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生病了就要吃药,就连最常见的、一般可以自愈的感冒都是如此。很多人家里都常备有“消炎药”,一旦有个头疼脑热,立马会找出几颗(几包)来吃。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真正关注过,他们所吃的“消炎药”是怎么消炎的,是通过杀菌还是抑制炎症反应?这很重要,如果对这个问题不理解,就可能吃错,甚至对身体造成损害。
传统上,大多数人认为,他们吃的“消炎药”就是抗菌药或者杀菌药,既然是杀菌,这些药物应该是抗生素或者抗菌药。
不过,消炎药、抗生素、抗菌药,这些听起来意思差不多的药,究竟是不是一回事呢?这些药是可以想吃就吃,想停就停的吗?孩子得病了,想马上控制病情,能不能给孩子吃……
今天,龙医生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抗生素和抗菌药?
抗生素的英文名是antibiotics,意思是用来对抗微生物的。
说来有趣,抗生素虽然是用来对抗微生物的,但实质上却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对其他微生物有杀灭或者抑制作用的代谢产物。
比如说,青霉素就是由青霉菌产生的,相当于是青霉菌用来保护自己的“保镖”,能保护青霉菌生长的地方被其他细菌占领。我们临床上常用的阿奇霉素、头孢类药物等就是抗生素,是临床上用途很广的抗菌药物。
还有一些具有杀灭或抑制微生物作用的药物,并非由微生物直接产生,而是依照一定的化学结构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或者取材于化工原料,如复方磺胺甲恶唑、左氧氟沙星,等等。准确地说,它们不是抗生素,但具有和抗生素同样的作用,应该是“抗菌药”。
所以,抗菌药包括抗生素,但有些抗菌药物不是抗生素。
什么是消炎药?
消炎药是人们的一个通俗叫法。
很多人认为,杀菌的药就是消炎药。因为,以前的人们医学知识匮乏,对微生物、细菌、炎症和感染等医学术语概念还不是太了解,当医生在解释时,说“你要消消炎”比“你要杀杀菌”更容易被患者理解。
但现在不一样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教育的进步,让大家更了解疾病的真相。人们有机会了解到,有些炎症是由细菌引起的,有些却是由病毒或者非微生物因素引起的,如很多关节炎是免疫因素引起的炎症。
因此,“消炎治疗”既可以包括杀菌,也可以包括抑制炎症反应等其他的治疗措施。
比如,当一个人因普通感冒或者流感等原因引起发热、头痛,或者出现关节疼痛,为了缓解症状,会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对症治疗,这些药物叫做“解热镇痛药”,其实质上是属于非甾体类消炎药。
这些药物能抑制炎症反应,从而降低体温、止痛,甚至消肿,所以更符合“消炎药”的定义。
什么情况下可用抗生素或抗菌药?
人生病的时候,尤其是小病,在疫情期间去医院不方便,在家里养病或自己治疗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可以缓解医院的压力,避免给医院添乱和交叉感染,但药物的选择还是要具备相应的医学知识。
抗生素或者抗菌药是不能随便乱吃的,只有在被诊断为细菌感染的时候才考虑吃,但怎么判断有没有细菌感染,也是个问题。
一般来说,在不去医院的情况下,如果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持续超过一周,伴有一些感染的迹象,如咽部和扁桃体化脓、咳脓性痰等情况下。
不过,抗菌药还是不要擅自服用,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而且,现在实行严格的购药制度,去药房购买抗菌药或者抗生素,是要有医生处方才能够买到的。
什么情况下要吃消炎药?
除了前面说到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类消炎药物之外,属于“消炎药”范畴的还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这样的“甾体类消炎药”,比如强地松、甲强龙等等。激素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作用,但副作用大,更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对一些慢性疼痛患者,使用非甾体的消炎药,目前是放开,大多是非处方药(OTC),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自行购买并服用。但要注意的是,这些药对消化道黏膜可能会有伤害,导致胃炎或者溃疡,等等。
一些提醒
对于有些细菌感染来说,抗生素或抗菌药需要一定的疗程,疗程不够可能症状会有暂时性的缓解,但很容易复发或耐药,比如伤寒。
服用头孢类药物、硝基咪唑类药物或磺胺类药物的时候,是不能喝酒的,因为很容易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颜面和全身皮肤潮红、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甚至胸闷、胸痛和呼吸困难等表现,需要立刻就医。
有些抗菌药物,比如青霉素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所以有类似药物过敏史者,一定要注意避免服用。
想了解更多医学知识 ,敬请关注龙医生。
#健康明星计划##谣零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