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八位好友,从岳阳自驾湘西游。先向西到芙蓉镇,然后一路向南经里耶、茶峒,向北到浦市,将湘西四大古镇游了个遍。
古镇之所以保存得较完好,是因为地处偏远,战争等人为的破坏较少;古镇之所以曾经繁华,是因为建在江河边,便于水路交通运输;古镇之所以这么有名,是因为有着久远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蕰。改革开放以来,是文化的魅力,使得湘西四大古镇重放光彩。
因电影而出名的芙蓉镇。图源:@时人不识
我们到芙蓉镇时已是傍晚。
芙蓉镇原名王村,建在酉水边、营盘河的悬崖上,有2300多年历史。原来是土司行宫,有“溪洲铜柱”记载历史,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电影《芙蓉镇》在此拍摄,2007年8月王村更名为“芙蓉镇”。
观赏芙蓉镇的夜景,摆手堂的节目结束了,青石板街上的店铺关了不少,但红灯笼仍旧,却没有昔日的摩肩接踵的人流。过“土王桥”沿街而下,就到了有名的瀑布下。虽说瀑布的水量不大,但在灯光照射下,变幻出不同的色彩, 行走在瀑布后,有身在仙境的感觉。
经长廊转到大码头,再步入青石板路蜿蜒向上,这就是古时繁华的商业街。两边是板门店铺和土家吊脚楼。骡马连水路,繁荣了几千年,坑洼不平的青石板就是最好的证明。当然,古镇也融入了不少的现代元素。来到芙蓉镇113号正宗刘晓庆米豆腐店,看着墙上的电影图片,我在心里想,为什么不叫电影人物胡玉音米豆腐店,看来还是演员刘晓庆名气大些吧。我们每人来了一碗,不管味道适不适合自己的口味,也算了却舌尖上的心愿。
清晨,我们又逆时针转了一圈芙蓉镇,街上很冷清。五类份子早就不扫街了,扫街的是穿着红马甲的环卫工人。也不可能看到敲破锣的王秋赦,更听不到他那哀嚎的喊声了。循环放映《芙蓉镇》的电影院还没有营业,在江边“芙蓉楼”(王邨)下的台阶上,有游客用无人机在拍摄日出的美景。白天观瀑布,因水量小,不显壮观,但也有一种纤柔婉约之美。根据宣传牌,我们了解到形成两级阶梯状帘式瀑布的原因条件。在瀑布的顶端,我们走踏水桥过营盘溪时,有少妇在河边洗衣服,棒槌声声,水花飞溅。看飞瀑注入酉水,观两岸的吊脚楼,这真是一座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
因“秦简”而闻名的里耶。图源:@时人不识
在参观十八洞村和矮寨大桥、打卡尖朵朵后,我们赶到里耶时,又是华灯初上了。
清晨,开车上里耶镇后面的八面山观日出。整个里耶古镇都在山峦间的云雾中,使里耶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太阳跃出地平线,朝霞才慢慢把里耶古镇照映出来。
里耶,在土家语中,为“耕地”“拓土”之意。里耶始为战国晚期楚的军事城堡,后为秦的洞庭郡迁陵县治。清朝里耶形成了码头商埠,成为湘、鄂、川、黔边境贸易中心。里耶景区由古城、古镇、博物馆和酉水河风光带组成。我们首先参观了里耶古街道,街道沿酉水河而建。里耶古镇有三个门楼,建筑都是古香古色,青石板路面。保存的古老建筑群和新建的街道,浑然一体,让你辨不出新老真假,几条横街连到城墙式的大堤上。街上的店铺营业的也不多,一条由花油纸伞装饰的街道,却充盈着生机。
前行到了里耶古城遗址,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秦代古城遗址。有“天下秦城,中国里耶”之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护城河与城墙间的环城路,黄土夯筑的城墙残缺的存在,砾石铺就的道路巷陌,房屋的布局依稀可辨。特别是三个亭子保护下的三口井,有一口称为“天下第一井”,2002年在井里发现了37400多枚秦简,其数量为我国此前考古发现秦简总数的十倍,还有原始保护区待挖掘。这一考古的重大发现轰动了世界,被专家誉为“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
下午,我们参观了“里耶秦简博物馆”。秦简内容涉及秦时基层政权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邮政、天文历法等方面。除了秦简,还在三号井出土了一些珍贵的陶器等。我们不懂考古,看着秦简上的字和翻译简介,才让我们有所了解。特别惊讶的是,那时候就有乘法口诀,而且用的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数字。在博物馆里,我们为六千年前的中华古文化能传承到现在而骄傲,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因《边城》而扬名的茶峒。图源:@时人不识
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开篇就是“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我们是下午行车到重庆市(原属四川)的边城洪安古镇,在“川湘黔边城”的石碑前停车,下到花垣河边,在国务院1997年立的三省交界的三角石碑前留影。一面刻的重庆,一面刻的湖南,一面刻的贵州。可以说是一脚跨三省,三省闻鸡鸣。再开车从桥上到湖南茶峒镇安顿好后,从茶峒古码头坐“拉拉渡”到了洪安。
拉拉渡,是小说《边城》的场景,原是手攀缆索牵船过对岸,现在是用一截木棒中的一个缺槽,卡住钢索拉动,就既轻松又不伤手了。古渡口有座1968年建的毛主席语录六边形红塔,老街上“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的纪念馆”正在维修,有条围墙上是小说《边城》的图画和文字。
茶峒这边的门楼修得很高大,木质结构,显得典雅古朴。青石板的街道大多是古建筑。水中有个翠翠岛,上面有翠翠的雕塑和一些有关《边城》的宣传内容,可正在封闭重修,只能以后再去参观了。
在镇上寻找翠翠,发现大多是老了的翠翠,年轻的翠翠很少看到,但我们看到了一群小学生,在古镇写生作画,她们都是未来的小翠翠。
茶峒的夜景也是很美的,有翠翠客栈、翠翠旅馆、翠翠超市、翠翠酒店、翠翠人家鱼庄等红灯笼或霓虹灯招牌,在招揽着生意。我们在河边的吊脚楼晚餐,饮着小酒,吃着“一锅煮三省”的石锅鱼,欣赏着河边的美景,悠闲自在,不亦乐乎。
因“国保”而驰名的浦市。图源:@时人不识
我们在绕道攀登梵净山,浏览寨沙侗寨后,赶到浦市已是午餐时间,下午参观古镇。
浦市是湘西四大古镇之首。浦市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称“国保”),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古镇建在宽阔的沅江中游西岸,一条主街、多条巷弄,是古建筑保持得最完整的古镇,是最原生态的古镇,也是商业化运营气息最淡的古镇,更是一个安逸舒适的古镇。街上基本上都是原住民在生活,经营开店的不多,但生活气息浓郁。
宽敞的主街上,有一家傩面具店,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原来浦市古镇是“东方戏曲活化石”的辰河高腔发祥地。傩面具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傩仪、傩舞、傩戏。祖传艺师正在制作面具,墙上挂着各种各样的成品,我们征得老板的同意,拿起自己喜欢的傩面具,戴上照相留念。
街上有一条窄窄的余家巷,青石板路光亮,墙脚破损严重,墙面斑驳,只有百十米长,却有四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她们是“荣昌商号”“周家院子”“姚家绣楼”和“余字镖局”。还有一个湘西洲文物保护单位“浦市觉庐”。可以说,全国仅有这此一巷也。在这有着深厚历史底蕰的巷道里行走,我们被中华文化深深陶醉了。
余家巷的出口,有家民宿叫“浦市醉”,古楼加新建筑,很有规模、也很气派。浦市的小锅米酒很有名气,门墙上一段文字写得很形象:“浦市的酒量并不大,一小瓶米酒就把三街四十五巷灌醉了。从余家巷出来,一条中正街醉到东倒西歪”。
湘西四大古镇,是中华民族和平相处的典范,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宛如镶嵌在湘西大地上的四颗璀璨明珠。漫步在古镇的青石板街上,让人安静,让人遐想,使人记住乡愁;观赏着古老的建筑和文化,让人自豪,让人自信,催人永远奋进。(图文:红网论坛@时人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