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第一次游少林的时候是个五一假期,记忆里只有人挤人地排队和拒绝了同学说爬嵩山的提议,至于寺里到底是什么样我完全不记得了。正好老妈也没去过少林,所以这次洛阳之行返回的路上我便安排再游一次少林。没想到,这次倒是真的印象深刻了。
从洛阳关林到登封少林寺并不远,85公里只需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快到的时候刚好是中午。
担心景区吃饭贵,便在路上一家类似于农家乐的地方停了下来。前两天在洛阳吃饭便宜量又大得让人感动,以为这里也和洛阳一样,结果是此行唯一被宰的一次。
看菜单东西就不便宜,野菜炒鸡蛋45元,烩面18一碗,比洛阳贵得多,当时想既然停下来就凑合吃一口吧,老板强烈推荐墙上图片上的罗汉豆腐,我在菜单上没看到,想着一个素菜能贵到哪里去,就同意要了,结果结账时这个罗汉豆腐要88元,简直太夸张了!
烩面也是清汤寡水,比洛阳的味道差远了。后来到了少林寺景区里发现烩面才10元,所以要去少林寺玩的亲千万不要在沿路吃饭。
少林寺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脚下,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中国功夫的发源地之一,不过听当地人说,在李连杰的成名电影《少林寺》火之前,这“天下第一名刹”是很破败的,如今当然是实力最强的寺院之一,而且还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老妈第一次来,还是很兴奋的。少林寺的山门是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修建的,现在看到的肯定是后来翻修的,门额上启功题的“嵩山少林”四字苍劲有力。
过了山门便是苍松翠柏的甬道,在树林间有一座很容易被人忽视掉的四边形单檐式砖塔——法如塔。法如是唐代禅宗北宗领袖,与神秀、慧能同被尊为禅宗六祖。此塔建于唐永昌元年(689年),是少林寺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塔,因门楣有“释迦佛塔”字,故亦称“释迦佛塔”。
都说“天下武功出少林”,来少林自然都想看功夫,景区也明白大家的心思,所以在到达寺院之前的武术馆里有一个功夫表演是包含在门票里的,每天六场,时间分别是上午9:30/10:30/11:30;下午14:00/15:00/16:00,每场半个小时。
我们差不多一点半到的,正好可以等着看下午第一场。武馆前方还有一个平安钟和一个吉祥鼓可供游客祈福,而且都不收费,管理还挺规范的。
我一开始以为这武术表演就是秀一段不疼不痒的拳腿,但没想到都是真功夫,而且还有可能会失败。
缨枪刺喉、钢板砸头的表演都很顺利,但到了要用针穿破玻璃,把气球扎破那项表演的时候出了意外。要做到穿玻璃扎球是需要超级快的速度和巨大的力量,我开始以为会是很薄的玻璃,表演之前玻璃会先拿下来让观众看,才发现其实很厚。
然后师父开始运气,准备投射,结果一连失败了好几次。第一、二次失败的时候观众都没想到,因为之前的各种表演都很顺利,直到第三次失败,观众席上的游客都屏住了呼吸,生怕打扰了师父运气。但师父还是失败了。不过没有一个人起哄,现在游客素质真的都提高了很多。
然后换了一位师父,换的人第一次依旧失败了,第二次准备的时候观众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来鼓励,终于这次在针投出的一刻气球也清脆地爆开,玻璃拿下来给观众看,只有中间一个小小的孔,别的地方都完好无损。现场持续的掌声不断。
表演的师父年纪都不大,尤其童子功的小师父看起来真的好小啊,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虽然现在功夫肯定没有武器厉害,但还是希望这些真功夫能传承下来。小师父们,加油!
看完武术表演,继续沿着绿树成荫的甬道一直走大概10分钟就是少林寺了。
北魏孝文帝时,天竺(现印度)僧人跋陀到中国传授小乘佛教,颇得孝文帝拓跋宏礼遇。太和十九年(495年),他下旨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北麓五乳峰下为跋陀敕建寺院,寺院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进了门后,一棵有着1500年树龄的硕大银杏树如大伞般树立在天王殿之前,记录着这里千百年来的风风雨雨、兴衰沉浮。
天王殿因供奉着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而得名,红墙绿瓦,重檐歇山顶。
天王殿后的大雄宝殿是寺院佛事活动的中心场所,与天王殿、藏经阁并称为三大佛殿,不过少林寺里大部分的建筑都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烧毁了,现在看到的都是后来重建的。
院子的左右两侧是大型寺院里都会有的钟楼和鼓楼,“晨钟暮鼓”是寺僧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
钟楼前碑刻为《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经典在于上面有李世民的亲笔签名,看上图右侧的红圈圈里。此碑刻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战功。
除了“世民”的亲笔签名,最上面“太宗文皇帝御书”七个大字是唐玄宗李隆基御书。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摄的历史依据。当时少林寺不仅受到唐太宗的封赏,少林僧人还被称为僧兵,从此少林寺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李世民碑》的旁边是刻于明嘉靖四十四年的《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中部有明世子朱载堉所绘的《混元三教九流图》,该画将佛、道、儒祖师融于一体,中间光头盘膝者为佛祖释迦牟尼;单看左侧,头戴儒巾者为孔子;单看右侧,发髻带簪者为道教创始人老子。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的造像,殿内不宜拍照,我就文字描述了。殿堂正中悬挂康熙御笔亲书的“宝树芳莲”,屏墙后壁有观音造像,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
大雄宝殿的东侧是重建于1982年的紧那罗殿,殿内供奉着分别为“护法、妙法和持法”的紧那罗王青铜贴金造像。
大雄宝殿后为藏经阁,又名法堂,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现藏书八百万卷。
永平元年(506年),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后到少林寺开辟译场,在少林寺西台舍利塔设立翻经堂翻译经书。之后,慧光在少林寺弘扬《四分律》等师说,经过多代发展,后世最终形成四分律宗。
在藏经阁月台下有一口大铁锅,是当时僧人炒菜用的。据说当时做饭的师父边做饭边练功,他用倒挂金钟的方式炒菜。
铁锅的边沿上还铸有铸造日期“万历四年十一月少林禅”。
藏经阁之后是方丈室,当年乾隆西渡洛水至少林寺时曾宿于此,并赋诗一首:“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故这里又称“龙庭”。
方丈室的院内有一棵高大的松树被粗壮的藤蔓缠绕着,这样粗的藤蔓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我问老爸,这有几百年了吧?老爸说可能都不止呢。
院内的两处禅房并不像其他大殿那样粉刷一新,掉了漆的窗柱,紧闭着大门,不知为什么没有翻修,不过这样的少林寺更显得古朴而平静。
方丈室后为立雪亭,又称达摩亭,相传这里是二祖慧可侍立在雪地里向达摩祖师断臂求法的地方。殿内神龛中供奉着明嘉靖十年(1531年)所铸的达摩祖师铜坐像,两侧分别为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龛上悬挂着清乾隆皇帝御笔亲题的匾额“雪印心珠”。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释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他在跋陀开创的基础上广集信徒,传授禅宗,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传法于慧可,从此禅学在少林寺落迹流传。
立雪亭之后是少林寺内最后一座大殿千佛殿,又名毗卢殿,不过匾额上写的是西方圣人。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二侍菩萨合称“西方三圣”,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三圣,“西方极乐世界”是佛教“净土宗”的最高境界。
殿内的彩色壁画是少林寺的珍品,没有被战火破坏掉,最著名的是“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罗汉毗卢图”,色彩艳丽、构图和谐,衣袂飘飘。
除了壁画,一定要仔细看这个大殿里的地面,当时武僧就是在这里练功的,地面被踩出了一个个凹凸不平的深坑。
想要功夫深,把地踩成坑!
一位师父在喂鸽子,师父说前两天清明节的时候游客多,鸽子都吃得饱饱的,节后游客少了,他们每天都会喂鸽子,要不鸽子吃不饱。
不是假期的少林寺游客虽不算多,但这个经历过兴盛、战火、衰败、再生,还被很多国际领导人访问过的古老寺院每日游客也都不断,不知道会不会打扰到师父们的修行。
在出大门之前,有个拱门可以通向上药堂。
这里大概相当于少林寺的医院和药房吧,门口还会卖一些少林寺生产的膏药之类。
去往塔林的路上,海棠花开正旺。
继续往西走大概10分钟是著名的塔林,这里是少林寺历代高僧安息的墓地,占地约14,000多平方米,现存有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现代共计248座佛塔,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建塔时代最全、跨越时间最长、文物价值最高的一座塔林,被誉为“塔林艺术博物馆”。
接下来是我在景区里遇到的最大的“坑”。原本我们参观完寺院和塔林是想坐缆车去三皇寨,可正赶上缆车维护停运,返回路上看指示牌达摩洞向前1600米,达摩像1700米,我想着也不远就让爸妈去门口等我,我溜达去看看,结果万万没想爬了一个嵩山北麓五乳峰顶!
甘露台的位置还蛮准确的,走了50米便是。甘露台是一座高约10米的圆形土台,也叫译经台。据《少林寺志》记载,少林寺创立者天竺高僧跋陀在台上翻译《十地经论》时,“经义精辟,感发上神,天降甘露。”因而得名。明代修建甘露殿,现仅存殿基。
然后继续走,感觉走了1000米了,可也没见到初祖庵,更别说达摩洞。
下山时才知道我走岔了,到了这个岔路应该走左边才能到初祖庵,但这两条路都不影响去达摩洞,因为达摩洞是在山上。
这是我下山时路过初祖庵拍的,那时这里已经关门了。宋代时人们为纪念“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而营造的纪念建筑。因达摩常游化于嵩洛之间,修禅的主要方式是面壁静坐,所以此庵又称作“达摩面壁之庵”。
去达摩洞的人不多,但也还是有人去,但都不知道到底在哪儿,有多远,于是我们结伴而行。走着走着同路人说,“你看,对面那个山的山顶好像是达摩像。”我说,“不会吧?那也太远了,还要爬山,景区标示牌写的1700米,不能骗人吧?”
又走了好久,我终于相信山顶那个就是达摩像了。
当看到那陡峭的石阶时,我心里是退却的,但又有些不甘心已经走了那么久。我对同路人说,“你看前面的台阶,我不想去了。”同路人说,“都走了这么久了,别放弃呀。”我问,“你知道达摩洞有什么吗?”他说,“不知道啊,到了就知道了。”
看了看从石头里长出来的大树,我又鼓了鼓勇气。
开始的台阶还不算太陡,但没有扶手。有些石头被磨得很滑,下山时我还差点滑倒了。
又走了好久终于来到了这非常陡的石阶。几个当地人正在把山上的垃圾运送下来,一位大妈看我满脸通红的样子不停地说,“慢点走,慢点走”,还叫大家快把垃圾袋挪到边上别挡住了游客的路。
没完没了地爬啊爬,想放弃,可又觉得都爬了这么多了再放弃也太不值了。可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终于快到达摩洞了,看这些负重而上的人们更是辛苦。我问他们多长时间运一次垃圾,他们说大概三天左右,但山上修建的物料是只要有需求就要随时扛上去。
达摩洞是个天然石洞,当年(公元527年到536年)禅宗初祖达摩在此洞内面壁静坐长达9年。现洞内供有达摩坐像。我不禁庸俗地想,那些年到底是弟子每天来送饭呢?还是洞内会存放一些吃的?但不管怎样,孤山里九年面壁,都让人佩服!
然后是继续地攀爬。
直到爬到山顶,终于看到了刚才在山下遥望到的达摩像。一看介绍牌才知道我们居然上到了嵩山北麓的五乳峰顶!所以之前那个1700米的指路牌是指海拔的意思吗?[捂脸]
这高12米的汉白玉达摩像原来是辽宁沈阳数百位信众于1995年捐资修建的。
眺望少林寺和我们来时的路,这1700米是我此生目前为止最长的1700米!
下来时少林寺都关门了,担心爸妈着急,我也是一路逛下,但就这样,这一上一下我也用了两个多小时。虽然也因为我没做好功课才不知道它们在山上,但景区指示牌是不是也该写清楚一些呢。不另收费是值得表扬的,但沿路我看到不少岁数大的人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大多数人走了三分之一的路就返回了,既没拜到佛,也没看到风景,还花了很长时间,又累到不行。
下来一看手机,我竟然爬了95层楼高,这还不算走到山脚下的路,这绝不是1700米的距离,所以想去达摩洞的亲一定量力而行~
晚上在少林寺旁边的村子里吃了碗羊肉烩面,12一碗,量比洛阳的小,但也够吃,味道比中午那个农家乐好太多。
小贴士:
1、少林寺门票:80元/成人,60岁以上免费,若坐电瓶车单程15元,索道另付,停车费15元/次。
2、武术表演时间:上午9:30/10:30/11:30;下午14:00/15:00/16:00
3、达摩洞接近嵩山北麓的五乳峰顶,达摩像在顶峰,去的话务必穿一双舒服的运动鞋。
4、千万不要在去少林寺的路上吃饭!
不想跟团!也不想穷游!怎么用最经济的费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体验?更多既舒适又全面的自助游、自驾游,尽请关注游走在感性与理智间的“饕餮小娘子”。