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场!”12日中午11时许,香坊区三合路靠近三环桥的卸雪场,关博在雪场门口打着手势,指挥等待进场卸雪的车辆。哈市迎来虎年春节后的第一场春雪,三合路三环桥附近的雪场投入运营,香坊城管服务中心的关博、杨新甜、郭成浩、魏焕伦随即开启了另一种方式的“浴雪奋战”。
四、五个人负责近万平方米雪场运转
12日,记者来到了香坊三合路靠近三环桥附近的三合路雪场,这里负责接收原动力区域街路上清理出来的积雪。
“这里一共有近万平方米空地。今冬降雪相对频繁,绝大部分区域已经被3米多高的雪堆占满,目前还有一两千平米的空地,”香坊城管服务中心雪场管理负责人杜宪鹏指着雪场中心区域的空地介绍,这些是为卸雪车进场方便新清理出来区域。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型的铲车正在对雪堆进行挖掘对中心空地区域进行平整,目的就是尽量将积雪堆到周边,在中心区域腾挪出更多的卸雪空间,以减少车辆在雪场滞留时间,提高效率。
近万平的雪场,每天有不计其数的车辆进出卸雪,负责管控运营的人员只有四五名。井然有序的背后,是城管队员高强度的付出。
冰天雪地里的唯一建筑
“一降雪,我们就两班倒,一个班24个小时,吃住都在雪场,”香坊城管服务中心的张炳琦告诉记者,值守最主要的工作是维持秩序,指挥车辆按照雪场规划好的路线和点位卸车。
“为了防止随意卸车造成雪场内交通堵塞,我们要在雪场内的关键点位设岗值守,盯着每个卸雪环节。”张炳琦说,降雪量大时车辆必须排队进入,否则就会造成拥堵。雪场路面上全是积雪,稍不留神车辆就可能陷在雪中,这时城管队员就要立即协调大型铲车进行拖拽,并指挥周边车辆尽快疏散腾出道路和空间。
虽然没有重体力劳动,但雪场看守员所有这些工作都必须在冰天雪地的室外进行。“最难熬的就是冷,一般我们的队员都是在外面两个多小时后到门口的板房里暖和一会,由其他队员接替他的岗位。”杜宪鹏说,最冷的时候接近零下二三十度,在雪地里站15分钟双脚就冻麻了,穿再厚的棉鞋也没用。
记者在三合路雪场看到,在一座座小山似的雪堆外,这里唯一的建筑物就是大门口的一处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活动板房。这里是值守队员的办公室兼宿舍兼取暖屋兼仓库。狭小的空间里摆着一个大大的电暖气和一台电脑,还有一张上下两层的铁床。为喝口温水,队员们只能把矿泉水瓶放在暖气上烤。
由于每个班是24小时,队员们会在这个小屋里轮班吃饭,半夜不忙的时候,可以裹着棉服在床上眯一会,等着下一班队员进屋换岗……
清雪大军中最后收工的人
除了工作环境艰苦,雪场的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危险,尤其是晚上。“因为进入雪场的车辆都是大货车或者铲车等大型车辆,车辆有视觉盲区,加上雪场晚上光线不足、地形复杂,队员们夜间在雪场上作业必须格外打起精神,爆闪灯、荧光棒、反光衣是必备的安全三宝,”张炳琦说。
杜先鹏告诉记者,整个冬季,香坊区城管服务中心一共有24名城管队员们负责三合路和兴盛路和油坊街的三个雪场秩序管控。
其实,除了香坊区,类似三和路这样的雪场在哈市的各个城区还有很多。他们一般分布于城区开阔地,且交通相对方便。“作为清雪最重要环节之一,雪场的高效运行,决定着清雪进度的快慢,车辆拉运的效率。”市清冰雪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中的雪场从开始下雪就得启动,主干街路,次干街路,背街背巷,清理完、拉运完,雪场还要等着接纳各个居民小区物业清理拉运过来的积雪。这些全部拉运完毕后,雪场依旧不能关闭,还要平整场地,为下一场降雪预留空间。每次降雪后,雪场值守人员都是最后一批收工的人。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霍亮 文/摄/视频拍摄
编辑: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