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国军将领谢晋元决定将自己的妻子凌维诚,还有几个孩子从上海送回广东老家。谢晋元知道战争就要到来了,作为一个军人,他将和所有战士一起坚守在上海,直到最后一刻。
谢晋元从未畏惧过死亡,但是他也会拼尽全力保护好自己的家人,所以在战争来临之前,他决定和妻子道别,也许,这就是他们的最后一面,沙场无情,从来都不是开玩笑。
谢晋元(中)
相知相恋
1936年,是他们结婚的第七年,七年来,谢晋元和妻子凌维诚一直和最初见面的时候一样,真心爱着对方,但是在乱世之中,这些儿女情长实在显得太轻,在国家大事面前,分离成了必然。
凌维诚一辈子都记得丈夫对她最后说的那些话:
“这场战争将会是长期、激烈和残酷的,如果不安顿好你们,我无法安心杀敌。让你待在这么苦的地方实在是不得已,侍奉年老父母和抚养年幼子女的重担本应该由我来挑,但作为军人,为国效命就不能顾家,所以现在不得不交给你了。但你要相信,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到胜利那天,我来接你们返回上海。”
谢晋元遗孀凌维诚及四个子女,1940 年摄于广东蕉岭
凌维诚相信他们还会有重逢的日子,尽管沙场无情,但是谢晋元从未骗过她。然而这一次,谢晋元却食言了,他奔赴战场,再也没有回来,也再也没能接他的妻子儿女回家。
最开始的时候,谁也没想到凌维诚和谢晋元会走到一起,两人的出身经历完全不一样。
谢晋元生在广东一个普通农家,家境贫寒,全靠自己学习用功,才一路考进了黄埔军校,挑起了一家的生活重担,在军队里南征北战,靠着一个又一个的战功不断升迁,但即便如此,遇见凌维诚的时候,谢晋元也只是一个营长,并不算多么出类拔萃。
而凌维诚当时耀眼得多,她是富家小姐,从小在上海长大,备受父母的宠爱,长大之后又出落得楚楚动人,是上海务本女中的校花,追求者在她的身后排起了长队,可是凌维诚却没有对任何人动心。
凌维诚
凌维诚对于那些追求她的男同学们虽然并没有坏印象,但始终觉得,自己的丈夫不该是这样普通的学生,她向往嫁给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大英雄。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1927年,一场盛大的婚礼在上海举办,女方是凌维诚的朋友,而男方是谢晋元的同僚,所以原本天南海北相隔的凌维诚和谢晋元就这样出现在了同一个地方。
而且更巧的是,他们还分别是婚礼上的伴郎和伴娘,所以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交流,凌维诚很快就对谢晋元一见钟情,也许这个人出身很普通,在民国时代,虽然人们提倡自由恋爱,但还是难免门第偏见,可是凌维诚却不在乎,她知道谢晋元是一个优秀的人,值得自己托付终身。
谢晋元
但是谢晋元面对凌维诚的表白却不敢回应,诚然,谢晋元心里也早就深深爱上了这个姑娘,可是谢晋元是一个朝不保夕的军人,随时有可能死在战场上,谢晋元认为,自己不该连累一个好姑娘。
但凌维诚只要认准了一件事情,就格外执着,她坚持给谢晋元写信。
1928年,谢晋元在北伐战争中身负重伤,昏迷在医院里,凌维诚听说了这件事情,火急火燎地独自乘坐火车,赶了两天的路跑来看他。
谢晋元一睁开眼睛,就看见凌维诚红着眼眶坐在自己的病床前面,看到谢晋元醒过来,凌维诚欢喜极了,谢晋元看着凌维诚,不由得叹气,对她说:
“我是随时要死的人。”凌维诚说:“那又怎么样呢?你想的我都知道,但是你难道不喜欢我吗?”
谢晋元与凌维诚的婚礼合影
凌维诚是个从不拖泥带水的直性子,喜欢就是喜欢,她明白,做一个军人的妻子并不容易,可是她依然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谢晋元终于被打动了,他也决定遵从自己的内心,就这样,1929年9月,他们终于结为夫妻。
结婚之后,他们成为了人人羡慕的一对,谢晋元对于妻子十分体贴,百依百顺,而且自从结婚之后,谢晋元也一路升迁,成为了师级干部,这时候很多人才转变态度,说凌维诚有眼光、会挑人,凌维诚在乎的却不是这些,哪怕谢晋元一直都是营长,她对他的心也是始终如一的。
乱世飘零
1936年,凌维诚怀上了他们的第四个孩子,可是,夫妻俩还没来得及高兴太久,战火便渐渐蔓延到上海,日本的野心早已昭然若揭,作为将领,谢晋元必须身赴前线和敌人进行作战,保家卫国。
为了保护妻子的安全,谢晋元要求凌维诚回乡下去,带着孩子们躲避战乱,凌维诚当然不愿意接受这个安排,上海即将陷落,丈夫又要赶赴前线杀敌,如果她回到老家,又怎么能够放心?
但是谢晋元却不断地恳求妻子,他对妻子说,如果妻子留在上海,他的内心也不会安定。为了大局考虑,凌维诚只好同意带着孩子们先回老家。谢晋元知道妻子内心的担忧,所以他对妻子保证,只要战争结束,他一定会立刻接她们回来。
但当时夫妻两个人心里都清楚,这一别,或许就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可是那又能怎么样呢?总要有人为了国家而牺牲。
凌维诚走后没多久,淞沪会战便爆发了,在强敌面前,国民党军队难以抵挡,只能纷纷后撤,而谢晋元所在的部队被委派了断后的任务。谢晋元带领着国民党部队88师52团的战士们留守在四行仓库,和敌人苦战。
四行仓库保卫战
这段战斗历程在历史上称之为四行仓库保卫战,后来又被改编成电影《八佰》,作为团长的谢晋元当然是这个故事的主角,他带着战士们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坚守着阵地,而外界当然也密切的关注着他们的状况。
蒋介石其实早已经放弃了这支孤军,因为老蒋想要用他们的牺牲来在国际上博取同情。但是老蒋可以放弃,谢晋元却不能够放弃,军人的天职便是保卫祖国的领土。
可谢晋元没有想到,最后他还是被蒋介石出卖了。谢晋元带领战士们在上海坚守了两个多月,又在四行仓库和敌人激战了四天四夜,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他们依然没有投降,可是蒋介石却已经和英美各国进行了一番磋商。
最后,蒋介石和列强达成一致,让谢晋元带领着战士们撤出四行仓库,但是他们撤出之后,需要立刻接受英军的管制,同时卸除身上的武器,也就是说等于把他们变相囚禁起来。
谢晋元(中)
就这样,谢晋元接到了撤退的命令,谢晋元对这个命令非常抵触,因为他早已经发誓要和四行仓库共存亡,可是老蒋却派人对他进行反复的劝说,无可奈何之下,谢晋元只好同意撤退。
谢晋元当时还以为虽然撤退可惜,但至少可以保住战士们的性命,可以和妻子儿女见面,却不料这只是另一场阴谋,他们很快被送往英军画出的租界,进行所谓的隔离,他们被限制外出,只能待在方寸之地,谢晋元这才意识到这是一场欺骗。
但是事已至此,无可挽回。可谢晋元并没有就此消沉,他依然带着战士们每天出操喊口号,训练,甚至还定期举行升旗仪式,因为有谢晋元这个主心骨在,所以战士们的精神始终没有垮掉,反而日渐的团结。
四行仓库士兵
谢晋元和战士们的行动感动了所有的上海市民,上海市民每天在外面看着谢晋元带战士们进行升旗仪式,内心都盼着他们能够早日得到释放。而在广东等待丈夫的凌维诚自然也期盼着这一天,只是谢晋元知道,自己或许没有重获自由的日子了。
他在1939年为自己写下了遗书,遗书中他释然地说:自己是“光明而来,自当正大而去”。
汪伪政府成立之后,汪精卫曾经多次派人来劝降,但是谢晋元对于汪伪政府开出的条件不屑一顾。他这辈子最恨的便是出卖国家之人,绝对不会和他们同流合污,而汪精卫被谢晋元的行为激怒了,他认为谢晋元既然不能为自己所用,就必须尽快除掉,免得谢晋元在上海人民心目中的威望越来越高,反而对他汪精卫不利。
汪精卫(前右)
因此,1941年4月24日,汪精卫派出了四个卧底,潜入谢晋元所带领的部队之中,趁着出早操的机会,对谢晋元进行了刺杀。谢晋元被刺客的匕首刺中要害,当场气绝身亡,这件事情一下子震惊了全国。
自君别后
远在广东的凌维诚自然也听说了丈夫身亡的消息,看到新闻之后,凌维诚感觉自己的大脑一片空白,她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她等待了丈夫五年,五年的时间里,她没有一刻不在思念丈夫。但现在,她的丈夫永远离开了,再也不会回来。
有那么一刻,凌维诚觉得自己想要和丈夫一起走了,但是回过神来,她想起自己还有四个孩子要照料,还有一堆丈夫的身后事没有处理好,她又决定振作起来,丈夫不在了,她要替丈夫扛起肩上的责任。
凌维诚及四个子女
她安排好了家中的事情,然后带着四个孩子来到了重庆面见蒋介石,老蒋承诺给他们发放一笔抚恤金,凌维诚就是为了这笔钱而来,她需要钱来抚养四个孩子,同时她还记挂着曾经在四行仓库和丈夫作战的800壮士。
拿到抚恤金之后,凌维诚便和孩子们回到了上海居住。物是人非,曾经上海是她和丈夫相爱结婚的地方,但现在上海成了凌维诚的伤心之地。凌维诚回到上海几天之后,便有人登门拜访,那个人正是曾经的800壮士之一。不过现在800壮士的生活都非常困难。
当然了,800壮士指的并不是800个人。当时为了迷惑日军,谢晋元对外宣称自己麾下有800人,实际上这800壮士应该只有400人不到,而在之后又牺牲了不少人。
更令人发指的是,在谢晋元死后,这些战士失去了庇护,竟然直接被日军送去了劳工营,死伤过半,现在还活在世上的,恐怕已经不到100人了。
凌维诚听说了这些战士们的遭遇,非常心痛,她知道如果丈夫活着,一定不会允许这一切发生,只不过现在丈夫不在了,又有谁来安置这些老兵呢?后来凌维诚还听说,800壮士从劳工营冒死逃出之后,曾经到政府那里去寻求帮助,但是政府却对他们不管不顾,毕竟当初是老蒋主动把这些战士们当做了谈判的筹码,现在这些战士即便回来,老蒋当然也会对他们的事情避而不谈。
老兵们早就饱受折磨,非死即残,没什么劳动能力,有些人甚至沦为了乞丐。凌维诚决定承担起这份责任,她拿出自己的积蓄,给这些老兵买了房子,帮助他们找工作,并且亲自写信给蒋介石,用自己“谢晋元遗孀”的社会影响力,为这些老兵争取社会福利,她自己更是一边工作,一边补贴这些老兵。
一边养育孩子们,一边还要资助800壮士之中的幸存者,凌维诚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但无论如何她都咬牙坚持着,这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丈夫的遗愿,也是出于凌维诚自己的爱国之心,她不能让这些曾经浴血奋战的将士无依无靠。
陈毅
上海解放之后,凌维诚看到了新的希望,她给新任的上海市长陈毅写去了救助信,希望新中国政府能够给这些老兵一些照顾,陈毅接到信,得知当年的800壮士还有一部分活着,一边为此感到欣慰,一边又为老蒋的薄情寡义感到心寒。
很快陈毅就给了凌维诚答复,陈毅决定给这些老兵抗战功臣的待遇,由国家来给他们补贴,照顾他们一辈子,同时,陈毅也邀请凌维诚来政府工作。
真正的曙光终于到来了,凌维诚的一片苦心没有被辜负,800壮士有了依靠,而牺牲的谢晋元团长想必也可以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