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地报告疫情与自驾游关联,暑期还能出游吗?重要提醒——
7月2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全球疫情出现反弹,暑期国内人员流动性增加,各地发生本土疫情的风险有所增加,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7月以来,多个旅游城市陆续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还有多地报告的疫情与自驾游相关。疫情面前,暑期还能出游吗?旅游城市如何做好防疫?游客又该怎样做好防护?
多个旅游城市
发现新冠感染者
7月以来,北海、海口、成都、长沙、甘南等多个旅游城市陆续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
此外,多地报告的疫情与自驾游相关。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7月以来多地发生自驾游引起的疫情外溢,已涉及多省市。
7月6日,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在核酸检测愿检尽检中发现1例核酸阳性。流调显示该阳性病例7月4日从上海自驾抵达马尾区入住三江国际大酒店。
7月9日,广东省广州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7月8日0时至9日8时,广州市新增6例新冠病毒本土阳性感染者,其中5人互为亲属关系,包括两对夫妻。他们于6月20日起结伴到外地市自驾游,7月5日晚返穗,另一名感染者为其中两人的同楼层邻居。6例新增感染者为同一传播链,经专家研判为自驾游外地市感染输入聚集性疫情。
另据海口发布7月9日消息,7月9日海南省海口市发现4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为广州市7月8日报告的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的密切接触者。
在7月16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称上海社会面新增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流调显示,该感染者近14天内有多次外地出差史,曾多次自驾往返外省市。
暑假正值旅游旺季,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让有回暖迹象的旅游业迅速降温。
受疫情影响
多地景区暂停开放
6月以来,行程卡“摘星”、第九版防控方案和跨省游的恢复,让不少家庭把暑期出行计划都提上日程。
携程平台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预订7月1日至8月31日的跨省游订单环比上月增长近200%。然而,随着病毒的变异与疫情的不断散发,部分景区受疫情影响暂停对外开放,让不少人原本计划的旅游团延期,自驾游泡汤。
7月14日,广西北海涠洲岛旅游区已暂停接待游客上岛,17日,涠洲岛管控进一步升级,暂停所有人员进出涠洲岛旅游区。
除北海外,多地旅游景点、娱乐场所受疫情影响暂停营业。
成都室内娱乐场所和各类公共文体活动场所暂停营业,部分旅游景区也临时关闭。
珠海市此前发布通告,15日起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香洲区、高新区、鹤洲新区内的A级旅游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暂停营业。
暑期还能出游吗?
应如何做好防护?
早在去年,“旅行团传播链”引发的疫情传播曾引发广泛关注。暑假来临,热门旅游城市也纷纷出现疫情传播,旅游城市防疫的难点在哪?
据澎湃新闻报道,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分析,对于存在国际航班的航空口岸旅游城市,如深圳、厦门、成都等等,主要需要警惕存在外防输入的风险。而相比航空口岸,西南、西北和东北“三边”地区的陆路口岸更加需要重视,既要外防输入,也要防止疫情对附近城市扩散和外溢,对输出地区的防疫带来一些影响。
此外,旅游景区人员复杂,流动性大,聚集性强,疫情防控难度较大。
那么暑期出游应如何做好防护呢?
北京市卫健委7月19日发布提醒,暑假期间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报告确诊病例地区旅行或出差,外出游玩时要关注目的地防疫政策,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乘坐飞机、火车、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时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配合测温扫码、查验核酸证明等各项防控措施;入住宾馆和酒店后要注意开窗通风;在车站、景区景点等场所排队等候时,注意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不在人多拥挤的密闭场所久留。
外出归来后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的身体状况,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不带病上班,不参加社会活动,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打网约车等,戴好口罩,及早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按规定就医,配合开展核酸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向医生告知活动史、接触史及身体异常情况,不自行购药、服药。
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