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解思深
因病医治无效
在北京逝世
享年80岁
11月4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机械工程专家
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
校长杨叔子
因病医治无效
在武汉逝世
享年89岁
共和国三天痛失两位院士
巨星陨落斯人已逝
然而
他们的成果永载史册
他们的光芒永远在星空闪烁
熠熠生辉
1
解思深院士
——中国纳米领域杰出科学家
1942年,解思深出生在山东省青岛市
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同年分配至宁夏钢铁厂工作
历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厂长助理
1982年4月于中科院物理所获硕士学位
毕业后留所工作
1960年,解思深在北京大学就读本科
解思深先生在高温氧化物超导体的
合成、相关系和晶体结构测定上
做出开拓性的工作
长期从事碳纳米管等低维纳米材料的
制备、结构和物理性质研究工作
发明了可控制备多壁碳纳米管的
定向生长方法
先后制备出超长碳纳米管阵列
最细碳纳米管和双壁碳纳米管
揭示碳纳米管生长机理
并系统研究了碳纳米管的
力学、热学、光学和输运性能
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
为推动纳米科技领域创新发展
和国内外合作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2年,解思深在功能纳米材料研讨会发言
解思深先生治学严谨、成就卓著
为人师表、桃李芬芳
曾获得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桥口隆吉基金会材料奖
周培源物理奖等多项荣誉和奖励
从青丝到白发
解思深把一生都献给了科研工作
先生已去
留给我们深深的思念
2
杨叔子院士
——国内智能制造首倡者
1933年,杨叔子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
他从小遍读《四书》《诗经》
唐诗三百首更是烂熟于心
深厚的传统文化教育
在他心中埋下家国情怀的种子
1952年,杨叔子考入武汉大学
1953年,他进入原华中工学院
(现华中科技大学)
1956年,他在毕业前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毕业并留校任教
上世纪80年代
杨叔子公派前往美国做访问学者
期满后,他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
有人问,留美年薪上万,为何回国
他没有解释,而是反问“为什么不回国?”
回国后,他在华中工学院大力推进
时间序列分析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
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
1984年底,他与同事仅花一年工夫
就研制出“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系统”
攻克了这一国际性难题
图为20世纪90年代初在实验室指导研究生
后来,杨叔子将人工智能引入机械工程
提升了制造领域的智能化水平
凭着多项创新成果
1991年,58岁的杨叔子
当选中科院院士
成为华科大第一位中科院院士
图为1995年,杨叔子与学生在一起
虽然是理工生
杨叔子却极其热爱文学诗歌
他对自己的博士生进行严格要求
博士论文答辩前要先背《老子》
后来又加上了《论语》的前七篇
他如此告诫学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没有科学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
没有人文精神,就会异化,不打自垮”
2010年9月18日,杨叔子为新生作入学教育报告
杨叔子攻克了一系列
机械工程领域的国际难题
是国内智能制造的首倡者
他还深耕古典诗词创作
倡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新华网微信综合新华社、长江日报、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光明日报
来源: 百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