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中国一共涌现了三轮新生代城市:
第一轮新生代城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深圳、宁波、东莞、佛山、珠海、厦门、温州、苏州、无锡、常州等代表的沿海城市为主,主要崛起动力为改革开放、进出口贸易和外来投资等;
第二轮新生代城市:2000-2019年,以合肥、郑州、烟台、南通、泉州、南昌、贵阳、南宁、徐州等为代表,崛起动力为改革开放深入、城市化、交通基建、沿海产业转移、新兴产业机遇等。
目前正在崛起的就是第三轮新生代城市:主要包括嘉兴、泰州、金华、洛阳、临沂、襄阳、惠州、芜湖、赣州、湛江、雄安等。
第三轮新生代城市的特点:
1、以省域副中心城市或区域中心城市为主,在省内有较高的政治地位;
2、人口多,人口增长快,过去十年人口增量普遍在50万以上;
3、区位优越,交通发达,物流繁荣,是国家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
4、新兴产业发展迅速,至少形成了3-5个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新兴产业;
5、文化和历史悠久,民众地域自豪感强;
6、城市管理和经济运营能力出众,城建水平、经济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远超同规模普通城市。
2021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分水岭:
2021年之前,中国人口红利巨大,城市化是经济最大推动力,房地产是最大单一产业,土地财政足以满足城市资金需求,GDP很大比重来自固定资产投资,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只要不胡搞、不瞎折腾,经济一般不会差,发展经济的难度不算大,不需要太高的专业水平和战略眼光;
2021年之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甚至老龄化人口会给城市财政带来巨大负担,传统中低端产业早已被瓜分完毕,高端产业竞争激烈,新兴产业机遇非常考验城市的战略眼光、营商环境、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力、文化影响力、舆论影响力和产业人脉,这对普通非直辖、非省会、非单列城市来说,很难驾驭,未来的经济发展难度要比以前难数倍,GDP增长不再是简单的房地产+基建,而是高度专业的系统工程。过去,治大国如烹小鲜,未来,治一城如治一大国,不可不慎,不可不专业!
所以说,第三轮新生代城市的崛起难度要比前两轮更难,竞争更激烈,更考验综合性、系统性、全局性、专业性能力。未来,中国城市竞争将走向高水平的竞争,不再是比拼楼高、路宽、人多。
当然,城市的新旧都是相对的,在上一轮中你是新生代城市,这一轮你掉队了,就可能成为旧城市的一员,而那些保持永远年轻向上的心,保持永不衰竭前进动力城市,就是永远的新生代城市。比如上海,从19世纪中期开始,至今180年,在这180年中上海称得上一直是新生代城市。
具体来看第三轮新生代城市2021年的表现:
一、嘉兴
GDP6355.3亿,名义增速15.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94.5亿,名义增速25.4%;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67.7%,在全国首屈一指;进出口总额3784亿,增长2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4.8亿,增长12.69%。
嘉兴的产业结构、档次、技术水平、盈利能力在同级别城市中无出其右,堪称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产业是嘉兴的强项,但城市规模还是太小,主城区优势不明显,城区经济相对弱势,应尽快加强。近年来上海城市重心向南移动明显,临港、奉贤、金山可能成为下一步发展重点,这对嘉兴来说是巨大的机遇,嘉兴应考虑将嘉兴港区、平湖、海盐整合起来,作为未来新主城区,对接上海南下和杭州湾大湾区概念。嘉兴能否成为第二个苏州?有一定可能。
二、泰州
GDP6025亿,名义增速13.41%;1-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社消总额增长20.1%,进出口总额增长28.4%,其中出口增长36%。
泰州1996年从扬州分出自立,至今不过20多年,达到今日之成就,称得上是超预期。我认为江苏未来最具潜力的地区就是长江北岸沿线,即扬州、泰州、南通三市,过去该地区受铁路发展滞后拖累,与苏南经济差距较大,近年来随着连镇高铁、沿海铁路的开通,交通大为改观,而即将开工的北沿江高铁将补齐扬泰通最后的交通短板。未来,长三角核心区必将跨越长江北进,给三市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三、临沂
虽然全年GDP还没出来,但从目前公布的经济数据看,临沂的2021年表现不凡:前三季度GDP3930亿,名义增速14.1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9.5亿,比上一年增长17.06%,增速全省第一;进出口总额1767亿,增长111.17%,其中出口1585亿,增长132.62%,增速在主要出口城市中位居第一,是全国平均速度的5倍!
2021年对临沂来说收获满满,不仅经济加速,转型加速,两河新区蓄势待发,大项目也接连不断,格力智能制造基地、长城新能源汽车基地等重大项目接连落地。临沂的区位、交通、物流、人口优势在中国经济内外循环中占据突出地位,是开展大工业、产业大集聚、辐射型产业中心的绝佳之地,而这也是临沂必然成为未来十年中国先进制造业新的聚集地的根本原因!
四、金华
GDP5355亿,名义增速13.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98.3亿,比上年增长2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2.32亿,增长16.3%,增速居全省第2;本外币存款余额12469.07亿元,增长10.9%。
随着金义都市新区的推进,金华主城区正和义乌、东阳城区融合,形成一个绵延60多公里的现代化大城。县市整合,建成区整合,将分散的点,整合成资源共享、分工协同、集聚力更强的都市区,是金华正确的一步。不论是义乌、东阳、永康、武义,还是金华主城区,单独看,其实发展都已至瓶颈,只有融为一体,从全局整合规划,才有突破县域经济桎梏,从三线跻身二线。
五、襄阳
GDP5309亿,名义增速15.3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3%,高于全省5.5个百分点;1-11月出口总额234.6亿元,增长3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9亿元,增长31.8%。
从区位看,襄阳位于中原、西北、西南、华中四大地区的交汇点上,是天然的战略要地、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当然也是中国经济内循环的关键节点。襄阳崛起,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六、惠州
GDP4977.4亿,名义增速1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82.3,增长14.1%,工业投资增长50.5%;进出口总额3055.1亿,其中出口2132.3亿,增长26.3%;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809.67亿元,增长7.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5.36亿元,增长10.5%。
近年来,惠州逐渐成为珠三角制造业投资新中心,能否达到东莞的高度,还需观察。惠州当务之急是要吸引足够多的劳动力,做大做强制造业。
七、赣州
GDP4169亿,名义增速14.37%;进出口总额737.4亿,增长46.6%,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出口576.5亿,增长37.1%;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高端化,出口机电产品282.4亿,占比49%,增速50.1%,家具69.7亿,服装玩具60.9亿。
赣州近年风生水起,究其本因,主要是抓住了新兴产业机遇,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赣州在城市规划、产业设计上极具前瞻性,敢为人先,是最早进行全面产业升级的城市之一,是最早全面对接珠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的城市之一。经过近十年奋斗,赣州的产业结构、产业先进性、城市建设水平,都远超同级别城市,成为新生代城市崛起的典范。而赣州的下一个崛起的产业已经初露端倪,文化旅游!
当然,本轮城市产业升级才刚开始,巧合的是本轮产业升级与第四次科技革命几乎同步,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先导,为了不错过蕴藏在前沿科技中的产业机遇,我建议城市管理者要多听听前沿科技讲座,抽空参加一些科技沙龙!
欢迎关注城市王朝,城市、农村、经济、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