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族大业,高等教育更是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国家战略之下,国内高校又该以何种姿态去迎合社会发展,助力民族大业?
事实上,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校的建设也愈加完善。曾有“985”“211”工程备受热捧,今有“双一流”统筹全局,后来居上。而“双一流”的出现也使得国内不少高校实现了弯道超车。也给考生们提供了更多优质的选择。
“双一流”作为我国继“985”“211”工程之后推出的又一项重大决策,对高校的建设与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非同小可。首先,高校入选双一流不仅能在高教圈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也能够优化师资配置,产出“一流”科研成果,培养一流人才;其次,高校可以能够提升学校社会服务和学科声誉,推动其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而对广大的考生而言,“双一流”高校显然更具实力和潜力,也更被社会各界所认可,选择报考“双一流”的各种优势不言而喻。2022年,新一轮“双一流”名单在万众的期待和呼唤中面世,在此次激烈的角逐中,7匹“黑马”横空出世,一股热浪随之而来。其中便包括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顺利晋级,成为响当当的7所“双一流”新贵高校之一!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高校,砥砺前行的华南农业大学可以说实至名归。回首华南农业大学“双一流”高校“进阶”之路,华农步履不停,辉煌不止,一路走来,遍地开花。华农这部充满传奇色彩的“进阶史”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百年学府,盛世华章
“农业教育要振兴中华农业”,在这一时代口号的号召之下,当时在不少在农学领域颇有实力和影响力的有志之士应声而动,勇立潮头,加入了建设华南农业大学的光荣队列。
1908年,刚刚学成归国的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唐有恒受命筹建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及附设农业讲习所。胸怀家国大义的他,在美国求学时就曾在案头写下“磨砺以须,俟他日精忠报国;蹉跎岁月,问何时养育国民”。而他的所作所为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业高等教育的发展。
1909年,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及附设农业讲习所正式成立,翌年改名为农业教员讲习所,办学层级相当于“高等学堂”。我国近现代高等农业教育史上创建最早的学校之一,由此诞生。这便是华南农业大学的前身。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由原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和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华南农学院,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丁颖任首任院长。华南农业大学步入正轨,且逐渐壮大了起来。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华南农学院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2000年划归广东省主管;2004年12月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5年6月,顺利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此时的华南农业大学已然迈上了一条高质量发展道路。
2022年,华南农业大学成功跻身“双一流”。一百一十三年,沧海桑田,雄关漫道,华农刷新历史,也又一次惊艳了时光。
一路走来,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华农稳步前行?又是什么推动着华农节节高升?答案即将揭晓!
名师云集,璨若星辰
在华农波澜壮阔的校史长河中,凝聚了一批活力四射、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者。如唐有恒、丁颖、沈鹏飞、张巨伯等农学大家是其中典型代表。他们前赴后继,以学校为根基,挑起振兴中华农业的重担;他们善于创新,在各自的领域中成为“开荒者”“奠基人”,同时还不忘关爱后学,将师者情怀沉淀为精神沃土,让无数学生汲取力量,茁壮成长。
这些农学大家中,丁颖最是广为人知。他是著名稻作学家,“中国稻作学之父”,广东第一位院士、也是华农首任校长。他从事稻作科学研究40多年,创建华南第一个稻作育种试验场、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株“千粒穗”、首次将野生稻基因转移到栽培稻、创建我国第一个水稻生态研究室……
毋庸置疑,丁颖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作为华农首任校长的他更为华农带来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留下了“笃学明德,躬行践履,建业自强,求精图新”的丁颖精神。对华农而言这可是一笔千金不换的精神财富。
而为国家和华南农业大学作出巨大的贡献的丁颖,也最终获得了应得的荣耀。
1955年,丁颖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而在丁颖影响下,华农1953届毕业生卢永根、庞雄飞、郑儒永三人先后当选院士,在全国高等教育界均属罕见。一株稻穗,花开百年。华农水稻研究领域“一门三院士”广为流传,堪称一段不朽佳话。
值得一提的是,卢勇根师出丁颖,为丁颖的得意门生;更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卢永根的学生刘耀光也当选中科院院士。而迄今为止,华农已先后培养出12位院士。一片沃土,结实遍野。
此后,丁颖精神,“同届三院士”“一门三院士”的传奇故事鞭策着一批又一批华农学人。
从建校先贤到院士巨擘,再到活跃于社会主义事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民族先锋……进入新时期,怀揣薪火的华农人活跃在社会的不同领域,彰显着一份同样的华农传承。
如今的华南农业大学更是将人才强校做到了极致。华农目前的师资队伍中,拥有院士3人,国家级人才55人,省级人才107人;以及国家级教学名师/特支计划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而且,华农还在其原有的师资基础之上,精准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57人,其中院士1人、国家杰青2人。“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之大,而在于大师之大。”华农践行了这一真理。
就在前不久,华农的谢君和李鑫2名教师还入选2021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他们过去十年均发表了多篇高被引论文,这些论文的被引频次在Web of Science中位于同学科、同发表年份的前1%。这不仅彰显了他们在同行中的重要学术影响力,更体现了华农对其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重视与支持。
教师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关键力量,更在高校科技创新中占主体地位。而今的华农,名师云集,璨若星辰。其科技创新自然更胜一筹。
科技创新,顶天立地
说到华农的科技创新,自然要提一提其学科建设情况。毕竟学科建设是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础。
在学科建设方面,华农的兽医学、农学均位列软科世界一流学科第27名,21个学科上榜“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植物学与动物学进入ESI全球前1‰,实现零的突破;目前华农ESI全球前1%学科数量达到10个……这些都是华农培育科技创新成果,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而其中植物学和动物学作为作物学的支撑学科,也是华农此次进入“双一流”的坚实基础。
近几年来,华农获得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累计20项 ,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某,并实现“三大奖”大满贯。
而华农的科技创新向来讲究“顶天立地”。“顶天”即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产出新成果;“立地”就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更好服务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事实证明,华农做到了。
从早期的抗击“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到近年的非洲猪瘟防控,华农已多次在重大公共应急事件中始终发挥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针对目前非洲猪瘟的严峻形势,华农第一时间组建国家非洲猪瘟区域实验室并获得相应研究资质。而且,华农是五家获批单位中唯一的省属高校,该实验室更是华农继国家禽流感专业实验室后又一个与动物疾病研究相关的国家级区域实验室。几十年如一日,华农科技创新从未止步,并稳步提升。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华农更称得上是国内高校中的佼佼者。早在2016年,华农的科技成果转化已达千万之上。就在今年,华农还破译了荔枝基因密码,进一步揭示了荔枝开花早晚的秘密。而这一研究成果将为未来荔枝功能基因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对促进荔枝品种改良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在华农众多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当属其桑蚕科技这一科技成果落地最为打动人心。
宜州是中国蚕桑之乡,种桑养蚕已有470多年历史。自古以来,桑蚕业也是宜州的重要经济来源。而近年来,但受年轻劳动力外流、养蚕技术落后等原因影响,宜州的现代桑蚕产业发展囿于历史瓶颈,仍是“看天吃饭”。这也直接导致蚕农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痛点。
问题迫在眉睫,解决问题刻不容缓。针对这一问题,华农科研团队先后与十多家企业开展农科教合作,建立“专业+技术+产业”三位一体的互生创新模式,打造“高校+企业+基地+蚕农”的成果转化链条,联合企业研制并推广“互联网智能虫情预警远程预警监测”、“蚕桑病虫害绿色生态防控技术”等科技成果,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助力脱贫攻坚。
最终,宜州桑蚕业产值增长18.8亿,连续14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基本形成了蚕桑循环经济产业链,成为宜州惠民增收、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这不仅体现了华农不可比拟的科技成果创新能力,更彰显了华农始终践行振兴中华农业之决心!
回首往昔,华农一路走来,一路生花;着眼当下,华农已开始书写新鸿篇;展望未来,华农必将交出令时代更满意的答卷。113年,无数个春夏秋冬,无数次奋起直追,这所百年学府依旧能量无限!师资力量雄厚,科技创新成果累累,华农这所百年学府经住了时间的考验。立足“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站在“双一流”新起点,华农已然迈上新征程。“鲲鹏展翅凌万里,策马扬鞭自奋蹄”。华农的明天,诸君皆可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