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傍晚,我们离开马岭河峡谷前往关岭,途经两地交界的北盘江畔。只见一座雄伟的北盘江大桥横跨江上,我们下车步行,边走边观赏大桥雄姿和两岸美景。据介绍:大桥于2003年底建成并通车,大桥主跨388米,桥面至江面高达405米,当时是同类桥梁中的中国第一,亚洲第二。
第二天早餐后前往晴隆,去寻找那著名的“二十四道拐”。在县城多方打听后,包了辆中巴车,前往这条当年抗战的生命线。这是一段有二十四道弯的公路,古代称鸦关,位于贵州省晴隆县城南郊1公里处。二十四道拐盘旋曲行于雄峻陡峭的睛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的一片低凹陡坡上。现存的二十四道拐公路始建于1935年,次年竣工,是滇黔公路的必经之路。
“二十四道拐”首次为世人所知,应是在1943年5月,美国的随军记者拍摄并发表了“二十四道拐”的照片,轰动世界。此后,“二十四道拐”以其险峻奇特的构图,成为抗战时期“滇缅公路”或“史迪威公路”的标志,成为国内外媒体宣传中美盟军团结抗战的象征。
由于当时的传媒通常把从印度利多经缅甸密支那、昆明、贵阳至重庆的所有公路理解为“史迪威公路”,所以,数十年来,“二十四道拐”一直被认为在滇缅公路的某个路段,而不知具体位置。抗战胜利后,很多记者和历史学家希望能找到这个奇异弯道的确切地点,但最终都无功而返,直到2004年一个执着的中国二战史研究者戈叔亚,在老照片上发现“二十四道拐”在贵州安南,而晴隆县旧称安南县。
二战时期,援华抗战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后,必须要经“二十四道拐”的滇黔线才能送到重庆,发往前线。日寇曾多次对滇黔线特别是对二十四道拐处进行轰炸,欲截断黔滇咽喉。1942年为改善滇黔公路的运输能力,美国派遣工兵营进驻贵州睛隆,对二十四道拐进行维修,在当地民众的配合下,完成了修路任务,保证了运输畅通。
抢修后保留至今的二十四道拐公路,全长4公里,有效路面宽约6米,山脚第一道拐与山顶第二十四道拐间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坡的倾角约60度左右,驱小汽车由下至上,爬完24道拐约需8分钟,由上至下约6分钟,虽坡陡弯急,但无惊恐之感。
1954年贵州省公路局在二十四拐附近的坡面上把纵坡放缓,设计新修了一条6公里的回头弯沥青路,在山脚与二十四拐的下山路口相衔接,作为国道320线的主要通车道。“二十四道拐”现在由县公路局养护,仍可通车,我们在此也看到有少量车辆正在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