客家人,就是从这个火船码头搭乘电轮,转至汕头樟林古港,再乘大轮船去南洋过番的。
有着千年历史的松口古镇,地处梅江侧畔一个依山傍水的绝美小盆地,自古以来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既是商贸重镇,也是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地和转折处。古镇中这座烙满了梅州客家人下南洋那段峥嵘岁月印记的火船码头,是无数海外游子记忆的起点、思家念亲的起点,也是爹娘妻儿挥手眺望的起点。
明末清初期间,梅州地区的客家人出南洋,都要到这里来搭乘火船至汕头,然后转乘大轮船到南洋国家。与此同时,当地和江西等地的土特产会在这里运出去,从日本、南洋过来的进口产品会到这里下船,再运到陆上的其他地方。松口是梅州客家人下南洋走向世界的第一港,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和潮汕人一样,客家人也称“下南洋”为“过番”,把海外归来的华侨称之为“番客”。在那个年代,很多客家人迫于生计,一次又一次、一批又一批批地去往南洋,既是为了躲避战乱,也是为了谋生计,维持家庭生活,改变个人或家族的命运。迁徙南洋是客家人走向世界的起点,后来又陆续从南洋向澳洲、美洲、非洲飘移,最后形成“日不落民系”的世界格局。
在中国近代史上,“下南洋”是一场持续多年蔚然壮观的移民潮,与史上的“闯关东”“走西口”一样,带着深深的时代铬印,充满了离乡背井的无奈、谋生求存的辛酸,挥之不去的乡愁,以及落叶归根的情怀。与闯关东、走西口相比,下南洋更为壮观,更具跨国跨洋色彩,范围更大,经历时间更长,历史影响更深远:这段“下南洋”的迁徙历史,打造出的,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迁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