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318国道和109国道沿途见、闻及感受(连载13)
7月22日上午
早晨9点05分,我们从波密县城出发。县城街面上的小吃部,家家都熬制酥油茶,那一阵阵扑鼻而来的气味叫人无法定论评价。喜者说好香,厌者说好刺鼻,我们一行七人意见也不统一。
谈论间,我们驾车出了县城向通麦方向驶去,自入波密地界后,这一带就属林芝地区,海拔都不高,平均在2500米左右。山上的植被也与我们家乡的山区相象,阔叶林和针叶林相混,灌木与野草同生。
(图片来自网络)
上午10点20分,我们到达通麦小镇。小镇的位置正好是林芝市波密县的中部。镇子不大,是因318国道经过而形成的服务性质小镇。小镇中心海拔是2081米,附近是帕隆藏布江和易贡藏布江的合流处。小镇的气候也具特色,是多种类型气候的混合体,小镇在谷底属亚热带气候,周边高山低于海拔4300米的属高原温带气候,海拔4300米以上的又属高原寒带气候。
通麦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构造状况也很特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就在附近,有许多冰川遗迹、泥石流、滑坡群、大塌方遗迹都在小镇周围。紧接通麦的是排龙天险,历史上称为"死亡路段“。因为晴天时有塌方,雨天泥石流不断。这路段也是由武警官兵工程队24小时值班维护,我们经过一段山溪公路桥,头一天下午下暴雨冲垮了桥面,官兵们接警后,.几个小时就在小溪旁边加起了一座临时钢板桥。我们的车子就是从这座钢板桥上过去的。我们过桥后在路旁小停,得知这一消息后,都为现代化技术和效率感叹不已。
(图片来自网络)
自2012年以来,随着通麦特大桥、排龙沟特大桥和数座隧道的建成使用,现在此路段基本上变成了坦途。
很遗憾,为了赶路,我们没有去雅鲁藏布大峡谷观光。下午2点40分,到达圣城鲁朗。鲁朗,藏语的意思是“龙王谷”、“神仙居住的地方”素有“天然氧吧”、“生物基因库”美誉,因为又具备北欧的风光特点,因此还有“东方小瑞士”的称谓。这里海拔3700米,空气湿润,含氧量高,非常适合初次进藏担心“高反”的游客停留居住。
到了鲁朗城后,我们已经是饥肠辘辘,第一时间是吃中餐。真不错,正准备找地方停车,石锅城里早有服务人员站在路旁向我们招手示意,把我们领进了他们大院停车场。
(图片来自网络)
中午的餐桌上当然就是闻名遐迩的石锅鸡罗,鲁朗的地理位置处于318国道然乌地区与八一地区中间,这里盛产手掌参,另外还产一种含特殊矿物元素的石材,名叫皂石。它是云母材质,可用它制作石锅。
这种石头也不是遍地都是,仅产于这里一个叫脱墨的地方大山上,由于交通不便,原始石材要靠背夫背下山后,再由门巴族工匠用整块石材细心凿制。加工时要求力道匀称,稍不留意,皂石立被凿穿,石材报废,前功尽弃。所以这种石锅被制成后售价非常昂贵。
做成功的墨绿色的云母石锅不光造型美观外表好看,其保温性能也特别好。而且据说富含镁、硒等17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微量元素。石锅鸡的做法是用当地的藏香鸡,辅以手掌参、天麻等四五种药材,在石锅里用慢火炖制,汤中有一股淡淡的药材清香,鸡肉嫩而又有弹性。这是1999年,当地一个名叫何代云的厨师率先创制的。从此一炮打响,顾客盈门。于是乎家家仿效,争相竞技,从配料到制作日臻成熟,加之来这里的游客多,于是就渐渐形成了一片商业区,就是现在的石锅城。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栏目对此也曾作过报道。
大家到这里吃饭,都是冲着这道菜而来的。餐厅很大,和火车站的候车厅差不多,里面几乎也没有其他什么菜肴,只有一些可自取的助餐佐料。石锅有大、中、小三种,其食材份量也有区别,顾客可根据用餐人数选择,10人左右可选750元的大份,6—8人可选580元的中份,3—5人可选450元的小份。我们7人就选了一个中份。
(图片自拍)
就餐时,入口的美味感觉用语言无法表达,那种感觉只有你亲自尝上一回才能说得准。于是我又顺口溜出几句记之:
品尝鲁朗美味石锅鸡
藏香鸡,手掌参,天麻蘑菇配比混。
枸杞红枣八角姜,葱蒜花椒加冰糖。
墨绿云母石材锅,灶头慢炖使文火。
色佳味美香气浓,调动感官力无穷。
家家仿效何代云,鲁朗已变石锅城。
有幸到此一品尝,记忆深处永不忘。
吃这样美味没有酒助兴怎行?于是我从包里拿出一瓶“北京二锅头”,刚要拆封,一位服务员走过来微笑地提示我,老爷爷,你们去拉萨前方还要过色季拉山,不像这里,海拔挺高的,喝酒会导致“高反”,你看,这里有好多客人在吃“红景天”呢。
我对服务员的善意提醒报之一笑,还是“我行我素”地打开了酒瓶盖,自进藏以来怕“高反”,有好几天没喝酒了,今天一要过过酒瘾,二要挑战一下极限。于是乎,我与我的哥哥兄弟俩对这一瓶酒“平分秋色”,就着美味石锅鸡,喝个精光。一些吃“红景天”的游客,向我们兄弟俩投来了诧异的目光。
注:“红景天”是一种抗“高反“的中成药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