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江南
——西北环游日记之十
文/石清华
五点半钟,寝室外你呼我叫,比闹钟还早,既然已经睡不着,那就起来吧。
六点钟从旅馆出来走在黄河引水渠桥上,河边的太阳正缓慢地往上爬,桥下黄河之水“哗哗”流淌,渠两边草木葱茏,人行桥上,特别清凉、舒服。
回餐部银川厅早餐时,好几个奶奶在窗口前努力地挤、拼命地抢,生怕落后就吃亏似的。其实每人都有一份,也有充足的时间,何必如此?她们大约也知道,可仍然要挤、要抢,也许是悍妇的习惯使然吧,就像我在菜市场批发部见到的小菜贩子老子天下第一一样。出门在外,大家平等,没有唯我独尊、高高在上,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谁怕谁?若真有人与悍妇计较,悍妇未必能赢。在自行打菜、拿早点时,她们也拼命地挤、大声地叫,菜、鸡蛋、馒头、包子、稀饭等面面俱到。两手端的、手指上小塑料袋挂的、口中衔的,只恨爹妈少生了几只手,便宜占得不够多。谁都明白那是吃不完的,吃不完丢在桌上,反正不是我的,那不是浪费吗?她们可能没想过,人的胃是有限的,她们也不知道。据此推测:她们认为只要是便宜就该占,不管需要不需要。都这么大把年纪了,还这么不守纪、不懂事,素质是多么低下呀。这群游客大多是领退休养老金的,相对于民族整体而言,他们还是素质稍高一点的吧。素质高一点的尚且如此,还有很大一部分平民百姓如何,不堪设想。我的祖国呀,在为你骄傲时,也有一种莫名的悲哀袭上心头。
六点五十分乘车出发不久,即在荷塘边、芦苇旁、稻田间穿行,很快到达中华黄河金岸上的标志性建筑,有“黄河金岸第一高楼”之称的吴忠黄河楼。它位于黄河西岸,青铜峡滨河大道东侧。总建筑面积23600平方米,高108米,由主楼、角楼、牌楼、十二生肖图腾柱、镇河铁牛等建筑物组成。它是黄河金岸上的人文符号,有全方位展示黄河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博物馆。游客们乘电梯一跃而上,我自信有力气而逐层往上爬。一楼:黄河颂,二楼:中华文明起源——汉字,三楼:甲骨文,四楼:青铜器,五楼:陶瓷器,六楼:玉器,七楼: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一至七楼深厚的文化积淀只能是浮光掠影、一目十行,尽管如此,还是获益匪浅。八楼,绕着转圈俯视黄河:东西眺望,宽阔的河床上只有两股不大的浑黄之水缓缓而去,也许还没到“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时节吧;北望,高低大小的楼房或依偎在绿色中,或掩映在树木里。碧绿的池塘、长长的水渠,比比皆是,也许是生态公园里有城市,也许城市就是一座生态公园,只是楼多了点、高了点,有损生态公园的美好。南面比北面逊色一些,更多了些工业化的气息。
九点到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游客中心等待导游购票。正好了解相关知识:九曲黄河穿峡入谷,一路雄风,已出青海、过四川、走甘肃,到了宁夏,它步入了一个神奇的峡谷——青铜峡。它是黄河上游的最后一道峡谷,素有黄河小三峡之称。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来到青铜峡,黄河在此转了三百六十度的弯,犹如一幅天然的太极图雕刻在大地上。青铜峡大坝是黄河中上游唯一的拦河大坝,也是一座闸墩式水电站。它是集灌溉、防洪、防凌、发电(据说装机容量三十万千瓦)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于1958年8月26日开工修建,总长693.75米,最大坝高42.7米。建成后,自流灌溉,使干旱缺水的宁夏有了“塞上明珠”“塞上江南”的美誉。
从大坝东边的木制台阶、石制台阶徐徐上行到坝顶。伫立坝上,眼观四方。上面是宽阔的、浑黄的、平静的河水。河水由大坝闸孔分流,一部分穿过闸孔、奔流而下、直到大海。一部分“哗哗”地分流到两边的多条主水渠里,再沿许多支渠顺山势而下,自流浇灌农田、树木、花草等。这些大大小小的水渠,就像人体的血管,呈放射性地通向黄河两岸的村村寨寨,将其滋润得丰硕健壮。两边是不高的石头山,北面呈灰白、南面呈灰黄。山脚下是绿色的草、树但并不连续,有的地方山石切断绿色,直插河里。山上坑坑洼洼、瘦骨嶙峋、光秃秃的,与河水基本一个颜色:黄。不过,游客行走在河边的绿阴下、石阶上,很是清凉,比一般的公园要舒适得多。
在游船码头登船,游船漫游在浑浊、较为平静的河面,两边山脚下是高高低低的芦苇和其他野草,时而有微风拂过,芦苇叶子轻轻摇曳,露出银灰色背面,似无数张笑脸笑迎客人的到来。芦苇间的小鸟不时跳出望一望,也在欢迎远来的客人,高兴起来,还情不自禁地唱一唱。放眼西望,黄色的河水在陡峭的山间不见了。人们称此地为“ 十里长峡”,而青铜峡是黄河上游最后一道峡谷,峡谷山高水深、两岸悬崖峭壁。北岸倾斜的石坡上,有一大片佛教塔映入眼帘。
108塔,是中国现存最大且排列最整齐的喇嘛塔群之一,塔群依山势凿石分阶而建,自上而下按奇数排列,呈等腰三角形状。所有的塔均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位于银川市南60公里的青铜峡水库西岸崖壁下。从塔群西边沿石阶而上,细看身边的塔,青砖和青砖的衔接,是明显的水泥、石灰、河沙的填充物。这显然是近几十年的重建,如果是大清前期及以前,衔接物定然是糯米、石灰的混合物填充。几百年几千年的建筑要原始的保留至今不易或者说很少。不论真假,修复者能大致保持原样,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至少不会断裂吧。塔下是人工修建的莲池,圆圆的荷叶如倒立的伞,红红的莲花绽笑于莲叶间,它们与佛教结上了缘;河边的窄叶芦苇、各种水草、飞虫小鸟,又与无神论者沾边。不大明白的小民认为:这也许是多种文化的融合吧。
下午两点到中卫市的一个枸杞售卖中心听导售员游说。枸杞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素有“红宝”美称;富含植物多糖、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以调节免疫、延缓衰老,具有降血压、抗脂肪肝、抗衰老等作用。不能说售卖者不卖力,应该很优秀。
下午三点四十分,坐小火车(实际就是三个大点的麻木车相连)去游金沙岛。所谓金沙岛就是一个沙漠中的公园。公园周边有水渠环绕,园中有玫瑰分区、百合分区,还有其他的花草。就玫瑰花而言,不如荆州玫瑰园。就整体而言,则各有特色。此园的水塘里,有一层浅浅的水。水塘中间有水草,多种水鸟在浅水中游弋,时不时地跑到水塘周边的芦苇丛中,将其他的花草舞蹈起来,似乎在欢迎慕名而来的游客。公园中分散长着高大的树。树冠阔大,枝多叶小而密,宛如给身下娇艳的花儿、欢乐的游人撑起了遮阳的伞。
五点一分,到达通湖草原。它位于宁夏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交界处腾格里大沙漠中,被称为大沙漠中的伊甸园。在旅游中心四望,东南西三面是较高的黄沙山,只有西北一角是绿色通道。这块水塘、草地不是很大,绿色的草地上,马、牛、羊、骆驼正在自由自在地品尝美味。草原中分散着一些水塘,水不深,还有些水草。下车右拐,公路两边也许是铜铸的全副武装的骑马武士分列两旁,耳边似有铁蹄践踏欧亚大陆的回响,又像在欢迎远方的客人。入口处,身穿蒙古服装的蒙古美女在引吭高歌,欢迎游人。购票后每四人一组上越野车看沙山。越野车从沙山脚下向平缓不高的沙山上奔驰,翻越小沙丘时,还有点担心。大约也就跑了几公里到了相对高一点的沙山旁下车,自由活动。和几个同伴向山顶爬时,山顶有人活动,又有微风吹拂,飞得不高的细细的黄沙打得两眼难睁,只能用两手护着双眼才能往上爬,好在不高,十多米高很快就爬上去了。赤脚站在柔软的山头,眺望沙海、沙山一个连着一个直到远方,轻风拂面,凉爽舒心。在山头散步、照相、坐卧,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复杂纷纭的社会已留在沙山之外,这里是我的世界。乘车返回,听人说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腾格里沙漠的腹地。腹地不敢确定,是腾格里沙漠的一角是可信的。
八点进入“神游通湖”蒙古族大型篝火晚会的露天看台,高高的白云和乌云交错的天空下,掉下了几点雨。上帝也许知道了这些游人的不易,虽然暂停,但还时不时地洒下几点雨,以告诫子民们需以虔诚之心看晚会。晚会由《燃烧吧,圣神之火》《蒙古婚礼》《欢乐的那达慕》三部分组成。第一篇章:悠扬的马头琴响起,成吉思汗的铁骑又回来啦。蒙古人对火的崇拜,就如楚人对凤的崇拜一样。不少游客们参与围绕篝火的表演,欢乐的气氛达到了高潮。“草原之夜美不美?”“美。”响亮的问答震得沙山也动。第二篇章:盛装的蒙古少女登场。火热、激情的乐曲响起,勇士们骑着飞奔的战马从天而降,俘获了心仪的美人,结为千年之好,吉祥如意。这也许是剽悍民族能征善战的动因之一吧。美女们高亢嘹亮的歌唱早已夺去了勇士们的心,节奏明快的舞蹈、婀娜多姿的形象早已让勇士们魂不守舍。这可能与炎黄子孙同源——英雄难过美人关。第三篇章:又一次与观众互动,善良的观众配合节目主持人,支持参与表演的观众得到奖赏。《套马杆的小伙子》:火热、奔放;靓丽的姑娘出场,手舞足蹈引来了帅男的竞相表演。他们的表演,充分展示了剽悍民族的特点。
十点十六分,入住沙都酒店,应是明天去沙坡头的最佳点。
全天游玩结束。准时早餐:沮丧、遗憾;游山观景:恢宏、奇妙;篝火晚会:粗犷、豪放。
(2021年6月26日)
【作者简介】石清华(男),退休教师。出身卑微,有幸长成,但岁月蹉跎,一事无成,只好勤奋干事,踏实做人。胸无大志,交游平民,酸甜苦辣,离合悲欢,渗透于心。然盼其觉醒,努力上进。替己谋福利,为国尽忠诚。畅叙平民事,共享人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